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父母老了,害怕的不是孤獨,而是以下「三個怕」

01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對於生老病死會有更深的感悟,很多事情也會看得很淡。

作為父母,當自己變得很老的時候,兒女都會嫌棄,也會遠離。試想一下,父母七八十歲的時候,兒女處於中老年階段,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哪有時間天天陪在父母身旁?

人到中年,滿世界都是依靠自己的人,卻沒有一個能讓自己可以依靠的人。這樣的狀況,年邁的父母,也經歷過。

因此,父母並不會因為孤獨,而叫苦連天,他們甚至寧願用自己的孤獨,來換取兒女的幸福。

父母老了,有「三怕」。父母變老了,也終究變得「薄情」了。

02

第一,怕兒女混得不好,自己卻幫不上忙。

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小時候,我們總以為父母是無所不能的。家裡沒有米了、冬天棉衣太薄了、要交學費了、想去旅行了......只要你想做的事情,父母都會力所能及地滿足你。

父母把全部的愛都給你,還會覺得自己不夠好。

可是,父母變老了,真的沒有辦法幫助你了。他們只能牽掛你,擔心你,常常問一問你的情況。有時候,他們覺得問你的情況,都是多餘的,知道了你的難處,又能怎樣?

我的同事小周買新房的時候,母親從鄉下趕來,把兩千塊錢交到小周手裡:「家裡也只有這些錢了,你拿著吧。別嫌少。」

一句「別嫌少」,讓人潸然淚下。

父母拿錢給兒女,還怕自己給少了,這樣的愛,何以為報?

當兒女混得不好的時候,最著急的人,是父母。親戚朋友都在冷眼旁觀,甚至會嘲笑你,可是父母卻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又無計可施。

03

第二,怕自己生病,拖累了兒女。

「一人生病,全家拖垮」,這樣的事情,真的不少。

如果有一天,你收到了父母生病的消息,那麼父母一般是病得很嚴重了。如果是小病,他們根本就不會麻煩你,也不會告訴你。

父母老了,他們在病痛來臨的時候,多半是「熬一熬就過去了、扛一陣子就好了」的心態,他們總以為自己還能熬得住。

不給兒女添麻煩,這才是父母的「通病」。

為什麼很多父母,一旦得病了,就是大病。不是他們平時沒有小病,只是兒女不知道而已。

父母的忍耐力是超強的,他們為了不麻煩兒女,兩個人互相照顧。直到有一天,其中一個人先走一步了,剩下的那個人,才不得不和兒女商量,到底要如何養老。也許,你的父母,哪怕是一個人孤獨著,也不願意和你去遙遠的城市居住。

怕麻煩兒女、怕拖累兒女,這樣的「怕」,其實是兒女無以為報的父母之愛。

04

第三,怕兒女的臉色,導致說話都得小心翼翼。

當你發現,父母在你面前說話也要小心翼翼的時候,他們就真的很老了。

人老了,會變得很囉嗦。也許,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說了什麼,反正是那麼幾句話,顛三倒四地說著。

比方說,每天一大早,父母反反覆覆盯著你,要記得帶傘出門。你都聽得耳朵起繭了。

當你大聲「訓斥」父母的時候,他們會很傷心,但是他們不會說出來,只是在背著你的時候,偷偷抹一把眼淚。

父母老了,就像一個孩子一樣,看到你的臉,就害怕。你笑了,他們就笑了,你板著臉,他們就難受了。

人到中年的你,總是把好的臉色給了別人,卻把壞的臉色帶回了家。你給父母的臉色,是最難看的;你還常常衝著父母發脾氣,覺得他們給予你的不夠多。

兒女和父母之間,要和顏悅色說話,就真的那麼難嗎?不管生活有多苦多累,你都不要指望父母了,也別責怪父母給予你的太少了,這樣的話,你才能在父母面前,臉色稍微好看一些。

05

結束語。

《百年孤獨》裡寫道:「這個家庭的歷史是一架周而復始無法停息的機器,是一個轉動著的輪子,這隻齒輪,要不是軸會逐漸不可避免地磨損的話,會永遠旋轉下去。」

每個人都會變老,一代人接著一代人變老。

年邁的父母,就是你未來的樣子。你是父母的兒女,也是兒女的父母。

當你看到父母攙扶著前行的時候,他們的背影是孤獨的,但是他們並不害怕,因為每個人都要經歷「風燭殘年」的階段,總要看透、看淡。可是他們的內心,卻始終放不下你,心是懸著的。

在危難關頭,父母真的願意用自己的死,來換取你的未來。

父母看似任由我闖蕩,去按照自己的路走,其實他們的目光一直盯著我的背影。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理解了父母「怕什麼」,你就會懂得感恩父母。

孝順父母,說難也難,需要花時間和精力,也需要花錢;說容易也容易,隔三差五打個電話給父母,給他們好的臉色,就行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年少時,總以為父母是一座大山,是可以一輩子依靠的,直到父母徐徐老矣,走路都氣喘吁吁了,你才明白,父母能夠給予的愛,越來越少,還彌足珍貴。

總有一天,你再也聽不到父母喊你回家吃飯,聽不到父母打來的電話。

總有一天,你會變成沒有人牽掛的孩子,一個人活著,到處流浪。

所以,再難也別為難父母,再忙都要向父母報平安,再窮也別少了父母的兩雙筷子。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布衣粗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722/1622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