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國觀察:習政令反覆與北京的內在危機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開完,不少觀點認為,透過所謂第三份歷史決議,習近平權力更加穩固。不過,習近平最近在國內推行的多項政策,卻連續引發反彈,當局被迫做出妥協。專家分析認為,中共政權存在巨大的危機。

習近平最近在國內推行的多項政策,連續引發反彈,當局被迫做出妥協。專家分析認為,中共政權存在巨大的危機。圖為2015年12月紫禁城外污染嚴重的北京城區。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開完,不少觀點認為,透過所謂第三份歷史決議,習近平權力更加穩固。不過,習近平最近在國內推行的多項政策,卻連續引發反彈,當局被迫做出妥協。專家分析認為,中共政權存在巨大的危機。

習近平在多項決策上面臨巨大阻力,有些已被迫做出修改。

推房地產稅背後的阻力

習近平在8月的中共財經委員會會議上,發表有關「共同富裕」的講話提到:「要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做好試點工作。」

10月23日,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為期5年。

此前的10月20日,《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稱,負責推廣房地產稅的中共政治局常委、副總理韓正建議習近平,暫時不要太廣泛地徵收房地產稅。因此最初擬定的約30個試點城市,已縮減至10個左右。

消息人士透露,在內部辯論中,一些退休的高層黨員、黨內精英和普通黨員絕大多數抵制習近平的房屋稅計劃。

目前中共官方尚未確認哪些城市作為房地產稅試點。路透社援引專家的話說,由於房地產稅屬於地方稅種,改革試點的方案將由地方提出,國務院審批。估計年內試點方案會出台,明年可能就會正式試點,試點城市大概率是房價漲幅較多的東部發達地區,包括北京、深圳、廣州、杭州,海南等地。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11月9日對大紀元說,現在中共面臨中央的命令跟地方命令互相不一樣的問題,地方有時候反彈很大,房地產稅就是因為韓正與地方反彈,原本全面實施變成部分試點,收縮幅度是相當的大。

他舉例說,中央征房地產稅,目的當然是希望讓房地產慢慢降溫,可是地方又說,我不能讓它下跌,搬出很多的限跌令,這樣就變得中央跟地方政策互相矛盾。

「他(習)如果權力一把抓,我覺得中國未來這種狀況會出現的越來越多。沒辦法反映到地方實際的需要,等到地方真的反彈時,習近平又進行一個政策大轉彎。」

當局推房地產稅涉及央地博弈

黃世聰此前對大紀元說,這種所謂試點改革,中共的黨內討論非常久了。它其實就是要壓制整個地方財政的收入,「因為過去地方很多收入是來自於房地產,包括買賣土地的部分。習近平要做這樣的動作,是想要改變目前中國太過依賴房地產產業的問題。」

按中共官方口徑,房地產稅全部歸地方財政。但土地出讓金一直是地方財政收入大頭,各地方政府發行的專項債券,不少也是以土地出讓收入為償債來源。

中共財政部公布的《2020年財政收支情況》顯示,2020年全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84,142億元,同比增長15.9%。

安邦智庫一篇論文認為,從利益角度來看,房地產稅就是中央政府給地方政府在牆上畫的一張遠期「大餅」。現在地方政府的大部分利益、債務都與房地產擴張綁在一起,很多官員也參與其中,因此政策不好調整,地方政府也不願調整。

房地產「三條紅線」政策也受壓

中國民營房企接連陷入債務危機。從中國恆大到花樣年、新力控股、當代置業,陽光城,最新的還有佳兆業和世茂集團。

央企和國企近期不斷介入收購行動。

財聯社11月5日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華潤置地等央企及國企正洽談介入佳兆業深圳部分舊改專案;佳兆業一份擬處置資產的清單顯示,該公司擬處置深圳18個資產,總價值約人民幣818億元。

財聯社11月10日再引述知情人士的話稱,對於地產收併購,近期部分央企國企向監管部門反映,如果要做一些承債式收購,「三條紅線」就會被突破,建議監管部門對「三條紅線」相關指標予以調整。

這意味著,中共的「三道紅線」政策也面臨壓力。

去年8月,中共央行根據負債率為房地產企業劃定「三道紅線」,即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根據「越線」的數量將房地產企業分為「紅橙黃綠」四檔決定其融資時有息負債年增速的上限。

目前未見官方對於「三條紅線」政策的調整消息。

減碳的反彈

在上周末于格拉斯哥舉行的全球氣候峰會,習近平缺席,引發關注。

習近平9月21日通過視頻在聯大發表演講,聲稱「中國將大力支持開發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

但那只是境外。在國內卻面臨減碳阻力。

中共政府確實採取一系列舉措以減少煤炭使用並控制排放。官媒報導,習近平在2021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一次講話中說:「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項目要堅決拿下來。」

8月26日,中共副總理韓正在北京召開一次省級領導參加的線上會議,要求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不符合能耗雙控要求的新項目不能再審批。

但一個月之後,煤炭短缺和一些地方斷電隨之而來。今年9月突然爆發的電荒,波及中國二十多個省市,嚴重影響企業營運和民眾生活。社交媒體上滿是電力短缺引起的各種狀況……

在中國以工業為主的經濟中,約56%為煤炭供能。

官方承認的一個原因是,隨著煤炭價格飆升,發電廠為了避免虧損而減少發電,電力供應因此減少。而發電廠向客戶收取的電價不得超過官方費率上限。

第一財經報導,中國多地出台的限產限電等政策要求,也引發了有關運動式「減碳」的爭議。

報導提到,今年9月下旬,正值生產旺季,江蘇、廣東、浙江、雲南等省對數千家企業採取了停產、停電等限制措施。其中一些地方與「能耗雙控」的指標考核有關。

在這種情況下,當局的口風明顯鬆動。9月29日,中共國家發改委答記者問稱,針對煤炭保供,要確保全全之下全力增產增供,重點保障發電供熱用煤需要,等。

內蒙古、山西被要求加強煤炭供應。10月7日,內蒙古能源局下發《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關於加快釋放部分煤礦產能的緊急通知》,根據要求相關部門通知列入國家具備核增潛力名單的72處煤礦,在確保全全的前提下,可臨時按照擬核增後的產能組織生產,共計核增產能9835萬噸。

10月12日的中共國家能源委員會會議提到糾正有的地方「一刀切」限電限產或運動式「減碳」。

在最近這次氣候峰會之前,北京已下令增加燃煤發電量,批准了一百多個煤礦來擴大產能。

鼓勵存糧風波背後或涉政令混亂

中共商務部11月1日發通知「鼓勵儲存生活必需品」引發恐慌,連日來大陸多地民眾爆搶購風潮,有市民一次購入600斤大米,甚至有人為搶購物品大打出手。

對此,官媒《經濟日報》2日在微博發文稱,「完全沒有必要」焦慮,聲稱「通知」本意是針對疫情。中共商務部官員及中共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官員當天也緊急澄清說,糧食庫存處於歷史高位,市場供應有保障。中共農業農村部4日說,今年糧食產量將創歷史新高,庫存充裕,供給完全沒有問題。

但是這仍然難消弭中國社會緊張情緒。

旅居澳洲的法學家袁紅冰教授11月10日對大紀元表示,中共商業部發布文件要求人們儲備糧食和各種生活用品,意味著各種糧食和生活用品有發生短缺的可能性。但是文件一發下來引發搶購的風潮,也就是中共官員現在對民意根本不了解,還不知道整個的社會其實已經對這個政權完全喪失信心。

袁紅冰說:「中共政權現在是內外交困。從內部來看,中國現在是經濟急速下滑。人們搶購物資、搶購糧食,就可以看出整個中國社會處於極其恐慌的狀態。」

對於中共官方發通知鼓勵存糧,又闢謠,雪梨科技大學副教授馮崇義此前也對大紀元表示,中共政令很混亂。

「現在很混亂,包括經濟上的很多政策都是亂鬨鬨的。有可能是習近平本身下的指令就相互矛盾、模模糊糊。也有可能是底下的官員們在猜度他的心思,各自向他拍馬屁,各自就會根據他們不同的理解來做不同的事。」

健行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台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顏建發10日對大紀元表示,當局的「運動式」政策就像文革時期那樣無秩序。

「比如補教業,多少相關行業會受影響。還有影視界對演藝界的整頓、整風,你整頓下去多少人,多少人受影響,那是一連串的。可是這樣一挫折以後,外資也跑了。有錢人也不敢再隨便拿出來,一露出來就馬上要被共同富裕了,嚇死人了,對不對?內傷嚴重。」

仍不肯改變的疫情清零政策

目前,中共對於疫情一直堅持清零模式,一旦發現確診病例,就勞師動眾地封鎖、全員檢測、集中隔離。從雲南邊陲的瑞麗小城到上海迪士尼樂園,中共的防疫「清零」政策讓許多民眾身心疲憊、不堪重負,但是疫情依然蔓延多省。

曾在醫學研究中心工作多年的時政評論人士橫河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中共的清零政策一定會失敗,這種政策毫無必要,而且無效。

另據CNBC報導,德銀(Commerzbank)資深新興市場經濟學家周浩(Hao Zhou,音譯)周一(8日)受訪時說,如果中國持續堅持清零策略,他認為中國內需將承受壓力,但沒有任何跡象顯示中國會在短期內鬆綁或放寬該政策,所以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中國經濟基本上將持續放緩。

專制政權的倒台危機

儘管國內多項政策引發反彈,潛藏社會動盪因素,但官方仍然高調宣傳經濟發展。

中共國家統計局10月18日公布,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長4.9%,兩年平均增長4.9%。中共官媒《人民日報》就此聲稱,「多家外國媒體認為,中國經濟恢復態勢持續不變,中國經濟展現出韌性和活力。」

旅美經濟學者李恆青10月31日對大紀元說:「中國的經濟問題不是經濟部門或者是勞動人事部門在做,都是宣傳部門在做。他們這個數字,不是真正反映真實的情況,而是政府的宣傳部門為了維護所謂的社會穩定,要他們編各種各樣的數字。」

美國南卡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也對大紀元表示:「目前經濟太差了。(中共)沒有辦法就虛構這種中國經濟發展假新聞吸引投資。」

中共六中全會前及會議期間,官媒還密集吹捧習近平的政績。

馮崇義11月10日對大紀元表示,中共官媒吹捧習的話是語言的陷阱,是語言腐敗,就是要搞亂人的思想。

「中共這種專制政權,除非你把它滅了。如果它不滅,它就永遠講這種大話,假大空。它表面上會張牙舞爪,會迷惑很多人。同時,它也會收買很多人為它說話。它明天要倒下去,今天還是嘴硬,因為它只要一天不撒謊,它就沒法生存。」

袁紅冰說,「中共內部為權力而進行的鬥爭越來越殘酷,越來越血腥,完全靠著中紀委和國家監察委——這個現代的超級的錦衣衛系統來進行高科技的秘密統治。這種政權是不可能長久的。國際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意識到了中共暴政,他的極權主義全球擴張嚴重威脅整個人類自由民主生活方式。所以現在才有那麼多國家,包括歐盟,立陶宛、美國,不斷地對台灣做出了友好的表示。12月份,甚至美國就要倡議召開一個世界上的民主峰會,有消息表明已經邀請了 中華民國政府參加。意味著國際上自由民主的力量正在集結。」

「這個政權現在是內外交困,焦頭爛額。所謂的強大、興盛都是中共暴政大外宣和大內宣的結果,是宣傳的結果,它不是一個真實的東西。真實的情況是,內部一切社會矛盾都在急劇地向極端方向發展。而在外交上,中共現在可以說是四面楚歌,八方樹敵,風雨飄搖的狀態。」袁紅冰說,中共暴政會像前蘇聯那樣突然崩潰,這是大概率的事件。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大紀元記者寧海鍾、駱亞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11/1670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