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人是怎樣進入自願奴役狀態的?

作者:

艾蒂安·德·拉·波埃西(1530-1563),法國傑出的人道主義者,早期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家,法國著名人文主義作家蒙田的朋友。他的《自願奴役論》是一篇公開反對暴政的戰鬥檄文,也是一篇揭露一般專制制度、捍衛自由平等的出色政論,在西歐資產階級政治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該文作於1546-1555年間,第一次全文發表於1576年。

人是怎樣進入自願奴役狀態的?

拉·波埃西的論文,基於一個事實,和一個疑問之上。

事實就是:暴政,必然建立在民眾的普遍接受之上,也就是,大部分民眾默許的受奴役的狀態。

疑問就是:一個人,為什麼會放棄自由,接受這種受奴役的狀態?

拉·波埃西發現,這些受奴役的民眾,實際上是每天都在遭受搶劫,他們自己的生命都不能由自己支配。但是這些搶劫並非來自外國軍隊,也不是來自野蠻部落的入侵,而是來自於一個暴君。

況且這個暴君"多半來自全體人民中間最膽怯和最軟弱無力的人。這種人並不習慣於真正上陣交鋒,倒是習慣於比武場耍弄花招。他不但不能治理別人,就連他自己也是由百依百順的婦人來侍奉"。

如果兩三個人受暴君壓迫,可以說他們沒有勇氣反抗。但千百萬人都默默忍受,那缺乏的就是反抗的願望。三兩個人可能會害怕,但是千百萬人,或者千百個城市,都默默服從,那就是一種"惡習"。

拉·波埃西認為,這種自願的奴役,是一種"惡習"。貧窮、愚蠢、悲慘的人民和民族,是他們自己決定了自己的不幸。他們看不到自己的利益就在他們的面前,他們眼睜睜看著自己最好的收成被拿走,田地被蹂躪,住宅被搶劫,給他們帶來災禍的那個人的強大,是他們自己給他的。

拉·波埃西認為,如果不把自己的眼睛給暴君,他哪來那麼多眼睛監視;如果不把臂膀借給暴君,他那有那麼多臂膀攻擊;要不是通過人民自己,暴君怎麼會有凌駕於人民之上的權力;如果人民不背叛自己,暴君又能奈何。

拉·波埃西這些責問的後面,隱藏著一個重要的原則:自然法的原則。

自然法原則認為,在人間種種立法之上,還有一個至高無上的法。這個法提供那些處處有效,但無需證明的原則,比如人人平等、人權高於主權。

拉·波埃西看來,個人的尊嚴和自由,是人的自然權力、是與生俱有的。所以自願受奴役是違反自然的,病態的,因此,是一種"惡"。

如何改變被奴役這種狀況呢?

拉·波埃西認為,很簡單,轉過身來對暴政說不。只要表示出不願意再受奴役,暴君就失敗了。不用去剝奪暴政,只要不供養暴政。停止服從,停止順從,就是不給自己再套上枷鎖。對於暴君而言,人民越臣服,暴君越強大。暴君的高高在上只因為普通人匍匐在地。

拉·波埃西反覆說,如果沒有任何人屈從,而只是簡單地不服從,那麼無需任何的暴力,暴君就會像失了養分的樹幹,枯萎,死亡。

拉·波埃西的思想,提出了對現代影響至深的大問題:"非暴力不合作"。這個思想極大的影響了托爾斯泰、梭羅、甘地。所以,拉·波埃西是公認的"非暴力"思想奠基人。

這其實就是"底線原則"。如果人們堅持絕不附和暴政的宣傳欺騙,而是沉默;絕不向暴政檢舉揭發,而是儘自己的能力去保護那些被迫害的人;絕不參與暴政組織的針對個人的批判,不呼口號,暴政的運動就無法實現。

就像當年在納粹黨的集會上,一個工人雙手抱在胸前,堅決不行納粹禮,如果每個人都這樣,納粹黨的集會就自然無法進行了。

拉·波埃西告訴我們,暴君要鞏固他的統治,會訓練民眾,讓他們崇拜暴君,所有的暴君都是要造神的。而且,還會狠狠的打壓那些不忘記自由模樣的人們。

可以說,在開始的時候,人們的確是出於不得已,被迫屈從,但以後就慢慢習慣了;至於後來出生的人,他們從來就沒有經歷過自由,甚至也不知道自由是怎麼回事,他們毫無遺憾地服從,自覺自愿地服從,而他們的父輩則是出於被迫才服從。

所以,在枷鎖下出生的人,他們在奴役狀態中長大,受到的也是奴役教育,他們看不到以前發生的事情,他們滿足於生來就如此的生活;他們除了生來就擁有的,他們不會想到其他的權利,也不會想到其他的財富,他們甚至把自己的出生狀態視為他們的自然狀態。

拉·波埃西認為,維持暴政的關鍵就是"贓物分享"。這人在推動暴君統治的時候,進行分贓,所以,一個暴君自然會聚集一群野心家和邪惡的人,他們會為了分贓而努力作惡。暴君還會把邪惡的行為,擴散到社會的大多數人,這樣邪惡人人有份,人人沾血,那麼人們就會更甘心的受奴役,奴役成了這些沾血人生存安全的保證。

拉·波埃西認為,那些受暴政之苦的人登上高位,會變成更兇狠的暴君。那是因為在體制不變的情況下,統治仍然依賴暴政體制,體制的運轉要遵循自身規律,於是新暴君身邊也會聚集一批吹捧的佞臣,入伙的分贓者。

這種情況下,任何對自由的記憶和嚮往,都是對他的直接威脅,因為他在暴政下受過苦難,所以更加懼怕喪失權力。他會更嚴酷的對待那些妄議的人。一開始是出於恐懼的自保,隨後就像吸毒上癮的人,再也離不開權力了。對自由人的迫害,就變成了日常主動的工作了。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法博天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821/1635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