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
不知從哪一天開始,你越來越孤獨,不是你身邊沒有人,而是你的心在流浪。
身邊的人很多,有同事、親戚、家人、同學,還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朋友,走上街頭,你還會遇到很多陌生人。
常常會遇到人頭涌動的場景,可是你反而顯得更加孤獨。因為你放眼周遭,沒有看到一張真誠的笑臉,也沒有人真正關心你。你只是一隻站在人群中的迷路的「羔羊」。
並不是你希望一直獨來獨往,而是你找不到真正和你並肩前行的人。
你的枕邊人,也不一定能懂你;你的父母年紀大了,根本就管不了你了;你的孩子還小,需要你關照,你怎麼能夠在孩子面前暴露脆弱的一面?
有時候,你下班了,但是並不急著回家。你想拖延一小會,一個人靜一靜,要麼在小車裡,要麼在公司的門口,或者把車停靠在路邊,下車吹吹風。
從單位到家庭,距離並不遙遠,但是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為什麼很多人,把好的臉色給了單位,把壞的臉色給了家庭,因為「要生存」。
有人說:「結婚了,就沒有了朋友。」
結婚是一個分水嶺,把過去的朋友阻擋在了家門之外。過去的哥們姐妹,都結婚了,各自有了家庭,再好的友情,也會漸行漸遠。
就在某一個瞬間,我有了這樣的感悟:人到中年,有家不想回,也沒有朋友。
02
成年人的友誼,往往是「利益至上」的。
網上說:「一個人的強大,往往是從獨來獨往開始的。」
如果有人結伴同行,為什麼還要選擇獨來獨往?我想,每個人都需要朋友,只是因為找不到真心的朋友,才不得不「靠自己」。
人到中年,一個真心朋友都沒有,但總有那麼幾個人,和你在一起吃飯喝酒,還有一些人和你一起賺錢。
「賺錢、謀事」就是交朋友的根本準則。不管你去參加應酬,還是去求人,都是為了更好地打開人生局面,而不是單純和別人聊聊天。
「朋友多了路好走」,多一個朋友,就多了門路,就多了合作的機會,這就是成年人交友的真實目的。
你越有利用價值,朋友越多。但是這些朋友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朋友,用「合伙人」之類的稱呼,會更加貼切一些。
成年人的友盡,窮一次就行了。
當你開口借錢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人躲著你,還有人「發信息也不回」。就是你要別人介紹工作,多數的人也是「支支吾吾」,不會正面回覆你。
當你被冷落了幾次之後,你就放棄了「朋友」,厭倦了社交。
03
人到中年,習慣了沉默。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變得沉默,連開口說話的想法都很少了。
沉默是金。因為沉默,才活得更加安靜,才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才把社交阻擋在百米之外。
比方說,你所在的單位常常有各種聚會,如果你一次拒絕不參加,別人還是會邀請你參加,如果你兩次三次拒絕了,別人就再也不會喊你了。
同事之間的疏離,從拒絕幫忙、拒絕聚會開始的;親戚朋友同學之間的疏離,也是。
在工作中,你習慣了沉默,只管把事情做好,對於升職加薪,誰被提拔了之類的八卦消息,你不想去管了,那麼你就成為了佛系的人。
在家庭里,你習慣了沉默,一個人安靜下來,看書,寫字,或者靜坐。即便家人在嘮叨,你都不想理會。
有人說:「在家人面前低頭,就是聰明。」
是啊,不管怎麼樣,家人說的話,都是為了你好,哪怕沒有說到點子上,也沒有說到心坎上,言語的出發點並沒有錯。
當你習慣了沉默之後,你就會發現,家可有可無,朋友可有可無。不管你走到哪裡,都是形影相弔。
沉默是金,但是過分沉默,就是「委屈」。
人到中年,沉默是難以掩飾的失落;沉默是無法言表的疼痛;沉默是無聲的吶喊;沉默是另一種抗拒......
04
沒有人希望你過得好,但你必須越過越好。
人與人之間是疏離,還可以從「見不得你好」開始。
如果你比別人優秀一點點,別人會嫉妒你,還有人在想方設法拉你後腿。
道不同不相為謀。你必須和那些「見不得你好的人」保持距離,去尋找同路人。可是,你真的沒有同路人,就是你的愛人,也不會真正和你「同心同行」,兩個人的頻率,還是有區別。
對於人情來往,你會越看越透徹,因此你就越來越失望,還會越來越堅強。人到中年,過得好,是對家庭負責,堅強是一種必需品。
富豪李嘉誠說:「第一個青春是上帝給的;第二個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富人都是靠自己,更何況你是窮人?
靠自己是精神上的獨立,擺脫了人脈的束縛。有人願意合作,就熱烈歡迎,註定要獨自走下去,也無所畏懼。
把最好的感情,寄托在自己身上。每天上班,回家,常常和家人一起旅行,和別人一起聚會,似乎一切都很順利,也沒有異常,但是你的內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你變得強大了,也真正「無依無靠」了。
「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這句話,不就是中年人最好的寫照麼?
哪有什麼純友誼,不過是利益在作祟罷了。
哪會有人懂你,不過是搭夥過日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