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出門食大餐,小心這種致癌細菌!

你知道嗎?有一種可致癌的細菌——幽門螺桿菌會通過餐桌悄悄地傳播。近年來,隨著大家越來越關注胃腸道健康,幽門螺桿菌逐漸走入我們的視線,也有越來越多人主動來到門診檢查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但是,什麼是幽門螺桿菌?它有什麼危害?應如何防控和治療?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黃越前為讀者詳細解讀。

感染幽門螺桿菌危害大,嚴重者竟可致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革蘭陰性細菌,對人群有普遍易感性,在中國,感染人群達到40-60%。黃越前介紹,幽門螺桿菌可以定植於人體胃部,黏附於胃黏膜和細胞間隙,並通過尿素酶水解尿素產氨在菌體周圍產生保護層,抵抗胃酸殺滅作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可致病,有研究表明,25%-30%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腸道疾病,如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部分患者還會發生胃惡性腫瘤(胃癌)等。

除了胃腸道疾病之外,幽門螺桿菌感染還與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自體免疫疾病、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密切相關。

圍餐需警惕,幽門螺桿菌主要經口途徑傳播

黃越前介紹,口途徑傳播是幽門螺桿菌的主要傳播途徑。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人群龐大,主要在於圍餐的傳統飲食習慣。親朋好友聚餐時,大家圍在一起共用餐具、食物,不亦樂乎,這就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創造了條件。同時,咀嚼食物餵食、親吻、不良的衛生習慣等也是導致幽門螺桿菌感染非常重要的因素。

避免感染幽門螺桿菌,聚餐時注意這四點——

(1)提倡分餐制,增強使用公筷、公勺的意識。避免咀嚼餵食嬰幼兒。

(2)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少抽菸、少喝酒、少吃辛辣生冷等容易刺激胃黏膜的食物。

(3)改變衛生習慣,建議定期更換牙膏牙具,飯前便後要洗手。

(4)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品和飲用受污染的水。

感染幽門螺桿菌,需要根治嗎?

感染幽門螺桿菌是可以根除的。幽門螺桿菌的治療,現在常用用「四聯」法(四聯:四種藥同時服用),其中涉及到兩種抗生素,一般10-14天一個療程。患者在停藥至少一個月後方可複查看是否有效根除。

感染幽門螺桿菌危害多,但是否所有人群都需要根除治療?

黃越前介紹,針對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方案——

成年人:建議對家庭中所有的成年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給予根除治療。

兒童:由於兒童處於生長發育時期,抗菌藥物選擇較少,對藥物不良反應耐受性較低,而且部分兒童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後可以自發清除,所以對家庭中的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需根據風險獲益進行評估。

不過,對於某些患有下列疾病的兒童,如檢查發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建議給予根除:有消化性潰瘍、胃MALT淋巴瘤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患兒;有慢性胃炎、胃癌家族史、不明原因的難治性缺鐵性貧血、計劃長期服用非甾體消炎藥(包括低劑量阿斯匹靈)、監護人或年長(年齡為12-14歲)兒童自己強烈要求治療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患兒可給予根除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家長關心兒童是否需要做幽門螺桿菌檢測。黃越前稱,基於兒童特殊性考慮,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兒童檢測指征包括上述疾病和一級親屬(父母、兄弟姐妹)中有胃癌患者,如果沒有上述這些情況,不建議將幽門螺桿菌感染檢測作為兒童常規檢測項目。

老年人:老年人因為對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藥物耐受性和依從性都降低,常同時患有心血管、腦血管、腎臟和其他系統疾病,因而發生抗菌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會增加。而且,由於年齡大,根除幽門螺桿菌預防胃癌發生的潛在獲益也下降。因此,在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前,應進行風險獲益評估,根據患者既往服用藥物情況、生理特點、疾病和藥物不良反應等,進行個性化選擇。

黃越前最後提醒,由於幽門螺桿菌易在家庭內傳播,根除以後若不注意預防,仍有機會再次感染,機率一般在5-10%以下。因此,應對家庭成員進行共同治療。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124/170001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