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大陸官方和財新PMI均下滑。圖為中國的工廠。
大陸日前公布的1月份官方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和財新PMI雙雙下滑,其中財新PMI下滑至50的榮枯線以下,為2020年3月以來最低。多位業界人士表示大陸需求疲軟緩,經濟下行壓力大。
中共國家統計局和物流與採購聯合會(CFLP)1月30日聯合公布了1月官方製造業PMI降至50.1,上月為50.3。
同日,財新/Markit也聯合公布了1月財新PMI指數,該指數降至49.1,創2020年2月以來最低水平。而上月該指數還升至50.9並創下半年高點。
官方製造業PMI創五個月低點
官方製造業PMI中,大型企業PMI為51.6,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中型企業PMI為50.5,比上月下降0.8個百分點;小型企業PMI為46.0,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高於50的臨界點,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均低於50的臨界點。
數據同時顯示,1月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1.1,比上月下降1.6個百分點,創五個月低點。其中,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4,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3,比上月下降1.7個百分點,且為五個月最低水平。
行業數據顯示,住宿業、餐飲業、文體娛樂以及交通運輸相關行業商務活動指數較上月均有較為明顯回落。
財新PMI創2020年3月以來最低
另據財新網1月30日的報導顯示,財新1月49.1的PMI較上月回落1.8個百分點,為2020年3月以來最低。
從財新製造業PMI各分項指數看,製造業供給、需求全面趨弱。
2022年1月生產指數再度回落至收縮區間,為2021年9月以來最低。
需求方面,新訂單指數同樣降至2021年9月以來最低,跌入收縮期間。財新認為外需減弱是拖累整體銷售的主要因素,新出口訂單指數錄得過去20個月新低。
供需走弱導致製造業就業壓力增加。就業指數錄得2020年5月以來最低,連續六個月位於收縮區間。財新認為企業減少用工的原因是普遍與壓縮規模、削減成本有關,也有部分企業反映招工補缺難。
另外,市場景氣度降低,促使企業減少採購和庫存,採購量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均跌至收縮區間;積壓工作也有所下降,積壓工作指數近11個月以來首次位於收縮區間。受疫情防控政策影響,供應商供應時間指數進一步下降。
業街評述:內虛弱經濟下行壓力里大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在解讀官方PMI時承認1月份部分製造行業進入傳統生產淡季,加之近期市場需求放緩,製造業擴張力度減弱。
路透社則認為中國1月製造業尤其中小企業經營壓力持續加大。與此同時疫情多點散發頻發,導致住宿餐飲和文娛等相關行業回落明顯,拖累官方非製造業PMI降至五個月低點。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在解釋財新的PMI時表示,2022年1月,製造業景氣度轉弱,供給收縮,需求尤其是外需承壓,就業持續低迷,通脹壓力減輕,市場樂觀情緒仍位於長期平均水平。「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之下的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凸顯。
路透社引述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的分析說,財新PMI調查數據包含較多沿海地區中小企業,更能看出出口訂單的趨勢,其最新一期指數顯示出口訂單指數急劇減少,表明上半年外需可能面臨放緩的壓力。
「過去兩年外需是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現在外需開始趨軟,疊加去年的高基數效應,顯示今年上半年經濟下行壓力可能不小。」他說。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的文韜也表示企業調查顯示反映市場需求不足的企業比重為37.9%,雖較上月下降1.1個百分點,相對2021年全年情況來看仍處於較高水平。需求不足一方面是短期內疫情多點散發、新動能行業淡季等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是需求在長期記憶體在趨勢性的放緩。
保銀資本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需求疲軟導致工業活動放緩,尤其中小企業更為嚴重⋯⋯服務業由於多城疫情散發也受到嚴重衝擊。」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部宏觀研究員馬漢平認為:「整體上看,經濟處於傳統淡季、疫情影響和穩增長預期的複合狀態,整體PMI處於歷史偏低水平。」而在逆周期政策的引導下,黃曆新年後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能否兌現當前逐漸改善的預期將成為關鍵因素。
官方PMI和財新PMI區別:公開資料顯示樣本不同是官方PMI和財新PMI的最主要區別。官方PMI指數涉及的調查範圍包括《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製造業的31個行業大類,3000家調查樣本。而財新中國PMI的調查樣本約為600家企業。而且,官方PMI的樣本包括大中小型企業,以及大型國企,覆蓋面更廣,財新PMI的樣本主要偏中小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