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海歸廢物」:留學的意義是什麼?

讓「海歸廢物」普遍感到非常不適的,還有「社會時鐘」觀念。中國自古以來強調「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們應該在什麼時候上學、工作、結婚和生子,社會上已經有了一套標準化的年齡尺度,但這些「海歸廢物」們卻不想按部就班地照搬傳統。

浙江湖州:美國名校海歸開寶馬送快遞承諾2小時上門收件。圖源:視覺中國

晚上8點,Sue離開公司,回到家繼續工作到10點。一到周末,她還得隨時待命響應客戶的要求。

Sue無法想像也不能接受這樣的日子,上班兩個多月,她已經感到疲憊不堪。每當走在路上,看著喧鬧的人群,Sue的內心深處總有一種不安,她也因此更加想念遠隔重洋的荷蘭。

2021年9月,Sue結束了在荷蘭萊頓大學的研究生學業,回到北京在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這段時間以來,她經常晚上加班,「大家都覺得這份工作非常不錯,但我每天過得很不開心。」

Sue很鬱悶,這個行業在國內屬於藍海領域,未來大有可為,但她必須面對的是,工作與生活逐漸失去邊界。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豆瓣上發現一群留學生聚集在一起,並成立了一個小組:「海歸廢物回收互助協會」。在這裡,他們紛紛吐槽自己在工作中的無奈,分享回國後的困擾。目前小組成員已有3萬多人。

小組的簡介這樣寫著:「歡迎海歸留學的失業失學者加入,也歡迎遠在海外的各位同學同事加入,分享經歷經驗。」

浙江嘉興:85後海歸碩士辭職賣房回山間耗時3年擲百萬打造民宿。圖源:視覺中國

近兩年,因為疫情及國際關係的變化,許多留學生放棄深造或在當地積累工作經驗的計劃,直接回國就業成為首選。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海外留學生約有160萬人,其中回國就業的留學生人數較2019年猛增67.3%。

隨之而來的是,「海歸就業」的競爭變得尤為激烈,有的一直找不到心儀的工作,有的找到工作了,薪資待遇又有落差,不少海歸學子對現狀感到失意和迷茫。他們聚集在「海歸廢物」小組抱團取暖,感嘆工資太低,賺不回學費,工作不理想,小組內大多數帖子傳遞出的聲音都是焦慮的。

「但我們並不是真正的廢物。」Sue說,「海歸廢物」只是一種自嘲,沒有人甘願墮落,事實剛好相反,他們對未來仍抱有改變的希望。

「沒有幾個人是想躺平的」

「畢業的時候沒有工作,你可能就是一個失敗的人。」2021年5月,Sue在萊頓大學的學習生涯即將結束,她忙於寫論文的同時,也試圖找一份滿意的工作。她原本是打算留在荷蘭的,也向當地一些公司投了簡歷,結果卻是一封又一封的拒絕郵件。

Sue在國內讀的是法學本科,按照荷蘭相關規定,她不能考取當地的律師執業資格,也就不能作為一個正式律師執業。眼看在荷蘭求職無望,Sue感到極度焦慮,而此時,她收到了國內一家頂級律所的offer。公司待遇很好,她學的是法律與科技相關的課程,目前國內專業人才較少,未來有很大空間。

律所HR跟她說,「我們這邊是有坑位的,你接了這個offer,最好不要隨便毀約。」Sue之前從沒想過能進入國內頂級律所工作,面試的老闆人也很好,雖然不是在荷蘭,但至少解決了當下她最憂心的就業難題。思慮再三,她決定回國。

和Sue一樣,馨馨回國就業已經3年了。她之前在韓國成均館大學新聞傳播專業攻讀碩士學位。最初,她以為回到故鄉北京就可以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娛樂行業,但應屆畢業生想進入娛樂公司,需要拿得出手的實習經歷,而留學生在國外很多時間都是在寫論文,做研究,並沒有太多的實習機會。

2019年4月14日,第17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在深圳開幕,會展中心4號館舉行海歸人才徵才會。圖源:視覺中國

馨馨退而求其次,進入北京一家國企,月薪一萬左右,不算高,但十分穩定;平時工作不算忙,也不用經常加班;和父母住在一起,生活壓力也不大。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把一些寫好的文章發到公司的APP上,沒有太多技術含量,更談不上什麼創意。在工作上無法實現自己的價值,馨馨感到這樣的日子非常無趣。

「焦慮、煩躁、易怒,更容易被負面情緒包圍,一點小事就很容易生氣上腦,那種真正平靜的時刻太少了,生活中缺少正向反饋,感覺日子在前進,自己卻在原地踏步,好想去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馨馨說。

但Sue和馨馨並不認為自己是真正意義上的「廢物」,只是對現狀還存有很多不滿。馨馨說,「吃過留學的苦,沒有幾個人是真正想躺平的,工作也不是失敗,只是還沒有達到自己理想中的樣子。『海廢』其實只是嘴上說著,但並不想妥協的那一類人。」

在Sue看來,那些在豆瓣小組中自稱為「海歸廢物」的人也不是loser,他們的焦慮更多是在心態上覺得自己融入不了大環境。

「我肯定會成為加班最猛的人」

入職律所後,Sue看到一些資深律師會在半夜十一二點發工作郵件,她不能理解,明明有些工作可以不用那麼趕,客戶也沒有催。她給自己定了一個底線,晚上十點後不發也不回工作郵件。

「我要讓他們知道我是要休息的,白天在單位已經耗盡了我的精力,晚上回來之後還要看你的郵件,那對我來說負擔太大了。」 Sue說。

在萊頓大學讀書時,Sue的一位好友擔任了一個研究助理的職位,有一次在周六,他嚮導師發了一封郵件,沒想到學校竟然警告他,以後不要在周末工作。Sue聽說後很驚訝,在國內,周末加班是家常便飯。

Sue也希望能找到一份加班後會被警告的工作,「你的個人時間沒有人可以打擾,我發呆也好,出去運動也好,跟朋友聚會也好,沒人能管我幹什麼,這能讓我的心裡產生一種富足感。」

Sue說,在荷蘭,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有嚴格的時間區隔。她所讀專業的行政助理,在工作上飽受學生詬病,但只要休假,任何人發消息,他都理直氣壯地不予回復,因為他的這一項權利受到法律保護。

「有個詞叫Reverse culture shock(逆向文化衝擊),就是你從一種文化到另一種文化中,然後再回來之後的shock,對我來說,這種衝擊還挺強烈的。」Sue提到的逆向文化衝擊,是指旅居他鄉的人們在回到母國後需要經歷文化再次適應的過程。

Sue覺得荷蘭的工作節奏和生活氛圍更適合自己,但她也承認這種逆向文化衝擊並不是表現在所有海歸身上,有很多留學生因為不喜歡國外而選擇回國,他們身上就沒有這麼強烈的不適感。

2020年10月10日,深圳會展中心,第十屆海歸人才徵才會在5號館舉行。圖源:視覺中國

在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留學一年,王黎對此也感同身受。晚上七點,街上除了飯店之外,商鋪全都早早關門,大家下班後也不會再處理工作相關的事情,如果在非工作日聯繫老師,對方也不會回復。而留學之前,王黎在國內已經工作一年,她每天的工作時間遠超8小時,而且中間幾乎沒有休息。她說,「我真的很羨慕每天只工作八小時的人」。

目前,王黎回國已有兩個月,她正在準備教師編制的考試,也做好了隨時投身工作的準備。「我朋友問我怎麼這麼快就認命了,準備跟著他們卷,我說我肯定會變成加班最猛的人。」

讓「海歸廢物」普遍感到非常不適的,還有「社會時鐘」觀念。中國自古以來強調「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們應該在什麼時候上學、工作、結婚和生子,社會上已經有了一套標準化的年齡尺度,但這些「海歸廢物」們卻不想按部就班地照搬傳統。

Sue的一位表姐,大學畢業之後被父母要求考公務員,公務員上岸後,又被安排相親。在父母的規劃下,她很快步入婚姻,又成為了孩子的母親。

「我表姐的軌跡好像是標準的人生模板,但我真的不太喜歡。」 Sue說,回國之後想到自己也即將面臨被催婚,她只想逃離。

27歲的馨馨每天也被父母催婚,·她是獨生女,父母非常擔心她的婚姻大事,認為女兒過了黃金年齡可能就會孤獨終老。但馨馨暫時還沒有結婚生子的打算,每次被父母嘮叨時,她都用言語搪塞過去。

一畢業就找到一份國內頂級律所的高薪工作,Sue怎麼也談不上眼高手低。只是在同事身上,她看到了自己以後的樣子,工作五六年能成為一名資深律師,工作十年就有望成為合伙人,那時候的她將會在北京買車買房,進一步成為成功人士。Sue捫心自問,這真的是自己理想的生活嗎?

她並不是一個物慾很強的人,購物以實用為主,在國外與朋友一起時,對奢侈品也沒興趣。目前這份工作除了能讓她擁有更多財富和體面的生活,並不能讓她的精神世界更豐富。她也不願意把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奉獻給一份工作。她說,「我沒有那些不切實際的追求,只要能保證正常生活就ok」。

在荷蘭時,Sue喜歡一個人坐在河邊曬太陽,那种放空可以讓她保持清醒。而工作以後,她很少有停下來的時間,她的理想生活非常簡單,就是工作和生活之間有清晰的界限。如果在荷蘭,工作之餘,她會騎車到20公里外的公園郊遊,又或者去某個博物館逛上一天,若能遇到街頭藝術家表演,就更愜意了。

法國廢棄建築物內展出多彩藝術塗鴉。圖源:視覺中國

大多數「海歸廢物」認為,成功無關職業有多體面,無關工資有多少,也無關房子有多氣派,更不在乎擁有多大的權勢。事實上,他們對生活不夠滿意,更多是因為對成功都有著自己的定義。

王黎說:「我覺得優秀更大程度上是做自己,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是做別人希望我們做的,完全要過自己熱愛的生活其實很難。」

花費百萬,月薪6千?

留學前,王黎是一名專升本的畢業生,父母一直覺得她學歷差,每次與親戚朋友聊天時,都羞於啟齒。王黎答應父母去留學時,並沒有想太多,只覺得是感興趣的專業,還可以到國外看一看。

2021年10月底,王黎從英國畢業回國,等隔離結束已近12月,她錯過了秋招。之後,王黎去一所私立學校面試,但業務測試沒有通過,在國外學習一年,她對教學已經非常生疏。由於政策原因,教師編制暫時也沒有招考的崗位。「現在的情況還不如我本科畢業的時候。」

這一次,父母倒沒有為王黎暫時找不到工作而焦慮。女兒留學歸國後,他們相信王黎能夠憑學歷找到一份好工作。在他們看來,喝過「洋墨水」的留學生應該更有競爭力,找到更好的工作,但現實並不讓人樂觀。

在「海歸廢物回收互助協會」有人發帖稱,一個海外金融碩士,回國後,一個月薪水只有4K,而帖子下回復4-6K的比比皆是。

之前,網上曾有「文科留學女讀書花了100萬,現在月薪6K」的話題引起熱議,這使得海歸們十分迷惘:耗費巨資去留學,到底為了什麼?相比前期的投入,他們的付出看似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Sue從來不覺得留學生身份是回國就業的一塊敲門磚。她說:「做很多選擇時,都要提前想清楚。」

Sue一直知道自己要從事與法律相關的工作,從大三就明確了要出國留學,被理想院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拒絕後,便選擇了國際法專業更強的萊頓大學。

在萊頓大學,研究生是小班教學,學生在課堂上可以隨時打斷老師講話,老師也能及時解答每一個學生的疑惑。雖然不需要研修很多與專業無關的通識課,但10門專業課的壓力也很大,學生大部分時間都用於研讀專業文獻。

一年緊張的學習下來,Sue感到受益頗豐,找工作時對專業的了解也成為她一個很大的優勢。

Sue的研究生同學來自全球各地,20多歲到40歲不等。雖然文化和年齡差異巨大,但他們相處十分融洽,下課一起喝酒,周末結伴出遊。

在Sue看來,除了獲得學識,留學的意義是結識更多的人,看到一個更廣闊的世界。她說:「我自己一個人也去了不少地方,見了不少事情,也一直在探索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Vista成長實驗室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110/1693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