生活 > 家庭生活 > 正文

男碩士有房有車彩禮已收一半 紅娘卻勸姑娘分手

決定嫁給一個人,只需要一時的勇氣,守護一場婚姻,卻往往需要一輩子的傾盡全力。面對生活的一地雞毛,人們容易忘卻結婚時的初心和對愛人的承諾。當對愛人失去耐心,往往會抓著彼此的弱點不放,冷戰、爭吵就成了婚姻的常態。

在杭州臨平區婚姻登記處,樓建忠做了21年紅娘,是新婚指導師,也是離婚調解員,但還有另一個更鮮為人知的身份——婚前諮詢師。從今年4月份做志願者至今,樓建忠接待了二十多對在婚前存在著諸多顧慮的情侶,最終18對走入婚姻,其餘的幾對,選擇了和平分手。

家庭觀:

良好的家庭排序愛人優於子女再優於父母

6月28日,這一天的臨平婚姻登記處,來離婚的比來結婚的人多。據說是因為日子不好。

穿著紅色小馬甲的工作人員熱情地上前詢問,得到離婚的回答後,還要再追問一句——第一次還是第二次?

新婚輔導桌正對著門口,導師是一個團隊,有老中青三代人,樓建忠就是其中一員。這裡接待的,有那些還沒有步入婚姻的情侶們,他們彼此對未來還有些許迷茫。當然,也接待那些已經領證的新人。新婚輔導幫他們適應夫妻的身份,告知婚姻的意義,以及引導他們如何在婚後進行良好的溝通。

兩個月前的4月28日,樓建忠迎來了第一對做婚前輔導的90後情侶。

兩個人的核心矛盾在於家務的分工方式,以及要不要把女方生病的母親接來小住。

在臨近約定的領證日期前,雙方觀點出現了分歧。男方主動打電話給臨平婚姻登記處,他們試圖在樓建忠這裡尋求一個答案,或者一種全新的相處方式。

3個多小時的輔導,讓女方一度落淚。男方擔心女方的母親同住會影響隱私,女方覺得兩個人共同承擔家務,才是對家庭的負責。

樓建忠讓男生進行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的母親生病,是否忍心連母親偶爾的短住都要拒絕;如果自己承擔了大部分的家務,會不會對愛人有所怨言。「你不要立刻回復,給你三分鐘,再來告訴我。」樓建忠告訴男生。

三分鐘後,男生當著樓建忠的面,對女生做出了「以後只要我在家,家務就由我來分擔」的承諾。同時他也覺得,自己有一天也會老去,現在應該對父母盡孝,最後他同意和女生一起,照顧她生病的母親。

談到涉及父母的問題,樓建忠勸他們步入婚姻之前做好一個約定——無論發生任何事情,兩個人自己解決,絕對不向各自的父母告狀。

發放婚前輔導調查的樓建忠(右)

這是樓建忠認為親密關係中一部分問題的根源,再小的事情,把父母摻和進來都會變大。他始終覺得,良好的家庭排序應該是愛人優於子女再優於父母,自己的問題自己溝通,可以規避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5月20日,經過將近一個月的思考,這對率先接受婚前輔導的情侶第二次來到臨平婚姻登記處。這一次他們沒有問題和困惑,兩個人正式登記成為了夫妻。

「他們其實對婚後的生活想得很不全面,這是准夫妻面臨的最大問題。」樓建忠總結道。男人和女人的不同思維模式和長久以來中國傳統的婚姻觀念,讓很多男性覺得結婚就是「打怪升級」的終點,代表著「通關」任務的完成。他們並沒有做好經營全新生活狀態的準備,抱著走一步看一步的態度,這自然而然就會在婚姻中缺乏責任意識和擔當。

生育觀:

夫妻倆自己決定是否生育,何時生育

每一對接受婚前輔導的情侶,都會在諮詢之前填一張表格。在這張表格中,關於生育的計劃問題被排在了前列,成為了婚姻中繞不開的話題。

樓建忠對有一對來做婚前輔導的情侶印象深刻,原因很簡單:女生是哭著來的。

面對即將到來的婚姻,女生始終不能和男生在生育問題上達成一致,甚至開始懷疑是否還要登記結婚。無奈之下,樓老師成為了他們的救命稻草。

男生的母親因為身體不好,想要儘快抱孫子,便催著女生儘早結婚生育,而女生顯然還沒有準備好結婚並迎接新的生命。一邊是母親的迫切,一邊是未婚妻的抗拒,而男生在猶豫中選擇的迴避態度,更加激化了矛盾。

樓建忠嚴肅地告訴他們,在《民法典》裡就沒有父母可以干涉夫妻生活的規定。如果他們真的成家,完全有理由拒絕這個提議,夫妻倆自己決定是否生育,何時生育。「兩個人一旦決定組成家庭,那就要脫離原來的家庭,不要事事都把父母的想法放到第一位。」樓建忠這樣告訴他們。

講完道理,就要講解決方案。樓建忠告訴男生,多和媽媽溝通一下,具體可以往兩個方面說,先動之以情,跟媽媽講講未婚妻平時對她的態度,「其實這個女生平時對婆婆很好,所以先用這些感化一下老人。」樓建忠說,「等回憶完婆媳兩個人幸福的過往,再告訴老人家,兩個人並不是沒有生育計劃,但是凡事都有節奏,希望老人能尊重孩子們自己的節奏。」

三天後,男生主動給樓建忠回了電話,「媽媽改變主意了,不再催生了。」樓建忠回憶,最終這一對情侶也來民政局扯了證。看到新人臉上的笑容,樓建忠覺得很欣慰。

「生育觀念合適太重要了。如果沒有外界的干預,准夫妻兩個都沒有達成共識,那就需要重新考慮是否開始這段婚姻了。」樓建忠覺得,並非每一對情侶的狀態都適合步入婚姻,在輔導的時候,他也不會刻意勸分或勸合,而是引導溝通。如果兩人在三觀上都存在很大差異,那就會面臨更大的問題。

三觀不同,婚姻不會拯救危機,反而會放大危機

接受輔導後和平分手的幾對準夫妻里,有一對「80後」。

男方37歲,女方33歲,在一起八個月,他們認真相愛並決定結婚,但樓建忠卻從他們甜蜜的表象中,看出了隱藏的危機。

「一句話說,就是門不當戶不對。」樓建忠說道,男方家庭條件好,自己賺的錢也多,所以消費上有些大手大腳。而女方的家庭條件非常一般,父母都是普通的受薪階級,她平時對自己、對他人都很節儉。消費觀念的不同,時常讓兩個人覺得不在同一個頻道上,但因為認識的時間還不久,彼此都覺得結婚之後或許這些問題就都可以變好。

樓建忠敏銳地察覺到,這些細微差距的背後,其實是兩個人生活習慣的養成,以及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完全不同,而由此引發的更深層次的婆媳矛盾,也被他一語道出。

樓建忠勸兩個人彼此都回去重新考慮,不要因為兩個人都到了年紀,而在此時又十分相愛,就在衝動下就做出結婚的決定。

同樣被樓建忠發現問題的,有一對「90後」准夫妻,他們矛盾的核心,則是「三觀不同」。

男生是杭州本地人,有房有車,雖然賺的不多,但生活不愁。平時下班之後,他就是在家「躺平」的狀態。他對當下的生活現狀很滿意,工作對他而言只是餬口,談不上喜歡,更不願意奮鬥。而女生則是外地人,來杭州打拼,平時工作很拼,對未來的生活品質有更高的期待。

女生希望男生可以上進一點兒,再多努力一點兒,而男生覺得既然現在的生活已經足夠穩定,何必把自己搞得那麼辛苦。在溝通中,女生不願意停止自己繼續前進的腳步,而男生也不願意放棄現在悠閒快樂的生活。

找到樓建忠的時候,女生的彩禮定金都已經收了一半。但她想在二人正式成為夫妻之前,更慎重一些。在輔導的過程中,樓建忠就發現,兩個人都不願意為了彼此改變現有的生活狀態和對未來生活的期待。

「他們雖然都是碩士,但節奏不同步。」樓建忠總結,所以他也沒有過多勸和,他不希望二者的結合,只是為了結婚而結婚。

結果在預料之內,兩個人和平分手了。樓建忠回訪時,告訴女生要妥善處理好後續的問題,「不要讓雙方父母過度介入,該退回去的禮金要退。」

分歧的根源在於兩個人往往不願意改變自己,卻執拗於改變自己的愛人,或是讓愛人被動改變來適應自己。其實這二者都是「自私」的體現,這是樓建忠21年婚姻觀察的經驗。

「這種『自私』在90後的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樓建忠將其歸因為「90後」是獨生子女最多的一代,因為家庭條件逐漸優越,所以遇到問題不會選擇退讓,而是迴避或讓情緒占據頭腦。樓建忠將此總結為獨生子女對個性的放肆表達。

婚姻不會拯救危機,反而會放大危機。許多並不合適的夫妻在婚姻里如溺水般掙扎卻無法上岸,在午夜夢回時分,後悔自己在領證前沒有再多想想。

婚前輔導,實際上就是一次結婚前冷靜的過程。那個「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的年代早已遠去,如何在一個變化多端的時代里守護一段不變的感情,才是越來越多年輕人應該思考的命題。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錢江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708/161662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