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原來,這就叫「穿針心理」

作者:
一切經歷,都會成就更好的你。

大家穿過針嗎?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

當人們在給一根縫衣針穿線時,越想集中注意力,越容易手抖,線就很越難穿進針眼中。

這種現象,被稱為「目的性顫抖」,也叫「穿針心理」:

當你目的性越強,越不容易成功。

換句話說,太在乎輸贏的人,反而會有心魔,看不清真相。

01

太用力,是一場災難。

讀過這樣一段話:

「短期的過度用力,極容易造成身體和心理上的挫傷,真正的高手靠的不是激情,而是恰到好處的投入。」

記得高三的時候,我把高考當成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

為了考出好成績,我用盡所有力氣。

下課10分鐘,做練習題;吃飯,還不忘背單詞;

聽說「錯題集」有用,我就把數學試卷的錯題抄到本子上,反覆看。

就連體育課,我也想著多看一會兒書。

結果摸底考成績一出來,我退步了十幾名。

而班上有位學神,體育課開心地打桌球,下課休息就看看小說,卻反而次次考到年級前十。

那段時間,我難受委屈,甚至失眠睡不著,腦海里想著:為什麼付出這麼多,怎麼反而不如那些貪玩的同學?

多年以後,我畢業參加工作,每想起高中,心裡都有一陣陰影。

對於任何事物,過度用力,最終都會適得其反。

《呂氏春秋》有言:

「全則必缺,極則必反。」

食不過飽,飲不過量。

太用力的人跑不遠,太用力的愛不圓滿。

一捧沙子,你越是用力去抓,它流逝得越快,雙手緩緩握著,卻能獲得更多。

02

好的人生,輕拿輕放。

作家金庸曾說:

「情深不壽,強極則辱。」

在一期《我就是演員》中,某個演員拿到一個古裝劇本。

她很想排好這場戲,於是調動所有資源:

頂尖的虛擬投影技術,國內最好的配樂,以及最美的舞台搭建...

結果,由於她太在乎技術上的投入,整場表演看起來很尷尬。

其實,要想做成一件事,最好的方法是,留三分,付七分:

留三分遲鈍以保命,付七分清醒以謀生。

一位著名的走鋼索表演家,名字叫瓦倫達,他走鋼索從來沒有過失誤。

晚年,他打算在退休前,完成最後一次表演,邀請許多名人和親戚來看,結果,演出當天,瓦倫達剛走到一半,想要做一個簡單的動作,就不幸失足摔下去。

他的妻子哭到:「我猜到了會出事啊,這是他最在意的一次表演,怎麼勸都勸不了。」

人生就是如此,越在乎,越出錯。

順其自然地接受,卻不知不覺間抵達了目的地。

《莊子》有一句話:

「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面對任何事物,應該把心當成一面鏡子,物來則應,物去不留,輕拿輕放。

03

真正的強者,懂得「事半功倍」。

吳曉波,是全國最貴的財經作家,身家超過20億。

他從1996年開始,每年寫一本書。

與此同時,吳曉波管理著兩家公司,營運公眾號、做跨年演講。

按道理,他應該忙得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

然而在一次採訪中,吳曉波說:

「自從1997年開始,大約20多年,我晚上都不工作,業餘時間大多奉獻給了韓劇和麻將。」

很多人認為,勤奮努力,就要廢寢忘食地蠻幹,多休息一秒,就是可恥的。

這種盲目的「苦熬」理念,誤導了許多人。

人生要努力,也要勤奮,但更要找對方向,勞逸結合。

真正的高手,懂得事半功倍,把時間花在刀刃上:專注在20%的核心上,剩下80%的問題迎刃而解。

記得在公司里,到了下班時間,明明事情做完了,還有許多同事不想走。

要麼在工位上磨洋工,要麼在會議中做沒有意義的討論。

生命是何其的寶貴,為什麼在這種努力的「假象」中,尋求存在感呢?

低質量的努力,往往比懶惰更可怕。

「穿針心理」反映的,是一個人的心態水平。

我們都曾經歷過緊張手抖的時刻,最難戰勝的不是眼前的挑戰,而是那慌亂的心。

人生別太用力,慢慢地付出;

輕拿輕放,保留一份遲鈍感;

把時間花在刀刃上,事半功倍。

要相信,一切經歷,都會成就更好的你。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每天的解憂書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02/1678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