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陳美華:中俄軍艦通過日本津輕海峽 劃破鄧麗君柔情歌聲

—大國攻略:中俄軍艦通過日本津輕海峽劃破鄧麗君柔情歌聲

作者:

10月18號中俄十艘艦艇同時通過日本津輕海峽,史上第一次。

「再見了心上人,我要回故鄉去,北風呼嚎,撼動我的心,催我欲哭,啊!津輕海峽,一片冬天景色。」這首日本膾炙人口的歌曲《津輕海峽·冬景色》充滿柔情,鄧麗君也曾經翻唱,不過津輕海峽最近成為戰鼓雷鳴的新聞熱詞。10月18號,中俄十艘艦艇同時通過日本津輕海峽,史上第一次。十艘艦艇浩浩蕩蕩,由西往東穿越日本本州島和北海道之間,進入太平洋,中國媒體形容如同從日本「穿頸而過」、「有一種將日本一刀兩斷的感覺」。

台灣國策研究院執行長、台灣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中心主任郭育仁說:「津輕海峽太淺太窄,整個艦隊通過其實非常容易遭到攻擊,遭到攻擊時很難反擊,它不符合軍事邏輯,它是國際政治的意涵比較深。」這道海峽最窄處僅約19公里,非常不適合大型艦艇或艦隊航行,這次中俄十艘艦艇通過,他說這在軍事實務上沒有意義,但是警告的意味濃厚,日本官方已經明確收到這個警告。這不是中國和俄羅斯軍艦第一次通過津輕海峽,但是中俄十艘艦艇組成編隊同時穿越,前所未見。

美國驅逐艦「杜威號」與加拿大巡防艦「溫尼伯號」上周航行通過台灣海峽,有分析認為中俄十艘軍艦通過津輕海峽,意在回應美軍的動作。不過,郭育仁認為,應該更是針對中俄10月14至17日聯合軍演期間,美軍查菲號驅逐艦USS Chafee(DDG-90)10月15日在中俄公告演習的日本海禁航海域抵近偵察,所做的回應。郭育仁說,美軍查菲號驅逐艦當時非常靠近俄羅斯軍艦,不到一百米,遭俄羅斯警告要求其離開。

從日本海通往太平洋可經由三個水道,分別是最北面日俄之間的宗谷海峽、中間的津輕海峽,和南面日韓之間的對馬海峽。(網絡截圖)

郭育仁指出,從日本海通往太平洋可經由三個水道,分別是最北面日俄之間的宗谷海峽、中間的津輕海峽,和南面日韓之間的對馬海峽。中俄聯合軍演以往經常通過宗谷和對馬海峽,即使爆發戰爭,也不會選擇從津輕海峽出太平洋,因為太危險了。俄艦常走的是北面的宗谷海峽,選擇走津輕海峽是刻意。

郭育仁認為中俄的聯合行動一是針對美艦查菲號的抵近偵察,第二是威嚇日本。岸田文雄剛上台,正在舉行眾議院大選,日本明年將發表三份重大國家安全文件,分別是國家安全戰略、未來五年國防計劃的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這包括未來五年的日本國防預算,日本這些精密的防衛計劃,以及岸田文雄一些公開談話,也讓俄羅斯感受到威脅。他說中俄合作的軍事演習向來都是以俄羅斯意志和考量為主,在亞洲,日本海是俄羅斯的底線,美日的軍事演練向來在日本海的南側,靠近日本的海域進行,中俄的演練通常在日本海的北側,雙方向來克制,但這次美艦抵近偵察惹惱了俄羅斯,所以郭育仁認為中俄軍艦通過津輕海峽,俄羅斯主導的可能性大。不過,他說中俄軍事合作的共同操作性並不高,中俄軍艦一起通過津輕海峽的行動不見得就是軍事結盟。

對此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黃介正也表示,中俄的海上聯合演習已經做了十年以上,但並不能全面解釋成中俄已經形成某種戰略同盟對抗美國,中俄面對美國有很多共同利益和共同立場,不過中俄也不可能是真心合作,雙方各取其利益。要簡單的在地球儀上劃一條線說中俄和西方陣營進入冷戰,還沒有到那個地步。然而,美日安保同盟,中俄聯手針對日本,也就是針對美國。

北約新戰略抗俄制中未來著重製衡中國崛起

 

 

中俄十艘艦艇通過,軍事邏輯意義不大,但是警告意味濃厚。

最近俄羅斯的動作引起關注,俄羅斯和北約的關係跌到新低點,北約在十月初以涉嫌間諜行徑為由,驅逐了八名俄羅斯派到北約的代表團成員,俄羅斯隨後宣布,從11月1日起中止駐北約辦事處的運作,並且要關閉北約駐俄羅斯的軍事聯絡處,等於是中斷與北約的外交關係。此外,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日前受訪說,北約將在明年夏天的峰會通過新的戰略概念,未來10年的戰略目標會轉向著重製衡中國的崛起。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10月21和22日在比利時參加北約防長會議,北約一方面與俄羅斯關係惡化,另一方面要進一步與中國對抗,這將如何影響國際局勢?

黃介正說,蘇聯解體後的「蘇東波」(蘇聯、東歐的改革波潮)浪潮,加上北約東擴,使俄羅斯在國家安全決策方面感到相當明顯的危機感,愈來愈多中東歐國家進入歐盟,和北約靠攏,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緩衝區愈來愈狹窄,包括美英德法國等歐洲軍事力量逼近俄羅斯,都讓俄羅斯感到威脅,俄羅斯希望保有一定勢力範圍的期待一直受到打擊,所以俄羅斯與北約關係惡化的發展並不令人意外。而當前美俄關係無法緩和,美國無法在做好對俄的布局之後再對付中國,在這種形勢下,中俄自然會建立某種階段性盟友的關係。

環球時報》近日以「美國別逼中俄,世界就會是安寧的」為題發表社評說,中俄在軍事上相互走近不可避免。黃介正說,中俄之間也有很多矛盾和顧慮,但如果把美國放進三者關係中,中俄的共同語言就多了,相互取暖、配合出手應對美國的印太戰略,可以想像,但是中俄與美競爭的本質上有些不同,俄羅斯在經濟實力上無法與美國競爭。如果美俄搞好關係,中國會腹背受敵,所以中國在其間會求取某種平衡。

中國聯俄制美俄羅斯可能趁機喊價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10月22日在比利時參加北約防長會議。

對於俄羅斯跟北約的關係惡化,國際關係學者、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張國城認為新冷戰的味道愈來愈濃,他說俄羅斯和北約存在先天的矛盾,是地緣政治上先天的對手,不管美國哪一個總統上台,俄羅斯跟北約的緊張關係,俄羅斯跟美國一定程度的緊張關係,都無法改變。俄羅斯跟北約關係惡化最直接的威脅是歐洲,若俄羅斯跟北約的關係朝新冷戰方向發展,北約恐怕無法有太多力量對付中國,中俄的戰略關係就展現在這方向。中國希望美俄緊張,希望跟俄羅斯更緊密合作,這樣美國對抗中國的力量會分散,可讓中國在對美的戰略鬥爭上有更多籌碼,如果俄與北約關係持續惡化,美國勢必要增加對北約投入,可能在印太方面會變得比較被動。張國城說如果俄羅斯在西邊放火,對中國就是很大幫忙,所以,中國比較需要俄羅斯,俄羅斯趁機喊價的可能性很高。尤其國際油價漲價,俄羅斯是能源主要生產國,俄羅斯對中國就更加重要,對俄羅斯來說,既然有慷慨的買主,何樂不為。

西方陣營密切關注中俄合作,更關切中國崛起。對於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說,北約未來10年的戰略目標會轉向著重製衡中國的崛起。郭育仁表示,北約成立時的明確目標是當時的蘇聯,北約現在面臨的已不是區域局勢變化,而是整體性的安全局勢的變化。北約目前的戰略構想是在2010年制訂,防衛概念都已陳舊過時,當前的安全環境已不適用。繼2019年北約峰會聲明公報首次指出須共同應對中國崛起的機遇和挑戰,今年六月拜登與北約領袖舉行峰會後,成員國進一步確認更新戰略構想,北約認為當前中國系統性的挑戰已使整體安全局勢改變,明年北約將推出的新戰略構想是正式文件,將針對最新的安全局勢提出因應策略。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比利時參加北約防長會議,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右)見面。

北約今年六月發表聯合公報是史上提到中國次數最多的,直指中國形成系統性挑戰。郭育仁指出公報著墨最深的有三點,一是北約認為中國的核武發展速度太快,對北約的安全形成衝擊和挑戰,中國不是核裁減的締約國,北約呼籲中國核武透明化,北約希望跟中國就核武透明化進行談判。二是北約關切中國軍事發展缺乏透明性,在傳統和包括太空及網絡等新興領域都對北約形成很大衝擊,包含社會經濟文化軍事等等各層面,所以北約稱中國是系統性的挑戰。三是北約認為中國「一帶一路」的作法不符合國際慣例,特別在海洋上形成的挑戰很大,基於這些因素,北約決定明年峰會發表新的戰略構想。現在北約內部已經開始討論,明年應該會納入針對中國的挑戰,而且可能把中俄綁在一起,因為如果中俄持續在安全領域加強合作,對北約來說才是最大的夢靨。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23/1663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