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螞蟻社會的啟示:有人看螞蟻進了哈佛成了博士

中國古代有個著名的故事叫「南柯太守傳」,說的是一個名叫淳于棼的人,夢醒發現自己做駙馬的地方是大槐樹下一個洞穴。挖開洞穴,裡面聚集招數不盡的螞蟻。其中一個大螞蟻,生著紅色的頭和白色的翅膀,就是大槐安國的王。附近一個較小的蟻穴,就是他做太守的南柯郡。

人生的起落與聚散,是永恆的文學主題,就好像人小時候都愛看螞蟻一樣。誰沒有看過螞蟻呢?聚精會神地盯著小小的螞蟻排成行,又扛又抬,從不知何處來,又往不知何處去。看著成行的螞蟻爬進細小的洞穴,誰又沒有過衝動用小木棍掘開來看看內部是什麼樣呢?

我見過一大堆螞蟻聚集在路上一灘打翻的可樂上,萬頭攢動。不知道它們有什麼辦法把可樂搬回洞穴,或者直接在當時當地喝飽了算數。自古以來,看螞蟻就是人類的一種愛好。《南柯太守傳》的作者肯定掘過螞蟻窩。不僅人類喜歡看螞蟻等小蟲子,和人類親緣關係很近的類人猿也喜歡。一隻銀背大猩猩和它的孩子一起饒有興趣地看毛毛蟲的視頻曾經傳遍全網,對別的生物發生食物之外的興趣,是智慧大腦的需求。

有人看螞蟻看進了哈佛,看成了博士,看成了一生的科學事業。愛德華·威爾遜最近剛剛去世,享年92歲。他被這個世界尊敬地稱為「蟻人」,因為他可能是這個世界上對螞蟻了解最多的人。他與伯特·霍爾多布勒合作(後者為攝影師),1991年出版了《螞蟻的社會》,詳細描寫了各種美洲螞蟻特別是切葉蟻的生活。

螞蟻是一種社會性昆蟲,作為個體的螞蟻僅有微小的身軀和有限數目的神經元,但它們通過勞動合作與分工組成了龐大的社會。在螞蟻社會裡,蟻后負責繁殖,她不停地產卵,絕大多數別的螞蟻都是蟻后的後代,她們共享同一套或非常相近的遺傳物質,但是沒有生育能力,而是專門從事勞動,撫養和守衛等職責。社會性昆蟲在生存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巴西大陸上,各種真社會性的螞蟻占到了全部動物生物量的30%。威爾遜認為,單個的螞蟻不能代表螞蟻這個物種的能力,螞蟻的行為和能力應該以群落為單位來衡量,螞蟻群落是一種「超個體」,它們「有獨特的規模,行為和組織方式,並且代代相傳」。也就是說,螞蟻群落的功能和力量絕非單個螞蟻的簡單迭加,而是遠在其上。

愛德華·威爾遜最感興趣的螞蟻是美洲切葉蟻。這類螞蟻會收集植物的碎片帶回巢穴,用來培育特殊的真菌作為整個蟻群的食物。這種活動與人類的農業耕種與相似之處,也同樣需要高度的組織能力。工蟻分化出了巨大的體型差異,他們的工作也各有不同:有的負責切割葉片,有的負責搬運,有的負責在巢穴中把別的螞蟻搬運回的葉片切成更小的碎塊,添加糞液作為肥料,做成培養基,再把真菌的菌絲種植在培養基表面上。還有工蟻負責巡視菌圃,清理掉相異的菌絲和有害的成分。負責防衛的兵蟻個頭非常大,有著鋒利的雙顎,可以嚇退小型哺乳動物,甚至輕易給人留下傷口。

想挖螞蟻洞的小孩,目標是正確的,但也許沒意識到這可能是很大的工程。一個成熟的滑頭切葉蟻的巢丘面積在26.7-67.2平方米之間。研究蟻巢形態的方法是向蟻巢內灌進液態水泥,待其固化後發掘出來。巢室由或寬或窄的通道相連,最深的巢室在地下深達四米。

螞蟻不僅要維持蟻巢的清潔,防止有害細菌和真菌的入侵,餵養哺育下一代,還要密切關注溫度和濕度以及二氧化碳的濃度,確保它們種植的真菌生長良好。切葉蟻還在地表清理出清晰可辨的路徑,方便工蟻們來回運送葉片。它們會把路徑上的雜草雜物移走,保持路面的平整暢通。研究者發現,雖然螞蟻社會要投入勞動維持蟻徑,但它們維持道路暢通能大大提高運送葉片的效率,說明螞蟻群落作為「超個體」,明白「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懂得投入基建。

《螞蟻的社會》讓人覺得,做南柯太守也沒有那麼容易。螞蟻讓人好奇又讓人不舒服的地方就在於它們集體忙忙碌碌的身影太容易讓人類聯想到自身了。人類經常悲嘆「人命賤如螻蟻」,大概是同屬社會性動物的物傷其類。人類與螞蟻的不同之處在於:人類的集體辛勤勞動,正在或有意或無意地毀滅大多數人的家園。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貝書單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122/1699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