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2022年10大黑天鵝出列 小心台海危機拖垮半導體產業鏈

包括彭博經濟研究在內的大多數預測機構,對明年的基本預測情境是:經濟強勁復甦、通膨降溫、貨幣政策從應急性寬鬆模式轉向。有什麼意外因素會讓這些預言出錯?太多太多了。

台海危機拖垮半導體產業是明年可能出現的10大黑天鵝之一。設計圖片 圖片來源:蘋果新聞網

在新冠(中共病毒)疫情肆虐的年頭,太多預測最終未能兌現。對於任何展望2022年的人來說,這點應該足以讓他們停下來三思。

包括彭博經濟研究在內的大多數預測機構,對明年的基本預測情境是:經濟強勁復甦、通膨降溫、貨幣政策從應急性寬鬆模式轉向。有什麼意外因素會讓這些預言出錯?太多太多了。

Omicron毒株、通膨居高不下、聯準會(Fed)首次升息、中國恆大危機、台海衝突、新興市場發生擠兌、硬脫歐、新歐元危機、中東「火藥桶」食品價格上漲,所有這些都可能成為讓事態向錯誤方向發展的導火線。

以下是2022年可能飛出的10大黑天鵝:

Omicron和更多封鎖

現在就對omicron蓋棺定論為時過早。顯然它比前幾代變異株更具傳染性,但可能也沒有那麼致命。這將幫助世界回到疫情爆發前的常態,意味著在服務上投入更多資金。封城和疫情讓人們減少外出用餐和前往健身房。隨著支出的再平衡,全球經濟增速料從彭博經濟研究預測的4.7%提高至5.1%。

但也許我們沒那麼走運。一個更具傳染性和致命性的變異株將拖累經濟。即使只是將2021年最嚴厲的防疫措施實施3個月(像英國這樣的國家已經朝著這個方向邁進),也可能使2022年經濟成長率放緩至4.2%。在這種情況下,需求會變得更弱,全球性供應問題可能也會持續下去,因為更多人被排除在就業市場之外,而且物流會出現更多混亂。就在本月,中國寧波這個世上最繁忙港口之一因疫情遭遇了新的封鎖。

通膨威脅

2021年初,人們預期美國今年年底通膨率為2%,結果通膨率直逼7%。這一次,市場普遍預期2022年通膨率將在年底接近目標水準,然而嚴重看走眼的可能性依然存在。Omicron只是潛在原因之一。在美國,已經快速升高的薪資水準可能還會攀升。俄羅斯烏克蘭之間的緊張局勢可能導致天然氣價格飆升。隨著氣候變化帶來更多破壞性氣候事件,食品價格可能繼續上漲。並非所有風險都指向同一個方向。例如,新一波疫情可能打擊旅遊業,拖累油價。但即便如此,綜合影響仍可能是經濟停滯性通膨,聯準會和其他央行需要做出艱難取捨。

聯準會向緊縮政策邁進

從2013年的減碼恐慌到2018年的股市大跌,近年來的歷史表明聯準會收緊政策往往會給市場帶來麻煩。眼下資產價格本已處於高位,這令風險變得更高。標普500指數接近泡沫區域,相比房租市場,美國住宅售價加速上漲表明房地產市場的風險比2007年次貸危機以來的任何時候都要大。彭博經濟研究模擬了如果聯準會在2022年進行3次升息會發生的情況,並暗示利率在達到2.5%之前會持續升息,從而推高美國國債殖利率和信貸利差。模擬結果是:2023年初美國經濟陷入衰退。

聯準會多次升息、脆弱新興市場

聯準會首次生息可能意味著新興市場將出現大跌。美國利率上升通常會提振美元,並引發發展中經濟體的資本外流,有時還會引發貨幣危機。一些國家比其他國家更脆弱。在2013年和2018年,受影響最大的是阿根廷、南非和土耳其。根據彭博經濟研究彙編的一系列指標,這3國加上埃及、巴西,將是2022年5大風險經濟體。沙特阿拉伯、俄羅斯和台灣的債務很少,經常帳順差充裕,在新興市場中,資本外逃的風險似乎最小。

中國撞上「長城」

2021年第3季,中國經濟成長陷入停滯。地產巨頭恆大債務危機,接連不斷的防疫封鎖和能源短缺導致經濟年成長率降至0.8%,遠低於世界早已習以為常的6%的中國經濟增速。雖然能源危機在2022年應該會緩解,但其他2個問題可能不會。中國在防疫上的「清零」政策可能意味著Omicron將引發更多封城。在需求疲軟和融資受限的情況下,占中國經濟約25%的房地產建設可能會進一步下滑。

彭博經濟研究的基本假設是,中國經濟到2022年將成長5.7%。如果增速放緩至3%將引發全球連鎖反應,大宗商品出口國將少了主要買家,並可能破壞聯準會的緊縮計劃,就像2015年中國股市崩盤帶來的影響一樣。

歐洲政局動盪

歐洲領導人團結一致支持歐洲項目,歐洲央行控制好政府借貸成本,幫助歐洲度過新冠危機。在未來1年,這兩件事都可能會搞砸。明年1月義大利總統大選可能顛覆脆弱的執政聯盟。法國4月將舉行選舉,總統馬克宏面臨來自右翼的挑戰。如果歐元區主要經濟體內「疑歐派」人士上台,可能打破歐洲債券市場的寧靜,並剝奪歐洲央行需要的政治支持。假設主權債券利差擴大300個基點,就像過去10年的債務危機一樣,彭博經濟研究的模型顯示,到2022年底,歐元區GDP可能減少逾4%,這將令歐元區陷入衰退,並重新引發對其存續前景的擔憂。

英國脫歐的影響

英國和歐盟之間有關北愛爾蘭議定書的談判勢必會持續到2022年,達成共識將很艱難。如果談判破裂怎麼辦?根據過去英國脫歐引發的事件看,這種不確定性將打擊商業投資並拖累英鎊,從而推高通膨、侵蝕人們實際收入。如果英歐爆發全面貿易戰,關稅和物流困境可能會推高價格。

財政政策的未來

各國政府在疫情中投入了大量資金支持勞工和企業。許多國家現在想勒緊錢包了。瑞銀估計,2022年公共支出的下降額達到全球GDP的2.5%左右,約為2008年金融危機後導致經濟復甦放緩的財政撙節措施的5倍之多。但是也有例外。日本新政府已宣布又一項創紀錄的刺激計劃,而中國在長期財政緊縮後也暗示將轉向寬鬆模式以支持經濟。根據布魯金斯學會的數據,美國財政政策在2021年第2季已從提振經濟逐步轉向。明年還會保持這種趨勢,儘管拜登的兒童保育和清潔能源投資計劃如果能在國會獲得通過,將能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食品價格與動盪

歷史上,飢餓一直是導致社會動盪的驅動因素之一。新冠疫情和惡劣天氣共同推動全球食品價格逼近紀錄高點,並可能在明年持續。上一次衝擊發生在2011年,食品價格飆升引發一波民眾抗議活動,特別是在中東地區。許多國家在中東仍然有敞口。蘇丹,葉門和黎巴嫩也承受著壓力,看起來它們至少和2011年時一樣脆弱,有些甚至還不如2011年。埃及也只是情況略有好轉。民變是少見的局部性事件。但更大範圍的地區動盪風險是真實存在的。

地緣政治

台海局勢的任何升級,包括封鎖或中國直接入侵,都可能將其他全球主要大國拖入其中,包括美國。超級大國戰爭是最糟糕的情況,其他假設情境包括(將凍結美中關係的)制裁行動,以及台灣半導體業的崩潰。台灣晶片業對從智慧型手機到汽車的全球多個產業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在其他地方,巴西定於明年10月舉行大選,屆時該國很可能仍處於疫情動盪和經濟低迷期,有很多事情可能出問題。在土耳其,反對派正在推動將2023年選舉提前到明年。土耳其匯率大跌被普遍歸咎於總統艾爾段的非常規經濟政策。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15/1683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