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許小年:兩個中國模式

作者:

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取得了經濟發展的多項成就,其中長期的高速經濟增長格外引人注目。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為了應對金融風暴的衝擊,中國政府於2009年啟動了"四萬億刺激計劃"。在前所未有的財政和信貸投入作用下,中國在世界性的衰退中不僅"風景這邊獨好",而且成為帶動世界經濟的火車頭。在西方觀察者眼中,這種有別於印度的自由市場經濟,又不同於史達林式計劃體制的"中國模式"創造了不可思議的奇蹟。一時間,中國模式聲譽鵲起,儼然成為新世紀經濟發展的典範,中國人也過了一把救世主的癮。

然而,拯救世界的"四萬億"計劃給中國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近年來,世界特別是美國經濟復甦勢頭強勁,中國經濟卻增長乏力,並且連連暴露出一系列較為嚴重問題。GDP增速下降,房地產市場降溫,地方政府負債纍纍,今年令人震驚的國內股市暴跌,更讓整個世界為中國經濟出了一身冷汗。

毫不誇張地說,中國經濟已進入改革開放以來最嚴峻的時期,國際上對中國經濟的評價也迅速出現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經濟危機時期,國際觀察家和評論家盛讚中國模式,斷言21世紀將是中國的世紀;他們現在又皺起了眉毛,認為中國是世界經濟的最大不安定因素。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中國模式突然失靈?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得不進一步追問:到底什麼是中國模式?

一、什麼是"中國模式"?

根據一種十分流行的意見,中國模式的核心是"大政府",即政府非常強勢,擁有異乎尋常的資源汲取和資源調動能力,想干就能幹,比如2009年說花錢就能拿出四萬億人民幣,全世界恐怕惟獨中國政府具備這種能力。大家可以比較一下,我們所在的柏林(筆者當時在柏林訪問),世界一流經濟大國的堂堂首都,想建個新機場,今天要看選民臉色決定是否開工,明天資金又成了問題,修修停停,竣工遙遙無期。這麼長的時間裡,中國已經建了多少個機場?連高鐵也都修到青藏高原上去了。

中國模式的核心就是強勢政府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中國經濟不應該出問題,中國模式應該運轉得很好,因為政府現在依然很強勢,如果不是比過去更加強勢的話。

我認為這種解讀是不準確的,它忽視了中國改革開放近四十年的歷史。實際上,中國的經濟改革由前後兩個階段組成,所謂"大政府"、"強勢政府"在後一階段才出現。在前一階段,即從1978年到1990年代中後期,我們看到的恰恰相反,是政府的不斷後退,民間力量的持續發展壯大,前一階段不是"大政府",而是國退民進的"小政府"(見圖一)。靠"小政府"模式,中國同樣實現了年平均兩位數的經濟增長。

如果說存在中國模式的話,那麼就有兩個而不是一個,分別對應經濟增長的兩條不同的道路。第一條道路是通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來驅動經濟增長,依據經濟思想史上的學派劃分,我們稱這個模式為"亞當•斯密模式"。第二條道路是通過增加資源投入來驅動經濟增長,我們叫它"凱恩斯模式"。在這一認識框架下,我們首先回顧改革的歷史,揭示在第一階段上經濟騰飛的真正動力;然後分析目前的經濟形勢,尋找問題的癥結和解決的途徑。

二、前一階段:亞當•斯密模式

如果要問中國改革開放的起點在何處,估計大多數人都會舉出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的包產到戶。那一年,18位村民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中,冒著極大的風險簽訂了一份"生死契約",將人民公社的土地承包產到戶(組)。包產到戶,盈虧自擔這一模式同集體勞動、按工分分配這一模式相比,優勢在哪裡呢?用經濟學的術語講,後一模式下缺乏明確的產權和利益歸屬,會產生"搭便車現象",即出工不出力,反正干多干少一個樣。而包產到戶的經濟學意義就是在明確利益歸屬的基礎上,解決了激勵(incentive)的問題。

不同的制度產生不同的激勵,我曾在陝北農村插隊,在人民公社體制下,每天爬到山上幹活兒,登高遠望,哪片是生產隊的地,哪片是私家自留地,一目了然。公家地上的莊稼青黃相間,無精打采,自留地上的油綠興旺,茁壯挺拔,對比十分強烈。生產隊的地里種不出好莊稼,這就是經濟學講的"公地的悲劇"。

包產到戶對農民勞動積極性的促進是巨大的,土地和勞動力沒有增加,農業生產技術也沒有大的改變,農村的面貌卻煥然一新,並且很快解決了困擾中國城鎮多年的農產品供應問題,商店裡糧食和各類副食的品種豐富,數量充足,糧票、肉票、布票等票證被送進了歷史博物館,城鎮居民限量消費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人文經濟課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18/1673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