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巨債壓死中國巨頭: 曾經多風光 現在多淒涼(圖)

GBK

1982年,許家印大學畢業。他從武漢一路北上,回河南老家的舞陽鋼鐵廠做了一名技術工人。

剛開始,許家印的工作是協助車間主任。那時,他充滿幹勁,天天在車間琢磨流程、工藝、管理應該怎麼改進。

當他在家鄉的鋼鐵廠揮灑青春時,鋼廠以北200公里外,一個名叫胡葆森的青年才俊,剛從鄭州南下,被派往香港工作。

時也,勢也!圖片:網絡、圖蟲創意

當時,這兩個河南人並無交集。但之後幾十年裡,他們不約而同地抓住了房地產行業「水大魚大」的時代機遇,成為地產界的「河南雙雄」。

「河南雙雄」的發跡、布局、打法,截然不同,但最近卻面臨著同樣的資金困局,走到了危急時刻。

9月,恆大財富兌付延期的消息,真正掀開了恆大資金危局的蓋子。

儘管許家印試圖彰顯恆大的信心與責任,高喊:「我可以一無所有,但恆大財富的投資者不能一無所有。」但市場依舊恐慌,甚至流傳出「恆大要破產重組」的言論。

無奈之下,恆大趕緊聲明:沒有破產重組,只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缺錢,是最顯而易見的困難。截至2020年底,恆大負債總額為1.95萬億元,其中需要一年內償還的流動負債為1.5萬億元。而公司帳上能用的現金大約為1400億元。

1.5萬億,一個超過了常人理解範圍的天文數字。

對比來看,2020年天津市GDP總額為1.4萬億元。也就是說,所有天津市人打拼一年,剛夠還上恆大的債。

跟許家印這個老鄉比起來,胡葆森的建業集團日子要好過些,起碼償債壓力沒有這麼大。但疫情疊加河南水災給公司造成的50億元損失,仍壓得胡葆森緩不過氣。

9月初,建業集團向政府提交的一份「請求幫扶救援」報導,著實讓外界為這個河南房產「一哥」捏了把汗。其實,2020年開始,建業集團已經處在增收不增利、債務規模越來越大的境地。

不只「河南雙雄」,今年以來,危機早已燒到全國各地的房地產企業。

新力控股是江西省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成立僅10年,銷售額就已突破千億。2019年,新力控股在港股上市,老闆張園林剛剛43歲。上市現場,他留著清爽的髮型,一手敲鐘,一手豎著大拇指,意氣風發。

▲來源:新力控股官網

然而,上市剛剛兩年,新力控股就走到了危險時刻。

9月20日,中秋節前一天,新力控股一天內股價暴跌超87%。公司全員降薪、項目停工、債務壓力大是引發市場恐慌,資本拋棄新力控股的主要原因。

更早之前,四川第一大房地產企業藍光發展也因為還不上錢,被金融機構等債權人告上法庭。

公司創始人楊鏗1992年下海,在川渝房產界馳騁多年,是響噹噹的房產大亨。

今年,楊鏗選擇退出藍光發展。他年僅26歲的兒子楊武,成為藍光發展的總裁、董事長。

然而,和父親創業時面對的「廣闊天地,大有可為」不同,楊武最重要的任務已經不是發展,而是全力以赴地活下去。

重慶協信、泰禾、在環京地區赫赫有名的華夏幸福……這些曾經風光無兩的地產公司,近兩年全都陷入困局,危在旦夕。

和其他行業的不同之處在於,房地產企業暴雷,導火線十有八九是債務問題。

瘋狂借錢,債務規模不斷飆升,但公司又沒賺到足夠的錢還債。隨著越來越多的債主找上門要錢,昔日那些財大氣粗的房地產大佬,缺錢的危機也就愈演愈烈。

拿藍光發展來說,單從經營上看,2021年之前,公司其實都是賺錢的。2020年,藍光發展雖然營收、淨利潤增速都有所放緩,但歸母淨利潤也還是有33億元。

真正把藍光發展推入今日窘境的,是公司資金鍊斷裂的問題。

今年5月,交銀國際信託申請執行藍光發展及其關聯公司2.4億元債務,將藍光發展的債務問題推向公眾面前。

嗅到危機的投資者開始用腳投票,16藍光01、19藍光02等公司債券出現暴跌。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17/1660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