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維權 > 正文

「公司作息表」走紅網絡 中國勞工維權新模式?

10月中旬開始,一份網絡平台上開放式填寫的「公司作息表」在中國爆紅。它有一句響亮的中英雙語口號:「Worker Lives Matter!打工人也需要生活!」

這份表格包含了許多網際網路公司在不同地區、不同崗位上的作息時間,細化到上下班時間、午晚飯時間、一周工作天數、新人是否寫日報/周報等等。根據中國媒體報導,這份表格上線僅三天後,瀏覽量就已破十萬。BBC記者觀察,截至10月19日,表格在騰訊文檔中收集到了約6500條數據。

這是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員工吐槽「996」工作模式的最新方式。「996」是指朝九晚九,每周工作六天。這種工作模式受到馬雲劉強東等許多中國知名企業家推崇,但也出現不少年輕員工猝死事件,引發民眾的憤怒。

這份表格從最初集體分享公司作息資訊,發展成一個表達不滿和更廣泛勞工訴求的更大平台,成為網際網路時代中國「打工人」集體行動的最新案例。

網際網路表格變形記

根據中國媒體報導,這一表格最初由4名應屆畢業生在10月中旬創建。他們的年齡最小20歲,最大25歲,本科或碩士學歷,都曾在網際網路大公司的技術崗位實習。目前正值中國應屆生秋季招聘,這些畢業生同時獲得了幾家網際網路大公司青睞,正在挑選去哪家就職。

在中國社交媒體知乎上,網名「禿頭才能變強」據信是創建人之一。自稱「某大學預備程序猿」的他在知乎上表示,「由於一些原因,某些企業工作時間不透明,工作時間是選擇offer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所以我們創建了這個表來分享信息。所謂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他沒有回覆BBC記者的採訪請求,另一位創建人也婉拒了採訪請求。

創建人最初在騰訊平台上建立了這份「公司作息表」,隨著越來越多人在微信等社交媒體平台上分享並填寫表格,表格中的數據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

據BBC記者觀察,這份表格白天同時在線的人數維持在300人左右,到了夜晚高峰期,可達近千人。

表格傳傳播開來後,許多程式設計師或具有相關知識的人本著「極客」的精神,紛紛向創建者提供改進建議,並協助他們在技術上更新表格。

比如在10月16日,「禿頭才能變強」在知乎上說,團隊建立了「總表」,與收集到的數據進行了同步,並將在每日凌晨更新數據。

創建人還對表格進行了行業分類,除了網際網路行業,還有金融、建築業等。表格覆蓋的企業不僅包括百度、阿里、騰訊、華為等大公司,還有很多不出名的地方中小企業。由於貢獻數據的人均以匿名填寫,無法確保內容完全真實。

除此之外,在填寫流程方面,由最初允許多人同時在線編輯,更新到通過填寫調查問捲來填寫表格。創建者後來關閉了表格的編輯權,以避免有人惡意編輯或刪除。

或許因為有人質疑表格是否泄漏企業機密,創建者也對此進行了解釋。表格上方最右側寫道,「本數據為個人自願分享的作息時間,所謂公司部門崗位只是個人的工作。所以本數據不是任何企業的機密數據,是企業無關的。」

發起人還對數據的真實性、所有權、違規行為如何處理等事宜做了簡單解釋。

為防止表格遭到舉報或刪除,創建者在GitHub添加了倉庫備份。GitHub是微軟旗下的開源社區,用於代管和共享代碼,其中文官網介紹,有五千萬開發者使用該平台。截至10月20日,這份「公司作息表」所在的GitHub倉庫達到1.16萬次標星。

從幾個畢業生建立表格,到眾多網友協作編輯和維護,這份表格產生了一個接一個的更新版本,仿佛一個不斷升級疊代的網際網路產品。

「反映了中國勞工運動的演變」

在兩個星期里,這份表格在QQ、微信、知乎等平台上廣為傳播,引發不小反響。

有人在該表格涉及的知乎問題下留言,再次對已經飽受詬病的「996」工作模式表達不滿。網友「軒轅之風」說,「咱們這些打工人就是資本家手裡的工具,年輕的時候這工具用著稱手,能衝鋒能戰鬥,能996,能熬夜能簽奮鬥者協議,他們對你讚賞有加;等你沒法996,沒法熬夜衝鋒之時,他們對你棄如敝履。

還有網友對「Worker Lives Matter」行動表示支持。網名「陳琦」的人稱,「這是繼996.ICU後,程式設計師的再一次大聯合......一定程度上體現打工人的意志、倒逼資本家的讓步」。另一名網友則建議,「現在只是『共享作息時間』,之後可以細化,共享『薪資』和『主管評價』。」

還有人在微信上轉載這份表格,並呼籲「拓展後續項目,關注更廣泛的勞工權益問題」,包括壓榨實習生、女性勞動者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勞務外包下的不定時工作制等。

「發起人最初也許並非想搞勞工運動,只是想分享信息,但由於社會上有這樣的聲音和需求,希望團結網際網路行業的同工,因此得到進一步發展。」英國劍橋大學社會學系學者廖康宇(Hong Yu Liu)在接受BBC中文的訪問時說。他專門研究中國新科技行業中的勞資關係問題。

廖康宇認為,以往中國的勞工維權行動一般由勞工組織或個人行動者牽頭,但在過去五年裡,政府不斷打擊NGO,令勞工運動舉步維艱,「這變相為網際網路提供了空間。」

2019年「996.ICU」行動受到廣泛關注後,中國湧現出許多網絡互助行為。比如有人發起「996.Law」,科普如何進行勞動仲裁、索要補償金等;還有人利用區塊鏈技術製作了「996.Blockchain」項目,幫助打工人取證等。

廖康宇分析,在網際網路行業,很多人畢業於中國一流大學,或在國外讀過書,多多少少受到國外工會文化的啟發,在滿足了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後,希望在工作中得到有尊嚴的待遇。

「這反應了中國勞工運動的演變,」 廖康宇說。

過去,中國工人罷工或維權很多是源於僱主違反了勞動合約,比如合約寫明超時工作需要額外支付工錢,但實際沒有。而自從2019年反抗「996」工作模式開始,訴求集中在尊重勞工作為人的權益上,包括要求政府開放資訊流通,以及要求僱主尊重個人組建家庭、平衡生活、擴展工作以外的興趣等。

「從要求最基本的尊重合約精神,過渡到了要求保障勞動尊嚴的問題。」廖康宇說。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類似本次分享信息的網絡互助行為還在其他場合出現過。比如今年7月河南特大暴雨引發洪水之後,有網友通過社交媒體建立互助表格,整理並分享求助者的具體位置,以便救援組織第一時間找到他們。

難解的加班文化

分析認為,目前網際網路行業的結構問題決定了「996」工作模式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最近十幾年來,網際網路行業成為促進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中國試圖在全球新興科技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政府在許多省份加大投資了科創園區等基礎設施項目,並對資訊技術和軟體開放公司提供了稅收優惠。許多企業希望趕上國家政策利多的「第一班車」,於是在早期缺乏核心技術創新時通過拼時長來搶占先機。

每一個網際網路行業在初期都會出現激烈競爭,比如外賣服務就存在美團、餓了麼、大眾點評、百度外賣等數十個平台。對於這些公司來說,搶占先機,快魚能吃掉慢魚,往往意味著能獨霸市場鰲頭。這種戰略目的又進一步加劇了同類公司之間的競爭。

一家位於蘇州的網際網路公司的創始人就直截了當地對BBC中文表示,「加班是一定的,目前現實環境沒法改變,你不往前走對手就往前走了。」

他的公司成立於2019年,目前正處於成長階段,根本無力支付加班費,只能通過增加福利、提升設備、加強團建等措施來彌補。「至少讓員工覺得,加班也能在一個積極向上的環境中,並且相對合理。」他說。

這位創始人是程式設計師出身,剛入行時也對行業內的加班文化很反感,但逐漸覺得「不得不隨大流」。他說,「隨著工作年資的增長也就慢慢習慣了,因為在這個行業里大家都一樣,沒得選。」

除此之外,網際網路公司的人才競爭也相當激烈。許多畢業生擠破頭想進入大企業,這令員工的危機感增加,不得不通過拼時長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這些因素加劇了勞資關係失衡,」劍橋大學的廖康宇說,「從打工仔的角度來說,很難跟公司議價。」

近年來,當更多網際網路公司出現,中國整體經濟卻出現放緩跡象。企業從市場中分得的利益減少,員工的分成自然也就減少。同樣長時間工作卻得不到與過去同等的報酬,不滿情緒便開始蔓延。2019年,有程式設計師發起「996.ICU」的行動,廖康宇將其稱之為反抗996的「第一把火」。

不過改變正在發生。上述網際網路公司創始人說,他現在最頭痛的事就是招不到員工。「現在的年輕人不那麼在意薪酬了,一進來就問工作時長,工作日加班情況,以及周末加不加班。」

法律與現實

根據中國《勞動法》,標準工作制為每日八小時,每周最長不超過44小時。超過該時段的工作都需要支付加班費。今年8月底,中國最高法院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布了超時加班的典型案例,其中明確指出「996」工作模式違反法律。

不過,法律條文與執法中間還有一段差距。

「中央政府有政治壓力維持其統治的合法性,因此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但在地方層面,經濟增長是首要考慮,(當局)不會限制資本家發展其利益。」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敬慈對BBC中文說。

陳敬慈還說,如果民眾只是在網絡上匿名表達訴求,而沒有人敢站出來實名投訴,那政府也沒辦法執法。

不過對於個人來說,在法律層面上舉證的難度很大,個人也可能面臨危險。「比如單位在標準工作時間內安排較多的工作任務,迫使員工延長工作時間,這種所謂的『自願』加班行為可能無法要求支付加班費。」陳敬慈說。

很多西方國家的解決辦法是成立工會,透過實體行動去爭取合理的勞動條件。

「中國的工會並沒有發揮到應該有的作用,特別是在基層員工的權益保障方面,」陳敬慈說,「中國全國總工會在政策上制定規章制度,但在企業層面還有工會嗎?有了工會能發揮作用嗎?這都是很大的疑問。」

也有分析稱,本次的「Workers Live Matter」行動能夠發展並傳播開來,也說明中國政府對勞工維權行為給與了一定空間。

「如果壓的太緊,可能對社會不穩定造成隱患,」陳敬慈說,「同時,適當限制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暴利行為也符合國家正推動的『共同富裕』政策。」

廖康宇認為,政府一方面是市場監管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監管網際網路企業和從業人員的情況;一方面又要對企業放手,以提升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和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不過,一旦網絡互助形成一定影響力,監管之手的力度可能隨時轉向。

果然,10月19日晚,與「公司作息表」相關的知乎網頁和騰訊平台都無法再打開。

不過發起人還沒有放棄。兩天後,他們將「公司作息表」從原來的騰訊文檔遷移到金山文檔,還製作了微信小程序,以方便查找信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博弈仍在繼續。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BBC中文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25/166389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