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很多事真的是孩子大了就好,沒騙你!

前幾天家長群里,一位媽媽求助:教2歲的孩子數數,只能數到2,怎麼都數不到4,教了好多遍也沒用,自己脾氣一急,就吼了孩子,現在心裡很懊悔。

有人安慰,孩子還小,不用著急,長大了就好。真的是這樣嗎?

「長大就好」並不是一句空話,有經驗的父母都經歷過這樣的感受,孩子小時候讓人焦慮的問題,大部分都會隨著時間消失。回頭再看當初著急的自己,只有三個字:沒必要。

但家長們真的能撒手不管,任孩子「自由發展」嗎?當然不是。「熊孩子」長大了依然是「熊孩子」,就是因為在成長發展中缺少及時的指導。

那麼,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什麼時候沒必要著急,什麼時候需要及時插手?作為家長,哪些方法能讓養育更輕鬆呢?

有人用一句話精闢概括了這些問題的答案——孩子的「硬體」的確是「長大了自然就好了」,但「軟體」需要不斷疊代,家長要關注孩子的「自我完善」。

今天果仁媽的文章,就來細緻聊聊。

別焦慮,別著急,

孩子的「硬體」遵循發展規律

蒙特梭利曾說,教育並非老師做了什麼,而是人類自身自然發展的結果。

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家長總想更多地幫助孩子。比如孩子學走路,有的父母會攙扶著教孩子走,還有孩子學習拿筷子,父母就手把手地教。但是,這樣的幫助真的起作用了嗎?

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曾做過一個著名的雙生子爬梯實驗。實驗的對象是一對出生46周的同卵雙生子A和B。實驗裡,A每天進行爬梯訓練,而B則是在第53周才開始訓練,到了第56周時,A和B的爬梯成績卻基本差不多。

最後格塞爾得出結論:只有孩子做好了成熟準備,訓練才可以事半功倍

我覺得這個實驗更說明了,有時候成人所謂的「幫助」,其實只是自認為在幫助孩子。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發展階段,才能明白孩子需要什麼,才能對孩子產生合理期待

就像美國幼兒教育協會在1987年提出的教育理念——發展適應性教育,主要意思是,教育需要考慮到兒童的年齡適應性和個體適應性。

所以我們經常感受到的,「孩子太小了教不會」,就是因為忽視了孩子發展的適應性,對孩子產生錯誤期待;而「長大自然就會了」,是因為孩子的能力發展剛好達到了期待。

簡單來說,就是教育需要尊重孩子的發展水平,在孩子還沒準備好時,需要更多的等待。

孩子的軟體

需要家長幫助孩子進行「自我完善」

當孩子開始爬行或走路時,他們就獲得了探索世界的機會,這種探索影響著他們的認知和自主意識,推動他們走得更遠、探索更多。

當孩子學會說話時,語言會影響他們參與互動的能力,而與成人和同伴的社會互動,又會反過來影響他們的語言和內在人格發展。

雖然教育要考慮到孩子自身的發展,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完全「躺平」。

著名的美國幼兒教育學家凱茲(L. G. Katz)認為,孩子的發展與教育之間不是簡單的線性關係。教育除了要考慮兒童的發展外,還要考慮孩子身邊的文化、環境等標準。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會自發通過與生活中的互動,來獲取自身能力的反饋,這種反饋會促使孩子去做更高難度的探索。在這樣一次次的互動中,孩子就會慢慢獲得自身能力的提升和發展階段的跨越。

就像孩子扔東西,似乎是到年齡段就會,但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扔的動作其實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階段。

在《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中有這樣一段話:

「6個月時,孩子以單調的方式向下扔東西。18個月時,「扔」的圖示已經變得更精細而具有創造性。他會把各種東西從台階上向下滾,把一些東西拋向空中,把另外一些東西拋向牆壁讓他彈回來。輕輕放一些東西,重重放另一些東西。很快他不在用物體操作,而是在行動之前表現出思維的痕跡。」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孩子通過每次動作的反饋,去學習和修改行為,最終的動作是眾多外在反饋後的結果。

這些外在的反饋幫助孩子修正了自己的動作,啟發了孩子對行為的思考。很多時候你覺得孩子「長大就好」的行為,其實也是孩子自我完善的結果。

舉個例子,孩子最初在幼兒園經常不聽從指令,過了一段時間後,卻能開始配合指令了。這看起來像是孩子長大後自發的行為。

但事實上,孩子每次不聽從指令後,老師、家長和環境的反饋,都在無形中促使他對「聽從指令」這件事情去思考和學習,最終孩子懂得聽指令,只不過是「自我完善」後的結果。

所以面對孩子的行為,我們既要考慮到孩子發展的自身階段,不對孩子提過高的要求,也要考慮外部環境的影響,積極給予孩子行為的反饋,促進孩子達到自我的完善,即不斷「疊代」。

做好這三件事

孩子成長更優秀

1.給予孩子更多的探索機會

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認為,0-6歲的孩子在發展的過程中,內心會有一種潛在力量,讓他們對某些特定動作或者物品表現出強烈興趣。

自然界中很多動物天生就懂得生存之道,可人類小孩的生存技能需要通過生活中的探索獲得

就像小嬰兒的行為。剛開始,嬰兒喜歡把東西放進嘴巴,之後又喜歡抽紙巾。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探索這個世界。當這些探索的反饋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促使孩子去做更高難度的探索。這時候,孩子的能力也就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

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孩子喝牛奶要插吸管,家長怕牛奶灑出來,所以每次都幫忙弄好。但這樣的幫忙其實是剝奪了孩子探索的機會。

孩子自己插吸管,看起來是一件很小的事,其實裡邊包含了孩子對手部力量的控制和眼手的協調。剛開始時,孩子可能會因為對力量把握不精準而撒出牛奶,但這些外部的反饋會給到孩子自我完善的契機。在不斷的運用和學習中,孩子就會獲得對手部力量更精確的運用。

只有豐富的探索,才能促使孩子獲得能力的反饋,擁有更多自我完善的機會。

2.讓孩子學會承擔「自然後果」

養育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用自己的經驗方法幫孩子避免錯誤。

但像蒙特梭利所說:如果我們要追求完美,我們就必須注意到自己的缺失,因為只有糾正了這些缺失,我們才能自我精進。

學會承擔「自然後果」,就是坦誠面對自我缺點和錯誤的最佳方式。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明白自己的行為能力與目標的距離,懂得如何去調整和改變。

就像孩子學騎自行車,家長一直扶著,是無法讓孩子學會自己騎行的。

家長的及時糾正,會使孩子無法體會到錯誤動作產生的後果。只有在家長放開手的那刻,孩子才能真正的體會到自己的動作與平衡之間的關係,才能在每次後果的體會中去學會調整。

所以,讓孩子學會承擔「自然後果」就是為孩子開啟自我發展的大門,每次的後果承擔都將促進孩子能力的增長。

3.創造安全的依戀關係

我們都知道,安全的依戀關係影響著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態度。而這種信任其實也影響孩子是否敢於試錯。

處於安全依戀關係下,孩子會更敢於去探索,去探索規則的邊界,獲取更多行為的反饋,得到自我完善的機會。

記得有一次,孩子不好好吃飯,我先生跟孩子說,不好好吃飯就不給你看電視。孩子非常生氣地反駁,這是兩件事情,不能放在一起。

先生聽後,雖然憤憤不平,但也接受了孩子的觀點。

之後,孩子同樣用洗澡要挾看電視時,被同樣的話堵了回去。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孩子在和爸爸的互動中對規則邊界的試探和學習。

如果我先生在孩子第一次反駁時,強硬地說教或者壓制,那麼孩子就容易對規則的學習有牴觸,無法輕易內化規則。

總之,孩子不是孤立在這個世界上,他是這個社會環境中的一部分。

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他都會受到各種環境和成人的影響。

因此對待孩子的行為,我們既要合理地期待,不忽視孩子發展的特點。也要考慮到孩子周邊因素對孩子的影響。

學會觀察孩子,才能用適合的方式與孩子相處,不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多餘的焦慮。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果殼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106/169236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