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伍則銘:新股連連破發 北交所能走多遠?

作者:
中共為什麼要推行「註冊制」,因為「審批制」走不下去了。我們知道,中共的經濟體已經累積了天量的債務,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的數據,中共的總體債務規模已經達到了GDP的3倍之多,這背後是巨大的金融風險。「註冊制」能走多遠?能在多大程度上打破「新股不敗」的股市提款機怪現狀?「北交所」試行「註冊制」將面臨怎樣的挑戰?讓我們拭目以待。

在10月最後的6個交易日,中國大陸A股共有15支新股上市,有9隻破發,引起了市場的軒然大波。這則消息動搖了大陸持續了二十年的「新股不敗」一說。

值得注意的是,破發的股票都集中在科創板和創業板。其中4隻科創板,5隻來自創業板,9隻破發,破發率達到47%。

自2019年6月,設立創業板開市,拉開了「註冊制」的序幕,然而,這一改變大陸資本市場的變革,卻在固有的、板結的股票利益格局面前,止步不前。

「註冊制」到底能走多遠?

註冊制,當然是一件好事,把對一個公司的良莠,交給市場、用戶、投資者評判,而不是由證監會、掌握權力的結構充當守夜人。

中共為什麼要推行「註冊制」,因為「審批制」走不下去了。我們知道,中共的經濟體已經累積了天量的債務,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的數據,中共的總體債務規模已經達到了GDP的3倍之多,這背後是巨大的金融風險。

「註冊制」,讓企業從市場直接融資,這對於降低企業的槓桿率是有益的,在一個新的市場機制中,讓健康的公司獲得機會,讓經濟良性循環。中共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曾發表文章說,「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是中共「十四五」的「重大決策部署」。

在2021年9月18日,步履蹣跚的「註冊制」終於向前邁了一步,滬深交易所正式發布了有關科創板、創業板股票交易新規定,被稱為「議價新規」,目的在於制約投資機構的合謀壓價、抱團「打新」(打新,就是在上市首日中籤,獲得購買股票資格,過去二十年大陸股票首發往往都是暴漲),對於投資機構的壓低IPO報價、造成首日暴漲的現象,予以干預。

「議價新規」,意味著一支新的創業板股票上市,獲得更大的定價空間,而公募機構、社保基金、保險公司等強勢機構抱團壓低IPO價格,低開高走,首日漲停,投資機構大割韭萊不那麼容易了。

這是造成最近創業板股票頻頻破發的直接原因。

「註冊制」給了新公司一點自由定價的空間,而以前吃慣了「新股不敗」的大佬們,就有點不高興了。

誰在「抱團」分享新股「低開高走」?

為什麼會有新股不敗一說?其實,這是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結合的怪胎。全世界都沒有這樣由行政權力控制的股票市場:

在2021年之前,任何一支中國公司在滬、深上市,首日一定是大漲,無非是漲多漲少。

這就帶來了一個分蛋糕的問題,誰能獲得首日中籤資格,因為新股必漲,所以這樣的投資是無風險的。

按照中國證監會的規定:只有在股市已經持有股票的人才有資格,每1萬元滬市股票市值可申購1簽,1簽就是1000股新股。

但是任何一個帳戶的中籤是有上限的,30萬元市值的帳戶與300萬地中籤率完全相同。這樣就帶來一個現象,有許多機構或者個人把數百萬、上千萬分拆為20萬、30萬元的小戶頭,用每個戶頭去申請新股。

這幾乎是沒有任何風險的投機,對於企業的優劣、對於社會生產力有任何促進嗎?沒有。這是純粹的投機,

在新股利益的分配上,個人投資者,即散戶獲得打新的機會,只占一小部分,而主要的份額是在線下發售,主要是各種機構。第一類是公募機構和社保基金,第二類是企業和保險資金,第三類是私募。對於申購新股,政策上對於第一類最為優惠。

大家看到了吧,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這是所謂的「國家隊」。

而這些機構在「打新」之後,「打新」的普遍收益率是10%,再通過二級市場賣出,把打新收益變為真實資產。

當這些股票在二級市場流通起來,命運將是怎樣?幾十年來,大陸A股停止在三千點,這就是最簡明的答案,幾乎是原地不動。中國股民有一個常識:「九賠一賺」,就是說大陸的股票賠率是90%,跌跌不休、市值蒸發,蒸發到哪裡去了?獲得「打新」資格的國家隊,早就套現離場了。

「北交所」能走多遠?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將開市。

在創業板上北交所選中的「精選層」,一片歡騰,媒體是這樣報導的「滿屏漲停!多隻精選層股票上演『30cm』」。

然而,北交所又能走多遠呢?

精選層掛牌公司68家,都是萬里挑一挑出來的公司;而投資者的門檻是50萬元,而投資能力低於50萬元的,沒有在北交所申請開戶的資格。

這是一道保險,又加了一道保險,「雙保險」。

因為北交所背負太沉重的行政壓力:這是中共「新時代」領導人的試驗田,只許勝不許敗。

北交所網站引用習近平的話:「我們將繼續支援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在微博上,「精選層股票上演『30cm』」,已經成為熱點級的話題。當然,無論是精選層,還是已被批准入場的公募資金,以及未來入場的社保基金,他們在北交所都會獲得滿意的回報。

起碼從11月15日,到明年的二十大之前,這個上了好幾道保險的北交所,大概率是捷報頻傳。

北交所,本來是承擔「註冊制」試點的推行,但是,從目前北交所公布的公開發行並上市、上市公司融資併購業務規則來看,基本上還是延續了證監會之前的監管理念。

最新的消息顯示,北交所的交易費為萬分之五,而滬市為二點五,整整高了一倍,這是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姿態嗎?

美國的納斯達克股票交易市場成立於1971年,主要容納一些創業初期風險高,因此無法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小型公司。最燒錢的公司亞馬遜,1997年上市前收入很低,財務指標很難看,一直到2016年才開始大幅盈利。

這就是雖然有創業板,但是滴滴搭計程車等等,紛紛去納斯達克上市的原因,只要是公司有著正常的商業邏輯與成長性,它就給你機會,而不會受到「有形之手」的強烈干預。

「註冊制」能走多遠?能在多大程度上打破「新股不敗」的股市提款機怪現狀?「北交所」試行「註冊制」將面臨怎樣的挑戰?讓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15/167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