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台灣與大陸:因為我們沒有共同的歷史記憶

作者:
台灣跟大陸這一百多年來,實質有聯繫的只有1945到1949這短短四年間,絕大多數的民眾根本不足以了解大陸是什麼,這扇門就關上了,等到40年後這扇門又重新慢慢開啟時,台灣人因為長期反攻大陸政治教育及宣傳的影響,已經帶著另一種有色角度好奇來看大陸。

李登輝日前說「70年前,日本和台灣『同為一國』」,也是說出了事實。

絕大多數台灣人的確沒有參加對日抗戰,可是台灣人有抗日,儘管半世紀來這塊島上不同族群都曾有反抗,或武或文,但都不成氣候,後繼無力,很快就被捻平;

但有很多熱血的年輕知識份子,心向祖國,他們想辦盡辦法到中國留學,對日抗戰爆發後,他們參軍,參加游擊隊,甚至還參與了共產革命。

這就產生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同樣是日本殖民地,為什麼戰後幾十年台灣的反日情緒就不如韓國來得高,甚至有些」親日」?

很有趣的一件事是,台灣人前一刻還在聽天皇的玉音放送痛哭流涕,下一刻忽然就意識到自己才是勝利的那一方,歡欣鼓舞得迎接祖國來接收。

我經常在思考兩個問題:

其一,如果1895割讓的不是台灣,假如是山東、或許是江浙、福建,這些地方的居民會有什麼樣的歷史記憶?

對日本會有什麼看法?

現在一般大陸批評台灣「親日」、「媚日」的聲音,會不會同樣用在形容這些地方上。

其二,台灣從1895年後就不太知道大陸發生些什麼事,不知道什麼是共產黨,也不知道什麼是國共鬥爭,突然之間就被卷進了內戰,如果當年接收台灣的是一「完整」的中國,而不是馬上進入內戰的中國,現在這些難解的問題是不是都不會存在。

電影《悲情城市》光復初期的台灣知識分子嚮往模仿祖國的一切,在這段里,侯孝賢特別安排他們跟著唱流亡三部曲,但是唱走調

國軍來台,台灣人倒真的是萬人空巷在歡迎,但很遺憾的,當時台灣人很快的對國府來台接受者失望:比如說,看到跟乞丐一樣的國軍;看到貪污無能的官僚等等,對比站在一旁的受降繳械日軍,對以前日本人的嚴謹,那是一種多大的心理落差。

國府接收台灣後不久,社會就很明顯的退步,很多人認為,日本人掠奪台灣資源,但還懂得永續經營來投資;

但國民政府對台灣的態度卻是殺雞取卵,把台灣的資源通通送到大陸去支援內戰,這導致了金融混亂與物價飛漲。

百姓的感受最直接,國府人員的行為及素質百姓都看在眼裡,遠遠比不上以前日本人,一句當時的流行語「狗去豬來」:日本狗,中國豬,狗還會看家,豬只是吃、拉、睡,大官大貪污,小官小貪污。

那種失落感有多大?

而來台的大陸人士,見到台灣社會又是什麼感覺呢?

大陸剛打完抗戰,把有血海深仇的侵略者日本人打跑了,結果一來台灣,見到處處日本味,當然會覺得不順眼,進而便會產生排斥而看不起,批評台灣人都受到「奴化」、是「皇民」……

這些形容詞有沒有很熟悉?

日本人統治台灣之初也稱台灣人為「清國奴」,現在好不容易回到祖國懷抱,竟然又同樣被自己人祖國同胞稱為「奴」。

日據五十年,台灣一方面受殖民政權的壓迫,一方面祖國又認為台灣實質是日本領土,得不到祖國大陸的支持,在殖民主與祖國間同遭歧視與排擠。

曾被|《亞洲周刊》列為中文小說百強第23名,吳濁流的小說《亞細亞的孤兒》就是在講這些事:一位日據時代的台灣知識份子一心嚮往祖國,他在日本飽受欺壓,好不容易等到光復,到大陸後又不被認為是中國人而受到歧視誤解,歷經一連串打擊,後來他慢慢認知錯亂,最後發瘋悲劇收場。

你以為「亞細亞的孤兒」是羅大佑唱的那首歌,指泰北孤軍嗎?

不是,那是指台灣。

統治管理台灣這塊土地的政權來來去去,西班牙人來了,荷蘭人來了,明鄭來了,清朝來了,日本人來了,最後國民黨來了;

你說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自己有選擇權嗎?

不管誰來,咬著牙還不是要生活下去。

有人說,最有資格自稱「台灣人」的,是台灣的原住民高山族。

我問了一個原住民朋友「1945年對你們來說代表些什麼」,他開玩笑回答「又被殖民一次」。

「台灣人受日本人奴化深」的觀念在當時大陸來台人士眼裡是種主流,你會看到包括後來228事件,全面爆發衝突後,官方仍以此為理由來解釋事變發生的主因。

電影《悲情城市》同一批知識分子在228事件後的憤怒

被認為是「台Du教父」的彭明敏,在他的自傳《自由的滋味》裡,提到他的知識份子父親,在228事件後的痛苦「父親....徹底幻滅了,從此,他再也不參與中國的政治,或理會中國的公共事務了,他所嘗到的是一個被出賣的理想主義者的悲痛,他甚至揚言為身上的華人血統感到可恥....」

像彭明敏的父親,經歷過五十年前台灣被割讓那代人,見到前二十年各地起義反抗日本,有國讎家恨的那批人,都有這種情緒,更別說這五十年間出生「想像」祖國的那批人,可以說,國民黨親自摧毀了即使在日本統治之下,心還嚮往祖國的那批知識有影響力台籍知識份子。

1949年,國民黨帶了150萬人到台灣,這個本來只有600萬人的小島,一下增加了四分之一的人口,台灣成了「復興基地」、「反共的跳板」,從政治、經濟、社會,方方面面一切為反功大陸作準備。

儘管在軍事上蔣介石相當依賴前日本軍官團組成的「白團」,在地緣政治上也與同為東亞島鏈的日本走得親近,但在教育方面,國民黨在台灣實施與政治相結合的教育相當成功,一方面訴求反攻,另方面講求仇日,以致於很長一段時間,日據五十年這段歷史不存在台灣史當中,台灣從劉銘傳建省、《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之後就消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微博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29/1677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