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天價:一張回國經濟艙機票突破了25萬元

近日,一張土耳其航空自伊斯坦堡飛往廣州的價格表被多位機票代理轉發,其單程赴華經濟艙售賣的價格最高突破了20萬元,商務艙更是突破25萬。

這樣的經濟艙票價,已經把疫情暴發初期的公務機回國價格都甩在了身後。2020年上半年,當民航局還允許公務機執行回國航班時,每個座位的售價也就最高炒到18萬元。

到底誰在漲價

據記者了解,土航的這張價格表,並不是機票代理賣給回國消費者的價格,而是土耳其航空給機票代理的報價。而在疫情前的2019年,乘坐土航從倫敦到上海,兩段航程的商務艙只需要1.3萬元就能買到。

多位機票代理對記者透露,目前要買到乘坐土航回國的機票,有三種途徑,最便宜的途徑就是直接去土航的官網買,不過土航一般會在航班臨近的時間關閉官網的直銷渠道,再把經濟艙10萬以上的「天價」價格表交給機票代理銷售。

所謂的「臨近」其實時間也並不近。比如現在查詢土耳其航空的官網,近1個月的回國航班幾乎買不到,最早的官網可售航班是2022年1月4日,但經濟艙也顯示售罄,只有近10萬的商務艙。

然而,土航同一時間發給票代的價格表,則有1月4日的經濟艙在售,但價格超過12萬,不僅高於官網在售的商務艙,甚至還高於了給票代的價格表上的商務艙,形成經濟艙與商務艙價格倒掛的「奇觀」。

這時候旅客有兩種選擇,一是直接從票代那裡購買「天價」機票,但代理還要在天價機票的基礎上再收取5000元以上的服務費;或者是通過代理去向土航申請更便宜些的經濟艙機票(約7.2萬),但不一定能申請得到,需要48小時確認有無,代理獲得確認後也要再收取一筆服務費。

機票代理稱,土航的機票報價一直在根據供需情況實時更新,因此每天的價格都可能會出現巨大的差別,如果這天的經濟艙供需情況比商務艙還緊張,就可能出現經濟艙和商務艙價格倒掛的情況。

也正是在土航的「天價」機票刺激下,才會出現前不久的衣索比亞航空,覺得自己的機票「賣便宜了」,要求出票後仍要補差價,否則取消座位的奇葩行為。

除了土耳其航空和衣索比亞航空,中東的阿聯航空、阿提哈德航空等的回國機票,經濟艙同樣也有超過10萬的票價。不過,這樣的價格多是經過了至少兩層的轉手和加價:從航空公司到包機商,再從包機商到機票代理商或旅行社,甚至加價方都不一定是擁有正規牌照的機票代理,而是擁有機票或客戶資源的黃牛。

而身在異鄉的回國人,只能通過機票代理買到這些外航的機票,在航司官網上搶到回國機票的機率基本為零。比如阿提哈德航空的官網,就已經無法買到一張明年夏季航班表之前的阿布達比-上海浦東航班,但還可以從一些機票代理和旅行社處收到近期阿布達比-上海浦東的報價。

到底誰能監管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隨意上調頭等艙和經濟艙全價票價格,還是通過代理層層加價銷售機票,在國內都是被中國民航局命令禁止的違規行為。

與國內機票一樣,國際機票也是有全價經濟艙和全價公務艙的金額限制的,只不過平時供需沒有那麼緊張的情況下,航空公司都會在全價票的基礎上發布折扣艙位的價格。而當某條航線的機票供不應求時,票價就會上漲,但並不能高於這條航線的全價票。

根據中國民航局的要求,國內的航空公司要調整國際航空運價,民航局會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和當時的國際航空運價水平、市場情況以及貨幣兌換率的變化等來決定是否批准。而對於部分外航的「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的調價行為,民航局卻顯得束手無策。

今年4月,中國民航局新聞發言人劉魯頌就在民航局召開的發布會上表示,根據民航法的規定,中國國際航空運價的執行,是按照中國政府與相關國家簽訂的協定和協議。如果沒有協定和協議,就根據市場的情況來定。而歐美國家主要根據協定當中的三種管理方式來執行,一是雙批准,二是始發國,三是雙不批准。歐美國家主要是按照雙不批准來執行,這就意味著歐美國家同往中國的國際航線的航空票價,主要是依靠市場的供需關係來定。

劉魯頌稱,在這樣的情況下,民航局建議廣大旅客儘可能通過正規的渠道購買機票,如果出現了高價倒賣機票的行為,建議這些旅客妥善保管好票據,向國家市場管理部門進行投訴,民航行業主管部門也將會同市場監管等部門,依法嚴肅查處國際運價違法違規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去年上半年,中國民航局就曾下發《關於進一步明確疫情期間國際機票銷售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在實行「五個一」疫情防控政策期間,對國際機票全部採取直銷模式,對已由代理企業銷售的國際機票加強管控,杜絕中間環節到票,炒票行為。

然而,如今看來,上述通知並沒有讓回國機票的亂象改善多少,反而由於「五個一」政策仍在繼續,被熔斷航班不斷,冬春航季的國際客運航班與去年同期相比還減少了21.1%,轉機航班也因為拿不到「綠碼」而少了不少選擇,回國機票的價格仍在「水漲船高」。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第一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23/1686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