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從雨果《九三年》看大革命到底革了誰的命

作者:
雨果在書中用老伯爵的口痛斥革命的罪惡∶「你們殺掉國王,殺掉貴族,殺掉教士,踢倒聖壇,粉碎上帝;你們只會破壞、粉碎、摧殘、毀滅,心安理得地充當殘暴的野獸。┅┅你們把整個過去集體屠殺!」

從法國大革命,列寧十月革命,到毛澤東的中國革命,這一路以建造「新社會」為目標的烏托邦,究竟給人類帶來了什麼?

探討大革命的理論書很多,但文學家通過講故事和塑造人物,往往能把作家對革命的理解表達得更生動、更準確。十九世紀的四位最偉大的人道主義作家——雨果,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雖然他們的經歷大相逕庭,所寫的故事各有千秋,但他們不約而同都對無視生命本身、踐踏人道情懷的「革命」持負面看法。

雨果和狄更斯的作品,明顯表現出對法國大革命的厭惡和否定;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爾斯泰,則在布爾什維克革命到來之前,就有預感和恐懼。他們之所以能對「革命」有更準確的把握,是因為他們衡量對錯的標準是人、人性、人道;而不是政治家的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必須讓位於人道情懷,人道主義的光芒高於一切。雨果的《九三年》就是把人道主義精神推向極致的精品。

人道情懷高於一切

《九三年》的主角有三個∶忠於國王、要挽救君主制的老伯爵,殘忍的革命軍政委,有人道情懷的青年將領。但關鍵的角色,卻是三個不諳世事的孩子。這三個孩子開篇就出現,結尾時更被矚目。三個弱小的生命,支撐起幾個高大的、閃爍著人道主義情懷的形象。最後人道主義戰勝一切,贏得最後的勝利。

《九三年》開篇最精彩的部分是一個革命軍和一個村婦的對話。軍人問∶「你是什麼政見?你是和藍軍在一起?還是和白軍在一起?」回答∶「我和我的孩子在一起。」村婦告訴軍人她丈夫三天前被殺害了。「誰殺了他?是藍軍還是白軍?」「是子彈殺了他。」

《九三年》裡最高大英雄的最偉大壯舉,是救了這個什麼政治也不懂的村婦的三個孩子。在書的結尾,這三個孩子被大火包圍,本已逃脫革命軍包圍的老伯爵毅然返回,救了那三個孩子,寧可自己被捕、上斷頭台;那個有人道情懷的青年將領認為,老伯爵的行為代表人道,代表無辜,所以把他放了,結果他自己被革命政委(也是養育他成長的老師)送上了斷頭台;而為了遵守自己的理念把自己最心愛的弟子送上斷頭台之後,革命政委自己舉槍自盡。

衡量「革命」的尺子

這本書實在是非常地「雨果」,他在把人道主義的旗幟高揚到高於一切意識形態之上的同時,把人性的潛能提高到近乎耶穌才能企及的高度。其人道情懷和理想主義的光芒,使幾百年來任何國家為了種種意識形態——均貧富、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等等——而踐踏具體生命的革命者們,卑微到無法理喻的程度。

雨果提出了至今仍是人類嚴肅而重大的問題∶孩子和革命哪個重要?生命和政治哪個寶貴?雨果的結論是∶人道高於革命,仁慈重於意識形態。人,人性,人道,這些價值是至高無上的,它是衡量一切「革命」的尺子。在三個無辜的生命面前,沒有藍軍、白軍,沒有保皇和革命。

《九三年》思考醞釀了十年,也是雨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可謂他一生思想的結晶。書名《九三年》是指大革命進入第四個年頭、也是紅色恐怖進入高潮的一七九三年。這是革命關鍵的一年,因路易十六國王手下的將軍「老伯爵」在法國旺代地區率眾起義,羅伯斯庇爾的革命黨派共和軍去「平亂」。

把整個過去集體屠殺

圍繞描寫起義與平亂,雨果提出對革命的總體看法。首先,他認為,大革命是對國王制度的反抗。路易國王和老伯爵莊園的「塔樓」代表法國十幾個世紀的君主政治,是君權,特權,神權的結合。這種土地上,灑過太多的鮮血和眼淚,埋有太多的屍骨和罪惡;於是「兇險的樹在這不祥的土地上萌芽」,復仇者最後冒出來,暴怒地對「塔樓」說,「我是你的女兒」——它就是「斷頭台」!

其次,在雨果看來,君主制雖有嚴重問題,甚至罪惡,但是,羅伯斯庇爾的大革命更可怕,因為它更暴烈、更兇殘、更血腥。如果說國王政治是「一個令人厭惡的瘤」,那麼大革命就是「一把斧頭」,它亂殺亂砍,濺出一片血腥和恐怖。雨果蓋棺論定說,「大革命就是斷頭台」,對其痛恨至極!

雨果在書中用老伯爵的口痛斥革命的罪惡∶「你們殺掉國王,殺掉貴族,殺掉教士,踢倒聖壇,粉碎上帝;你們只會破壞、粉碎、摧殘、毀滅,心安理得地充當殘暴的野獸。┅┅你們把整個過去集體屠殺!」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作者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12/1670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