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胃脹、口臭或是幽門螺旋桿菌在作怪!醫生提醒,這4類人儘快根治

老李家住金華,吃喝玩樂大半輩子,為人豪爽,常和同事好友吃香喝辣,抽菸喝酒,雖然常有胃部不適,但沒把「老毛病」放在心上。

最近,老李總感覺食欲不振,時有噁心發酸,兒子說什麼也要帶老李去醫院,怎知一次體檢,讓老李心驚膽戰。

根據當地醫院的胃鏡檢查報告,老李的胃竇部存在巨大腫塊,已脫垂嵌入十二指腸。病理提示為慢性胃炎,懷疑巨大腫塊為「胃竇息肉」。根據呼氣試驗,老李還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息肉越長越大,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發生癌變。所幸,經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老李的巨大息肉完全切除,但他仍需進一步治療幽門螺桿菌。

一、感染8億中國人的幽門螺桿菌,到底是什麼?

幽門螺桿菌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過50%,我國平均感染率為59%,約8億人,其中兒童感染率約為40%。近年來,有多項研究證實,幽門螺旋菌與增生性息肉相關

幽門螺桿菌是唯一可生存在人類胃部的微生物,是人類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嚴重時還可能引起胃癌。因此,IARC早就已經把它列為1類致癌物

這麼看來,幽門螺桿菌一定是「壞」細菌。

隨著人們對幽門螺桿菌研究的攝入,一個奇怪的現象出現:胃癌並沒有隨著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上升而「水漲船高」。對於有些人而言,當胃部不存在該病菌時,反而引起胃食管反流或是容易發生蕁麻疹等。

如此,幽門螺桿菌到底要不要根除?

2015年,國際幽門螺桿菌專家大會達成共識:為減少胃癌、慢性胃炎等疾病的可能,幽門螺桿菌一經查出,就應該根除。

但目前有觀點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腸道菌群紊亂的特例,本質上應以調整機體內環境平衡為主,不應該為了根除它,破壞體內的益生菌生態。

原來,根除幽門螺桿菌的經典方案為多種抗生素協同作用,但濫用抗生素或不規律使用抗生素可能導致副作用或殺死有益細菌。

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嚴雪敏介紹,幽門螺桿菌並非人人都需要根除,對於有明確消化性潰瘍、某種胃淋巴瘤、胃癌、胃大部切除術後等患者,才建議根除。

二、不治療幽門螺桿菌,會發生什麼?

有些人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但若是上述幾類人,長期不治療,身體會可能發生以下幾種變化。

1、口臭

一張嘴,就有一股「濃郁」的味道散播開來,這很可能是幽門螺桿菌引起的口臭。幽門螺桿菌可寄生在牙菌斑中,在口腔內感染,直接產生臭味代謝物。

2、胃腸疾病症狀

噁心、腹脹、腹部不適、餐後噯氣等,都可能是幽門螺桿菌引起的胃腸疾病表現。有些患者很可能沒有明顯表現,只是出現食慾下降。

3、癌變

這也是幽門螺桿菌破壞力最強的「輸出」,隨著病情嚴重,幽門螺桿菌可破壞胃腸道壁,胃黏膜反覆多次的損傷修復,可能引發癌變。

三、幽門螺桿菌,一隻牙膏就能解決?

人們對幽門螺桿菌的「懼怕」,讓許多商家利用消費者的知識盲區,推出「抗幽牙膏」,這些牙膏並不便宜,價格在幾十到幾百不等。

調查發現,這些牙膏的抑菌成分包括乳鐵蛋白、金銀花、板藍根和百里香酚。確實,每一樣成分都具有抑菌作用,可清潔口腔,保持口氣清新。

但想要對付幽門螺桿菌,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幽門螺桿菌雖然可寄生於口腔、唾液、牙菌斑上,但胃裡的幽門螺桿菌才是部隊的「主力軍」,通過刷牙使藥物到達胃部,顯然是不現實的。

目前,想要根治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口服藥物,需要連續7~14天口服三聯或四聯用藥。而牙膏的作用只能清潔口腔,減輕口臭。

四、預防幽門螺桿菌,應該這麼做

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主要途徑就是我們的「嘴」,如何守好這一道關口,我們要牢記兩點。

1、吃飯要分餐

幽門螺桿菌具有以家庭為中心的傳播特點,這是由於家庭成員之間經常共用餐具、分享食物、親吻等習慣導致。因此,養成分餐的習慣非常重要,聚餐時使用公筷、公勺。

2、少吃刺激食物

食物污染也會給幽門螺桿菌創造入侵機會,因此避免飲用和食用受污染的水,少吃過燙食物,特別是火鍋、燒烤或辛辣食物,都會對胃黏膜造成刺激,降低胃腸道的抵抗力。

幽門螺桿菌雖說是胃癌的危險因素之一,但並不代表一感染就會得胃癌,或者根治了就一定不會得胃癌。想要預防胃病,一定要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當發現胃部不適,還是儘早前往醫院檢查。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15/167196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