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玩,是一種最高級別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是先行者,孩子是效仿者,玩,也需要教。

最近,有一個視頻火了。

暑假期間,家住河南洛陽的劉女士,擔心自己5歲的兒子老呆在家裡看手機,影響視力,幾番勸阻都失敗。

後來她想出一個絕妙的辦法:兒子睡著後,在他雙眼旁邊畫黑眼圈,騙他說是看手機弄的。

兒子一開始用力擦,奈何那些化妝品是防水的,擦不掉,他相信了媽媽的話,當天一個下午都沒有碰手機。

晚上洗澡時,媽媽偷偷擦掉了「黑眼圈」。第二天,又騙兒子說:「你看,你一下午沒有看電視,這黑眼圈就消失了。」

其他父母,看到孩子一直玩手機,就開始破口大罵,最終換來的是孩子的厭惡和反抗。

劉女士用幽默的「玩樂」方式,輕鬆化解了孩子的叛逆心理,讓他懂得看手機的危害,從而行動起來。

這位媽媽的經驗告訴我們:玩,是一種最高級別的教育。

玩,才是孩子的正確成長方式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對於孩子來說,遊戲就是生命,生命就是遊戲。」

有些家長特別擔心:自己的孩子這麼貪玩,不務正業,以後會不會變笨啊?

關於「貪玩會不會變笨」的問題,生物心理學家馬克·羅森茨威格曾用老鼠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

他找來一批同等遺傳基因的老鼠,分別放在不同的環境下生活。

第一批放在「標準環境」。三隻老鼠生活在同一個籠子,每天給適當的水和食物。

第二批放在「貧乏環境」。一個籠子用三塊不透光的擋板隔開,幾乎沒有刺激,每個隔間放一隻老鼠餵養。

第三批放在「豐富環境」。十幾隻老鼠生活在一個寬敞明亮的大籠子裡,裡面有鞦韆、滑梯、木梯、小橋及各種玩具。

幾個月之後,馬克·羅森茨威格驚人地發現:「豐富環境」的老鼠最「貪玩」,「貧乏環境」的老鼠最「老實」。

他把這些老鼠的大腦解剖分析,得出一個結論:會玩的老鼠大腦發育最好,聰明的孩子也是玩出來的!

所以,家長不必擔心孩子貪玩會「變笨」,相反,會玩的孩子更聰明。

芬蘭是世界公認的孩子成績好、創意強的國家,整個國家的孩子沒有考試,只是「玩」。

父母想培養孩子的美感,直接帶他們玩色彩;孩子畫畫只是在表達自我;森林裡恣意玩耍的孩子,不需要說出每棵樹的正確名字……

孩子們自由搭建一個空中墜毀的「飛機殘骸」,就學會了張力、平衡、建築構造等基本知識。

《瘋狂的小鳥》創始人之一彼得·韋斯特巴卡,就出生在芬蘭。

聰明、有創意的孩子,都離不開「玩」。

「玩」不是玩物喪志,而是玩中明志。孩子們通過各種「玩」,積極開動腦筋,解決問題,潛移默化中,找到了生活的「奧秘」。

玩,是孩子們開啟人生的「鑰匙」;玩,才是孩子的正確成長方式。

高質量「陪玩」的父母,創造高級的快樂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父母很逗比是種怎樣的體驗?

一個高贊回答說:

有一年夏天,我媽趁我爸睡著了給他塗了手腳的指甲油,對,大紅色,我爸醒來颳了倆小時…

然後我爸一直念念不忘這事兒,終於有一天在我媽睡覺的時候把她劉海剪成了櫻桃小丸子,我媽醒來差點哭著要離婚。

這對爸媽簡直一對「活寶」啊,試想,他們的小孩怎麼能不快樂呢?

羅曼羅蘭曾說過,真實的、永恆的、最高級的快樂,只能從三樣東西中取得:工作、自我克制和愛。

父母對子女的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陪玩」,高質量的陪伴,可以創造最高級的快樂。

鄧超是娛樂圈公認的「愛玩」爸爸,每次他和孩子們的互動,都能引發一陣「群嘲」。

鄧超曾把家人的地位進行排名:1孫儷,2等等,3花花,4鄧超。

有一次節目,鄧超剛想擺正自己的家庭地位,孫儷立刻懟他:「你敢嗎?」

這份「卑微」到骨子裡的「愛」,滲透在他每一次和孩子們無厘頭的「玩樂」中。

等等和花花把爸爸當成了「工具人」,花樣百出,令人驚奇的是,鄧超還樂此不疲。

等等哥哥趁著鄧超講故事睡著時,打了一個「響鑼」,震得鄧超魂都找不回來了。

有一次,花花妹妹拿鄧超的頭髮練手藝,弄得他直「求饒」,十幾根橡皮筋扯著頭皮,想想就疼。

鄧超還自嘲地問網友:「你們會這樣對自己的爸爸嗎?」

很多網友都回答「不敢」。

疫情期間,鄧超為了給兩個孩子解悶,費盡心思製作一套「滑雪工具」,兩個孩子來了一場「特別」的滑雪體驗。

鄧超在娛樂圈傲嬌霸總的形象,一到家裡就被「貶為庶民」,但他卻樂在其中,和孩子們玩在一起,是他最開心的事情。

有一次,鄧超準備去錄影,花花怎麼也不肯放開他,他十分心疼,微博上留言:「我決定息影,當個全職爸爸。」

為了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事業如日沖天的鄧超選擇了「息影」。

雖然鮮花和掌聲讓他心生歡喜,但是,和孩子們的笑容比起來,鄧超覺得「陪孩子玩耍」才是他追求的高級快樂。

優秀的孩子,身後都有「會玩」的父母

最新綜藝節目《不要小看我》,迎來前奧運冠軍鄧亞萍的助力,節目組準備進行一次運動PK賽,主持人王弢徵求各位家長的意見。

王弢問:「各位家長是否支持比賽,並接受有可能失敗的結果嗎?」

看到力量懸殊的兩個隊,維尼爸爸、張張媽媽和桃子媽媽一致反對。

維尼爸爸說:「他肯定會覺得自責、傷心。」害怕比賽結果對兒子產生負面影響。

張張媽媽說:「我怕其他小朋友會怪他。」擔心孩子因能力不足讓隊友感到不滿。

桃子媽媽說:「其實她(桃子)不想比。」還指出比賽存在的不公平性。

比賽都還沒有開始,這三位家長就打了「退堂鼓」,單方面終止了這個遊戲。反觀孩子們,訓練失敗了還在咬牙堅持,也許,孩子比父母想像的更堅強。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是先行者,孩子是效仿者,玩,也需要教。

超級育兒師小七老師說:「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

那有什麼從天而降的優秀孩子,只有循循善誘「會玩」的父母。

「會玩」的父母帶出「會玩」的孩子,這些孩子在快樂輕鬆的環境中長大,變得開朗、自信、優秀。

普通的父母千篇一律,會玩的父母百里挑一。

父母只有成為那個「百分之一」,才能讓你的孩子變得「百分百滿意」。

「童話大王」鄭淵潔說:「教育不是管理,是示範和引導。」

兒子鄭亞旗小時候玩耍影響他寫作,他寧可賠上十幾萬的違約金,也不想抹殺兒子的「玩耍興致」。

兒子不喜歡學校的「古板」教育,他乾脆讓兒子退學在家,邊玩邊學,俗稱「念私塾」。期間,他還自編了10本教材,供兒子學習。

2010年,鄭亞旗創建了「北京皮皮魯總動員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任CEO,成為父親童話的推廣者。即將上映的電影《罐頭小人》,首映日就獲得了「貓眼」預售票房冠軍。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做正面的示範和引導,孩子以後的路會越長越順。

玩,是父母對孩子的最高級的教育。

願孩子們的生活不再只是書本和作業,願父母們放下面子,陪孩子瘋狂玩一次。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爸媽精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830/1639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