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問題,是一個爭論比較大的問題。
有一部分支持工會的人說,工人難道沒有自由結社的自由嗎?
工人當然有自由結社的自由,但工會已經成為一個專有詞彙,工會不是工人俱樂部,不是工人相親相愛協會,不是工人聯誼會。
工會是這樣一個組織,他們以提高工人工資和福利待遇為目的,以罷工、威脅、脅迫、影響立法等為手段,這些手段都是基於暴力的。
什麼是罷工?
人們通常認為,不上班就是罷工,但事實上,不上班,叫曠工;大家約好一起不上班,叫集體曠工;大家約好了再也不幹了,叫集體辭職。
那到底什麼是罷工呢?
罷工有兩個條件:第一,是在關鍵時候提出不幹活,也叫敲竹槓;
什麼叫敲竹槓?舉幾個具體例子。
一個葡萄園種好了葡萄等著收割,收割季節非常短,只有一兩個星期,工人需要在這一兩個星期內全部摘完。
但這個時候,工人不幹活,這就叫敲竹槓。
精心裝配、高度協調的流水線一旦安裝成功,工人必須每天開工;高溫鍋爐火一旦生起來就不能滅,需要一直生產,但這個時候,工人集體不幹活了,這叫敲竹槓。
第二,是自己不幹活的同時阻止別人不幹活。
關鍵時候提出不幹活,這是違約,而且阻止他人幹活,更是侵權,但這是合法的。
1935年的《華格納法》規定,一旦企業成立工會,沒有參加工會的工人,也需要參加工會的集體行動。
也就是說,那些不願參加罷工的工人,最後也只能參與罷工。
這部明顯違背權利的法律,也許太赤裸裸了,後來在1947年的《勞動權法》得到了修正,規定工人有勞動權利,禁止工會強迫那些非工會會員罷工。
但在實踐中,非工會成員會經常受到工會成員的威脅、阻擾,而警察通常視而不見。
而非工會成員通常還受到道德上的壓力,被認為是不團結的象徵。
所以呀,工會不是什麼自由結社,它本質是一個合法的暴力組織。
圖片
還有一些,支持工會組織的人認為,工人在資本面前是弱勢,所以需要把工人組織起來與資本抗衡、博弈,這樣才公平。
資本和工人,誰更弱勢,這個真的很難說,特別是製造業,資本家投資了大量錢,買了地,建了廠房,上了流水線,這些都是沉沒成本,而你工人可以隨時可以不干就不干,損失不了什麼。
而一旦工人這個時候,集體罷工,資本家的前期投資很可能就打水漂,而且對於很多核心員工來說,老闆都得聽他的,因為他能給公司帶來利潤,誰跟錢過不去呢。
所以呀,資本和工人,誰強誰弱,很難說。
退一步講,即使工人真的弱勢,工會可以提高工人工資嗎?
我經常被一些讀者批評,沒有同情心,沒有人文關懷,沒有溫度。
不,其實我有,只是我更關心的是,工會的手段能達到工會的目的嗎?
經濟學告訴我們,非但不能達到目的,反而適得其反。
工人工資是供給和需求決定的,長期來看,工人工資由邊際生產力決定。
假設某個或某些工人,要求提高工資,老闆完全可以不答應,因為公司外面有很多人等著工作呢。
那工會怎麼提高工資呢?唯一的辦法就是,減少供給,也就是阻止工會以外的工人參加工作。
而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以犧牲工會外工人的利益,提高工會成員的工資。
這跟最低工資法的效果是一樣的。
最低工資法,把那些邊際價值在最低工資法以下的工人排除出了勞動力市場,進而提高了工人工資。
什麼意思?
假設最低工資法規定10美元/小時,而某個工人每個小時創造的價值是9美元,這個時候,老闆就不會僱傭他,因為如果以10美元/小時僱傭,老闆還要虧一美元,這樣就把該工人排除出了勞動力市場。
通過這樣的方式,減少勞動力,進而提高工資。
黑人經濟學家沃特·威廉士的一本書《南非的反資本主義之戰》仲介紹,在南非那些清一色的白人組成的工會裡,工會章程就有這麼一條綱領:致力於支持政府針對黑人的最低工資法,因為這是讓工會會員保有工作機會的有效手段。
在當時的南非,白人工會不關心黑人,之所以支持最低工資法,是因為黑人通常是那些技能低下、業務不嫻熟的工人,最低工資法把他們排除在勞動力之外,讓他們失業,淪為廢人。
當然,還有一種方式,就是阻止移民,為什麼勞工組織強烈反對外來移民,就是因為擔心外來移民增加了勞動供給,從而會降低工資。
但是,這些都是短期的。
長期來說,無論是阻止工會外成員,還是最低工資法,還是阻止移民,都會降低經濟效率,最終降低所有人的工資。
就像,美國早期移民,給美國帶來繁榮,外來務工人員給城市帶來繁榮。
因為相比於短期的利益,長期來說,更廣泛的分工、合作、交易更能提高工人的工資、福利待遇和生活水平。
而且通常來說,工會傾向於阻礙企業對節省勞動力機器的運用,這進一步阻礙了經濟效率的提升。
早期的盧德運動,砸機器就是工會的行動。這次美國碼頭的世紀大擁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工會阻礙碼頭企業對自動化設備的利用。
所以長期來看,工會是讓工人變得更加貧窮的。
2002年年末,美國國家法律和政策中心和約翰·M.奧林雇用實踐與政策研究所共同發布了一項聯合研究,俄亥俄大學的經濟學家理察·溫德爾和洛厄爾·加羅韋計算出在過去的50年,整個美國經濟僅僅為工會就花費了50兆美元。
研究的確發現有工會的勞工的確比沒有工會的勞工獲得的薪水高15%。
然而,更致命的是,勞工的總體薪酬受到了巨大打擊,因為整個經濟體比沒有工會存在時縮小了30%—40%。
我們再來看看美國歷史上的鍍金時代,在那個時代,只有不到3%的人加入了工會。
然而,美國製造業的真正薪酬從1860年到1890年不可置信地增加了50%,從1890年到1914年又增加了37%。
這時期的美國工人比同時期的歐洲工人日子要好過的多,因為後者大多數加入了據說可以幫助他們提高工資和福利的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