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王赫:2021世界經濟的兩大動向

作者:

圖為布魯塞爾北約總部。(Jean-Christophe Guillaume/Getty Images)

2021年的世界經濟,在擾動、混亂之中,凸顯出兩大動向:第一,短缺危機刺激全球供應鏈重組;第二,西方謀劃組建「經濟北約」,「去中共化」深入發展。而這兩大動向,又是交織在一起的。

一、短缺危機刺激全球供應鏈重組

2021年的一個突出現象,是許多國家面臨著物品短缺危機:美國超市出現空置貨架,占全美港口總輸送量40%的洛杉磯港和長灘港擁堵難解;英國燃油豬肉、禽肉、牛奶、藥品等供應吃緊……

物品短缺的背後,是供應鏈危機。這對世界經濟已產生了嚴重影響。10月12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將2021年全球增長率預測從7月時的6.0%下調至5.9%,並表示持續的供應鏈中斷和物價壓力阻礙了全球經濟從疫情中的復甦。

2021年的供應鏈危機,有意外因素,例如3月底,占世界貿易約12%的貨物的通道蘇伊士運河被堵,數百艘貨船受阻,影響持續了好幾個月。但更重要的因素是疫情(大規模的疫苗接種並沒有阻止疫情的發展,從德爾塔到奧密克戎,病毒變異讓人防不勝防;全球2021年前6個月的死亡人數,就已經超過了2020年全年的死亡人數)。

而中共的極端防控措施——因一例病毒檢測陽性就關閉(有全球影響性的)港口,比如5月深圳、8月寧波;再加上中國仍是「世界工廠」(製造業產值全球占比近30%,製造業出口全球占比2018年已為17.2%),這就導致中國貨物不能及時輸運海外,對全球供應鏈產生了重大衝擊。

長期以來,廉價可靠的海運是國際貿易的堅固基礎,讓製造商們能為尋找低工資勞動力和廉價原材料而將生產在世界各地轉移。但自疫情以來,從亞洲向美國運輸貨物的成本已經上漲了十多倍。疫情之前,一個40英尺貨櫃從上海運到美國中西部需要花6,000~7,000美元,但到2021年9月中旬運費已至少是2.6萬美元。

這些使得既往的全球化範式一一為了最大規模市場與最低人工成本,生產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甚至只有一個國家(如中國成為所謂「世界工廠」)一一變得不可持續。全球企業都面臨著深刻挑戰,需要重構自身業務的全球供應鏈:一是在縱向分工上趨於縮短,二是在橫向分工上趨於區域化集聚;從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轉向經濟效益與供應鏈安全並重。

2020年9月,麥肯錫的報告《全球價值鏈的風險、韌性和再平衡》就已指出:在未來五年中,全球貨物出口的16%至26%(價值2.9萬億美元至4.6萬億美元)將有可能轉移到新的國家。

進入2021年,多年未有的「貨品短缺」的煎熬,大大增強了全球供應鏈重組的動力。

二、西方謀建「經濟北約」,「去中共化」深入發展

2021年一開始,中共當局就喊「東升西降」,大搞「戰狼外交」,經濟脅迫之招一使再使;另一方面,雖然美國政府更迭,德國、日本總理換人,但西方對華政策在協調之路上快步前行,尤其在經濟領域動作頻頻,筆者《十件事揭中共國際經濟環境之逆轉》一文已有論述,此處不贅。本文僅談「經濟北約」(Economic NATO)問題。

4月15日,在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舉行的視訊公聽會上,美國前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表示,「北京打算減少中國(中共)對世界的依賴,同時讓世界越來越依賴中國。然後利用由此產生的槓桿作用,在全球範圍內推進北京的專制政治目的。」博明強調,中共將貿易武器化(如澳洲政府要求對疫情起源進行國際獨立調查,中共對澳進行報復),美國政府應成立「經濟北約」對抗。

6月28日,華盛頓智庫「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和英國保守派議員成立的中國研究小組(China Research Group)委託編寫的一份報告提議,西方民主國家應該成立「民主國家聯盟條約組織」(Democracies』 Alliance Treaty Organization)以對抗中共。根據這份報告,這個以貿易為基礎的聯盟將效仿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條例,在任一成員國受到中共的經濟脅迫時,其它成員國將無條件統一採取報復措施。報告稱:「歡迎任何民主國家的加入,包括台灣。但如果任何成員國在組織決定後沒有採取必要的措施進行回應,他們將失去成為會員資格。」

長期以來,中共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擅長許諾經濟利益來換取具體的政策優惠;而西方長期忽略中共的經濟侵略行為,僅在迫不得已的時候防守,缺乏政治上的協作進行有效的反擊。現在,中共的經濟脅迫越演越烈,更多國家開始意識到威脅。

事實上,6月14日,北約峰會後的聯合公報已首次把中共列為安全威脅,提到中共「公開的野心與過分自信的行為,對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與聯盟安全相關領域構成了系統性的挑戰」。

如此看來,組建「經濟北約」的呼聲,代表著西方的一種戰略選擇,而且有很強的可行性。

其實,2013年美歐啟動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當時就被認為是在組建「經濟北約」。普遍認為,TTIP不僅僅是一項貿易協定,而是旨在激活跨大西洋關係的地緣戰略聯盟,但更重要的是要遏制中共和俄羅斯的崛起,將全球經濟遊戲規則的制定權還給美國和歐盟。有論者甚至稱TTIP「是北約的第二個支柱。它表明了該如何繼續合作,也是美國和歐盟保持世界領導地位的最後一次機會」。只是雙方存在重大分歧,幾輪談判之後,TTIP被擱置起來。

進入2021年,美、歐、日在對華政策協調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例如6月15日的歐盟—美國峰會同意重塑跨大西洋夥伴關係。今後,如果TTIP重啟,並最終也把日本納入(日歐自由貿易協定已於2019年2月正式生效,涉及部分經貿領域的日美貿易協議已於2020年1月1日正式生效),實現零關稅、零障礙、零補貼,形成一個巨大的「經濟共同體」——作為「經濟北約」的主體,那對中共來說真是個噩夢。

反過來說,如果西方不在對華政策協調和「經濟北約」建設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就難以有效應對中共。如2020年7月23日,時任美國國務卿麥可‧蓬佩奧所說,「如果自由世界不改變共產中國,共產中國肯定會改變我們。」

而從2021年世界經濟的兩大動向中,人們還是看到了某種希望。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23/1686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