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濫用抗生素比癌症還可怕!提醒:藥盒上有這7個詞,要慎用、慎買

抗生素原名叫「抗菌素」,但在1981年,它被正式更名為「抗生素」,它的主要作用是殺滅或抑制作用的微生物。

發展至今,抗生素的範疇更廣,除了有抗菌、抗腫瘤的微生物產物之外,還包括一些抗生素半合成衍生物。

抗生素雖能治病救人,但除了醫生,幾乎沒有人對它有「好感」,因為它的危害也是顯而易見的。

一、抗菌素、抗生素、消炎藥別傻傻分不清

在生活中,大眾經常將抗菌素、抗生素以及消炎藥混淆在一起理解,很多人認為三者是相同的,可事實上卻有一定的區別。

·抗菌素

抗菌藥物具有殺滅細菌和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具體的類型包含了抗生素以及其他的全化學合成藥物。常見的左氧氟沙星、磺胺嘧啶等藥物,就屬於人工合成的抗菌藥物。

·抗生素

抗生素是指微生物代謝的具有殺滅或抑制其他微生物作用的活性產物,包括天然抗生素和半合成抗生素。

抗生素種類很多,大家可以從藥物名稱上分辨出來:「黴素」、「頭孢」、「西林」、「環素」、「培南」、「嘧啶」、「菌素」等命名的藥物,都屬於抗生素。比如青黴素、克拉黴素、頭孢克洛、阿莫西林等等。

·消炎藥

這屬於泛指的概念,它是指可以直接對抗炎症的一類藥物,即用藥後可以減輕損傷而引起的紅、腫、熱、痛等表現常用的消炎藥有:非甾體抗炎藥,比如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阿斯匹靈、賴氨匹林、尼美舒利等。

所以綜合來看,抗生素只針對細菌感染,而消炎藥主要是對抗身體炎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這些藥物不能隨意使用,而應該根據實際病情來用藥。

二、同樣是抗生素,阿莫西林和頭孢有什麼區別?

生活中,阿莫西林以及頭孢,是人們經常接觸到的抗生素,都屬於β-內醯胺類抗生素。不過在藥物屬性和具體應用上還是有區別的。

阿莫西林特指一種藥物,屬於半合成青黴素,藥物製劑雖然不同,但成分沒有變化。而頭孢是一類藥物的統稱,它屬下的細分類別較多,不是指某一種藥物。

在具體功效上,阿莫西林應用廣泛,對多種細菌有殺傷力,尤其對泌尿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感染效果明顯。不過阿莫西林屬於青黴素的一種,因此不適合青黴素過敏群體。

頭孢主要指頭孢菌類,它抗菌範圍廣泛,藥物成分穩定,適用於泌尿系統、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以及圍手術期預防感染等方面。目前,頭孢類藥物已經產生了四代,每一代又有不同的藥物。

三、抗生素濫用嚴重,醫生提醒別亂用

我國是不折不扣的抗生素使用大國,每年生產21萬噸,出口3萬噸,人均抗生素使用達到了138克,這一使用量是美國的10倍。臨床上,國內感冒門診的患者,75%會使用到抗生素,外科手術應用抗生素達到了95%。

而抗生素濫用最大的後果,就是抗藥性的出現。世衛組織甚至斷言,到2050年,由於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每年會導致1000萬人喪生。到那個時候,我們有可能會重新回歸到,一次小小的細菌感染,就可能會要人命的地步。

那麼,抗生素為什麼會產生抗藥性呢?

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肖永紅表示,所謂抗生素的抗藥性,實際上是指一種新型的病菌,可以耐受抗生素的打擊而不會死亡,並不是人體對抗生素產生了耐受。簡單來說,一種常規的細菌感染,原先利用抗生素能將其輕易殺滅,不過隨著該類細菌通過不斷演變進化,終於在某一天,使用抗生素就消滅不了該細菌了。這種情況下,病人可能還是常規的炎症感染,但是因為沒有藥物了,所以只能眼睜睜等死。

抗生素主要通過抑制細胞壁的合成;抑制蛋白質的合成;抑制 DNA的合成;感染細菌生長繁殖來完成殺滅。而細菌本身也會進化,在抗生素濫用的情況下,細菌和抗生素環境接觸的時長增多,在緩慢的演進中,逐漸就會適應具有抗生素的環境。尤其在醫院這種細菌滋生和交叉感染的地方,加上抗生素使用頻繁,極易導致抗藥性細菌的產生。

根據2013年的數據統計,美國醫院內耐藥菌的感染,比2008年增長了2-4倍。

抗生素耐藥並非是必然的,是在大量濫用後才會出現:

頻繁換藥:抗生素使用一段時間才能產生效果,而患者頻繁更換藥物,藥物混亂的情況下,更容易導致細菌對多種藥物產生抗藥性。

同時使用多種抗生素:這並不會加強殺滅細菌的效率,反倒因為藥物的眾多,給細菌營造了耐藥的溫床。

擅自停藥:感染症狀減輕時,細菌一般尚未徹底清除,此時停藥相當於增加了細菌對藥物的適應時間,會使細菌對這種藥物產生抗藥性,也會導致細菌消滅不完全,病情反覆。

四、使用抗生素多久會耐藥?

這個在臨床上並沒有固定的時間。比如有的人經常感冒,每次都使用抗生素治療,而該類群體可能在多次治療後,會發現治療的周期延長,這可能就是抗藥性出現了。而另外一種情況是,個體可能平日裡沒有濫用抗生素的習慣,但是卻感染上了具有抗藥性的病菌,如此一來,在該患者的首次治療過程中,就可能會出現抗生素耐藥的情況。

所以說,個體濫用抗生素導致的抗藥性後果,最後需要整體來買單。因為某種細菌產生抗藥性後,只要它的這一特性沒有消失,就有可能通過各種渠道傳播到其他地方。更重要的是,細菌一旦獲得耐藥,抗藥性消失的過程通常十分漫長,雖然長期停藥可能使細菌恢復敏感,但具體時間尚不清楚,且一個人的停藥多是無效的,需要整個人群共同行動才有效果。

五、科學家找到了抗生素耐藥的「突破口」

在全世界範圍內,醫學界針對抗藥性的情況,已經在研究和尋找各種新的對策了。最新發表在《科學》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研究人員通過提高抗生素的效力,從而抑制了細菌對抗生素的耐受。

研究人員發現,細菌通過產生硫化氫,從而和抗生素對抗。而硫化氫的產生,又是通過「胱硫醚γ-裂解酶(CSE)」的酶來進行的。了解了這一原理,那麼只要阻斷該類型酶的作用,就能突破細菌對抗生素的防禦屏障

最終,從數百萬的化合物中,研究人員終於找到了既能阻斷酶的作用,同時還不會產生副作用的抑制劑。在小鼠實驗中,這些抑制劑通過抑制細菌的酶類反應,從而加強了抗生素的針對病菌的殺滅效果。

研究人員在此次實驗中所使用的病原體,是抗藥性越來越強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銅綠假單胞菌。

未來,硫化氫是如何增強細菌抗生素抗藥性的,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不過當下的研究成果,能在一定程度上給未來尋找解決方案,提供一個好的思路。

延伸——青黴素是最早的抗生素,便宜又好用,為什麼消失了?

青黴素的發現,在20世紀挽救了數以億計的生命。然而由於抗藥性的情況,導致青黴素對一些病菌無效,所以使用量相應就減少了。

除此之外,大量新型抗生素的出現,比如頭孢類以及其他類型的藥物,其抗菌效果不錯,對細菌的殺滅作用都很強,使用抗生素的選項增多,在一定程度上稀釋了青黴素的使用量。

最後,相比於其他抗生素,青黴素因為有過敏的特性,每次使用前都要進行皮試。這在一定程度上,讓很多患者投入了其他抗生素的懷抱,相比於青黴素,其他的抗生素不用擔心過敏問題。

所以綜合來看,抗藥性以及新類型的抗生素出現,都讓青黴素的使用量下降了。

對大眾來說,抗生素的濫用看似遙遠,實際上就在你我身邊。因此在今後的用藥中,不隨意使用藥物,聽從醫生的用藥建議,才是行之有效的措施。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開出合理的用藥方案。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731/1626509.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