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程曉農:從澳洲角度看美國的印太戰略

作者:
當今世界上,中國正在成為一個越來越活躍、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中國的這種角色扮演,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國家看到了威脅。因此,圍繞著世界和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各國相互關係之間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重組。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2月14日在雅加達闡述了美國的印太策略,強化美國與印太地區的戰略夥伴關係。而12月1日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執行主任富里洛夫與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討論了美國的印太戰略以及這個戰略與澳洲的關係。中國正在成為一個越來越活躍、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中國的這種角色扮演,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國家看到了威脅。因此,圍繞著世界和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各國相互關係之間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重組。

澳洲智庫邀請拜登幕僚討論美國印太戰略

12月1日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舉辦了「印太地區運作系統(Indo-Pacific Operating System)」研討會,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印太事務協調員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應邀參加了這個在線會議。洛伊研究所的執行主任麥可·富里洛夫(Michael Fullilove)與坎貝爾進行了一次對談,富里洛夫從澳大利亞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問題和看法,坎貝爾則就美國政府的印太戰略作了說明。

這次對談內容的英文文本已刊登在洛伊研究所的網站上;而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網則翻譯了英文文本的內容,可以方便中文讀者。在以往的各種場合,美國媒體都是從美國角度來介紹美國的印太戰略;而澳洲是美國印太戰略最可靠的盟友之一,澳洲在這方面的認知非常重要。那麼,澳洲可能從什麼角度來認知美國的印太戰略呢?這次對話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可以從澳大利亞的角度來認識美國的印太戰略。

在這次研討會之前,洛伊研究所的網站上已經刊登了關於「印太地區作業系統」的介紹。很多人對這個概念不熟悉,它指的是印太地區如何運作,它應該如何工作。富里洛夫向與會者介紹了坎貝爾在美國民主黨歷屆政府中參與亞太政策制訂所發揮的作用。坎貝爾是十年前歐巴馬總統在坎培拉宣布的「轉向亞洲(Pivot to Asia)」的設計師;他還創造了「印太地區作業系統」一詞,來描述基於區域規則的秩序。這也是為什麼這次研討會的題目用「印太地區作業系統」這個詞來定名。

21世紀世界關注的重心轉移到印太地區

上個世紀,歐洲和北美是世界經濟的重心,而歐洲則是衝突的溫床;在亞洲,大日本帝國的崛起也醞釀出它對亞洲大陸和東南亞的侵略戰爭。1949年之後,中國在蘇聯的幫助下實現了初步工業化。而上個世紀70年代起,日本經濟的復甦、強盛,和「四小龍」的經濟崛起,讓東亞地區成了世界經濟的又一個重心。本世紀初,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經濟崛起了。這個崛起過程既得益於歐美、日本和「四小龍」,也開始影響到從東亞到東南亞的各國政治和經濟。最近幾年來,中國經過多年的擴軍備戰,其軍事實力顯著增強。當中國的對外軍事布局不斷向外延伸時,在東半球中國的周邊地帶,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磨擦日益增加。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提出了與印太地區這個概念相關的戰略思考。

談到美國的印太戰略,首先會涉及到一個地理概念,到底美國政府所說的印太地區,涵蓋了哪些地域和國家?接下來還自然會產生另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劃分出這樣一個區域?坎貝爾在這次談話中說明,所謂的印太地區,就是從日本到印度尼西亞這樣一個廣大的地域。

長期以來,各國民眾已經習慣於用五大洲這個大陸地理概念來認識地球。但是,在21世紀,國家之間的摩擦衝突不再受陸上各大洲的自然局限,現代海軍的軍力投射可以輕易克服海洋的阻隔,構成對其他國家安全的威脅。上個世紀發生的國家之間的武力衝突,多數情況下是以陸軍為主角;只有在太平洋戰爭中,海軍扮演了決定性角色。而21世紀裡,國家之間的武力衝突會以海軍為主角。由於中國正在從近海海軍朝遠洋海軍發展,目前在印太地區越來越活躍,令該地區的許多國家都面臨其軍事壓力。

在印太地域範圍里,有東亞和東南亞多個經濟日益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有著維繫這些國家經濟安全的南海國際水運航道。如果這個地區發生衝突,勢必影響到全球經濟,因為經濟全球化的供應鏈將遭到毀滅性破壞。因此,印太地區的和平安定,就成了世界上民主國家的關注重心。正因為如此,美國構思印太戰略時,把印太地區看作是一個由太平洋和印度洋連接起來的大陸國家和島國的大組合。

美國的印太戰略旨在維護這個地域的安全和穩定。由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國緊鄰澳洲,澳洲的國家安全便不可避免地與這些東南亞和南太平洋國家的國家安全緊密聯繫在一起了;可以說,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國家,以及澳洲北方、東北和東方的太平洋島國,共同構成了澳洲國家安全的「北方屏障」。

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大國關係

目前,在印太地區,美國正在構思印太戰略,而中國也在籌劃它的印太部署。我曾經寫過一篇《中國的南太平洋戰略布局》,分析了中國除了在東海和南海展開一系列軍事活動和部署之外,在南太平洋也正謀劃以軍事目的為主的部署,展現出明顯的針對澳洲的企圖。毫無疑問,印太地區里最重要的角色是美國和中國。但這兩個大國在經濟全球化的國際經濟格局中早已形成了經濟上的「相互依賴(mutual dependence)」,美國將如何應對呢?

富里洛夫在會談中開場就提出了這個重要問題:「與過去的冷戰相比,經濟現在和將來都構成了地緣戰略競爭的一個更重要部分。你最近說,沒有一個有關印度-太平洋的經濟戰略,就像有一隻或兩隻手被綁在你的身後……美國要怎樣才能掙脫束縛,真正為印太地區制定一個經濟戰略?」

富里洛夫的提問很到位,但坎貝爾似乎沒有給出一個清晰的答案,即美國目前的印太戰略中,經濟戰略究竟有哪些要點,或者有什麼框架。坎貝爾對富里洛夫的提問回答時,提到拜登最近在東亞共同體和亞太經合組織的峰會上闡述了一個經濟框架的願景,但目前仍處於闡述和與合作夥伴和朋友討論的早期階段。該框架涉及網際網路、與氣候有關的問題以及工人權利等。

坎貝爾的答問實際上表明,目前美國尚未形成印太戰略的經濟部分;而他提到的那些內容,未見得都與印太戰略有關。比如,白宮為解決氣候問題設立了特使,但氣候問題不是印太地區特有的問題;而解決氣候問題,對印太地區的和平並沒有直接幫助。顯然,富里洛夫所關心的,實際上是美國需要儘快解決的一個充實其基本戰略的課題。而美國的印太經濟戰略形成之後,它的盟友們就可能相應調整各自的經濟政策。

不過,經濟全球化的主角是企業,而不是政府。所以,政府只是提供一些方向性的意見,企業自己需要決定其供應鏈的移動方向,也需要確定其銷售網的布局調整。事實上,只有當企業的行為展現出明顯的趨勢之後,政府才比較容易形成明晰的經濟戰略方向。但是,政府有必要為企業提供國際局勢方向的判斷,方便企業下決心改善生產力布局。

分享美國技術皇冠上的寶石

拜登總統、英國的詹森首相和澳洲的莫里森總理今年9月宣布了三邊安全協議,即奧庫斯協議(AUKUS),坎貝爾在奧庫斯協議的談判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奧庫斯協議的核心內容是美國承諾與澳大利亞分享其核動力潛艇技術。富里洛夫注意到,奧庫斯協議可能會導致美國、澳大利亞和英國的軍隊在印太地區的融合。他在對談中請坎貝爾說明,這樣的融合是什麼樣的含義,對澳大利亞的國家主權和國家決策的自由和行動自由有什麼影響。

在印太地區,美國有兩個最重要的盟友,即澳洲和日本。這兩個國家不但是盟友,而且其軍事力量在該地區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為維護該地區的和平做出貢獻。在軍事領域,坎貝爾向富里洛夫介紹了美國關於這一協議的構想。他表示,由於澳洲與美國的其他盟友不同,所以美國政府決定對澳洲承諾分享核動力潛艇技術。坎貝爾說,這項技術是美國技術皇冠上的寶石,美國只在70年前與英國分享過一次;而現在則是在印太地區處於關鍵時刻的時候與澳洲分享。美國的目標是,建立(三方)工作組和參與,以便保持在印太地區的威懾力以及三方在技術上和軍事領域的主動權。

坎貝爾介紹,分享核技術只在三國之間的海上力量當中,目前關於這一敏感技術分享的具體細節還在談判。所謂的三國軍事力量的融合,對澳洲的主權和獨立沒有任何影響,而是在三國之間增加和創造新能力的一種安排;同時,要確保(三國)能力上沒有間隙。目前三國會迅速開展工作,美國方面,歐巴馬時代的負責國防政策的副國防部長米勒(Jim Miller)將作為白宮主管奧庫斯項目的負責人,他在今後18個月裡將與澳洲和英國一起決定三件事:一,三國之間在國防科技上更緊密地合作到一個最高層級;二,在高科技方面通過三國合作,提升共同的研發能力,現在澳洲已經在人工智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而英國則在網絡空間方面有所創新;三,為澳大利亞皇家海軍提供如何交付核潛艇的最佳選項。

坎貝爾表示,今後20年裡,我們的海軍會共同航行,我們的潛艇會停靠在澳洲的港口;澳大利亞水兵將在美軍船上服役,美軍水兵也會到澳大利亞船上服役。「隨著我們的發展,我們的整體(軍事)能力和訓練將更加普遍。澳大利亞要學習、掌握在潛艇上的核技術,將與美、英在核潛艇上工作的水兵進行最深入、最深刻的接觸……奧庫斯協議最終將導致(三國)一種戰略上的親密關係,我們認為這在未來將非常重要。」

坎貝爾在對話中提到,奧庫斯協議已經激起了興奮,許多親密的盟友立即來找我們說,「我們能參與嗎?我們能加入嗎?」而澳洲和英國都主張,奧庫斯協議不是封閉架構,而是開放的架構,因此,我們希望與這些軍事創新的關鍵領域的夥伴合作。但是,在核潛艇技術合作方面,只是美、英、澳三國的合作,因為這一技術是敏感的。

對中國的焦慮

據富里洛夫表示,美國從喀布爾撤出後,世界各地的許多評論說,美國對其盟友失去了興趣,盟友也對美國失去了信心。但奧庫斯協議本身就是對這種看法的反駁;他也提到,美、印、日、澳的四方安全對話機制也深化了這四個國家之間的合作。

坎貝爾回答說,「四方安全對話更多地是關於我們支持什麼,而不是我們反對什麼。還有一種情況,對中國的焦慮已經在整個地區上升,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我們看到這體現在所有四個相關國家的政治中……我看到有更多的國家希望與美國進行更有建設性的合作,這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真正改變的是,(這些國家)對中國的經濟政策方向、其安全野心和在印太地區和全球的外交的一些公開焦慮。」

非常明顯,中國近些年來在國際社會的表現,是四方安全對話的重要背景。坎貝爾指出,「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在過去30年裡進行了如此廣泛、非凡的軍事現代化。跨越每一個領域:核、常規、海、空、陸。這是一系列非凡的投資,坦率地說,它讓人感到不安……在印太地區的每一個國家以及越來越多的全球(關注)。最近引起很多評論的是,中國顯然決心建立一個實質性的、更大規模的核威懾力量。」

坎貝爾警告,「美國擔心,沿著這條路線,如果沒有適當的溝通,不了解(中方的)理論、目標和野心——就有可能破壞穩定……就像我們對前蘇聯所做的那樣,重要的是進行一些溝通,以確保我們了解,這個階段中國有什麼目標和野心……他們在核方面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秘密進行的,透明度很低……一些軍事能力本身就是潛在的不穩定因素,而其他軍事能力可能更直接地引發誤解……正是所有這些軍事能力的結合表明,中國的野心和軍事能力正在大幅上升,而且是共同上升。我認為,這不僅需要美國方面保持警惕,而且還需要決心仔細探索與中國對話和討論的場所,看看我們是否能夠避免誤解或採取可能破壞穩定或挑釁的步驟。」

當今世界上,中國正在成為一個越來越活躍、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中國的這種角色扮演,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國家看到了威脅。因此,圍繞著世界和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各國相互關係之間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重組。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SBS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23/1686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