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想要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教會他5件事,比什麼都重要

對於新時代的父母而言,我們在育兒道路上會遇到很多新問題新挑戰。而早在幾十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的這些培養孩子最核心的教育思想,依然是對我們很有啟發意義。

在當今這個注重教育的時代,家長們意識到,不僅要注重孩子們學習教育,在這個時代更要注重孩子們的人格教育,這根貫穿孩子們一生的重要繩索,家長們要如何抓牢?

1、學會感恩,懂得寬容

學會感恩,是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

父母不斷標榜自己的付出,會給孩子形成道德脅迫和壓力。教育孩子懂得感恩,並不是單純理解成感恩父母,而是讓孩子感受到世界的善意,並有能力回報世界美好。

不懂感恩的孩子,永遠不會長大;不懂寬容的孩子,將來的格局絕不會大,將來的成就也就更難說了。失去感恩和寬容之心,這個人必定冷漠、偏激,時時處在痛苦中。

懂得感恩的孩子通常會寬容待人,能換位思考,對別人的處境和想法感同身受,懂得為他人著想,最後獲益最大的往往是自己。

2、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

樂觀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具備的,但是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擁有樂觀的條件。只要家長們能從小就培養孩子樂觀的去待人待物,那麼孩子以後也會具備樂觀的品質。

千萬不要把悲觀的情緒灌輸給孩子,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生活的世界是多麼的美好。

當孩子陷入痛苦或憂慮之中時,父母應當幫助他們找到擺脫的方法,如採取聽音樂、閱讀、騎自行車或與朋友交談等方法,讓孩子從失望中振作起來,儘快恢復愉快的心情。

在幸福家庭里成長的孩子成年後具有樂觀性格的,比在不幸家庭里長大的孩子要多得多。

3、正確認識自我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長處,也都有不足,家長不但要正確地認識孩子,還要幫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觀。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孩子的嫉妒心非常強。

如果家長說別人好,沒有說他好時,他就會感到非常難受,以為對別人的肯定就是對自己的否定。

孩子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是因為他沒有對自己以及他人做出正確的評價。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

4、學會自我保護

所有父母都會本能地保護、呵護孩子,傾盡全力為他提供安全的成長環境。可是,孩子終究要長大,離開父母的懷抱,走向屬於他的世界。

作為父母,還要繼續用對嬰兒的保護方式保護他嗎?這究竟是在保護他,還是限制他?既然我們不能保護他一生一世,那麼,最好的安全教育,就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我們沒有辦法讓孩子時時刻刻都處於被各種保護不受任何傷害的「真空」中,最好的保護就是提高父母的防範意識,提升孩子的自主保護能力,教會孩子保護好自己。

5、直面挫折的勇氣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帆風順,一生坦途。然而每個人都會走過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經歷各種各樣的困難挫折,沒有誰是一帆風順的,沒有經過挫折也不可能獲得成功。

因此,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很有必要。只有讓孩子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困難,激發孩子的勇氣,才能培養出讓孩子受益終生的好品質。

家長應該給孩子提供挫折的情境,讓孩子多鍛鍊。在平凡的小事上讓孩子面對困難,解決困難,開拓孩子的進取意識,孩子就會獲得多方面發展,並更積極地面對問題。

我們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經常關注孩子的問題,鼓勵孩子正視問題。面對孩子時,一定要用信任和鼓勵的態度,引導孩子獨立解決困難。

養育是對孩子的心理進行投入,這種投資是無價的,通過投入讓兒童記住養育者的聲音、相貌、氣味,形成依戀,是一種無形的心理資本,是孩子未來人生道路上一筆巨大的財富。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就是說,人們的性格養成期其實是在小時候。所以,為人父母,我們一定要對寶寶的性格加以干預和幫助,儘量將他們培養成為自信、樂觀的人。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洪蘭談育兒腦心理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08/1656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