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從「手撕」領導開始!中國95後反內卷等上熱搜

然而,95後的到來給職場帶來了全新的風氣。他們就像《皇帝的新裝》裡的那個孩子,毫無畏懼地說出「大人們」說不出口的實話。

不過,從張義飛、文梨這樣的年輕人身上能夠捕捉到的一個信號是——「以加班為美德」的風氣已經沒法留住95後了。智聯招聘在2021年9月發布的《Z世代職場現狀與趨勢調研報告》顯示,只有約3成Z世代員工每天工作超過9小時,占比低於95前群體。65後(37.9%)、75後(42.9%)、85後(37.5%)。

而且在求職時,關注工作強度、加班時長的95後、00後分別達到62.8%和61.3%,明顯高於95前群體:65後(29.3%)、75後(41.5%)、85後(44.8%)。

劉潤在年底演講中提到,曾請脈脈調查了80後、90後、00後分別對996的態度,發現80後當中,有31%反對加班,其他的69%給夠錢就加;而95後當中,超過50%的人明確反對加班,給錢也不加。

可見,張義飛的出現不是偶然,他只是諸多反對加班的95後的一個縮影。

教領導做事的底氣

在2021小米校招生培訓上,雷軍對新員工提出了一個建議——入職半年內不要提意見。因為很多建議都不成熟,不被公司採納時,員工又容易失望。與其這樣不如多聽、多看、多學、多想。

而入職騰訊只有一個月的張義飛用實際行動說明了——教年輕人做事的時代過去了。不僅如此,這屆年輕人開始反過來教企業、教領導做事。

網上有個段子,調侃不同年齡階段辭職理由:80後:收入更高就離職;90後:領導罵我就離職;95後:感覺不爽就離職;00後:領導不聽話,我就離職。

脈脈數據研究院的調研發現,00後最重要的離職原因,51%是「與同事、領導關係不融洽」,比例比90後明顯要高。

劉潤在演講中分析道,因為越來越多00後,不是為了錢而工作。00後工作,首先是因為熱愛,對熱愛的重視程度,明顯比90後高;同時,對錢的重視程度,明顯比90後明顯要低。00後工作,不是被缺錢的焦慮驅動,而是被意義感驅動。

就像騰訊此次風波中的張義飛,因為看到過度加班影響到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看到「業務突破獎」的評語對於加班的鼓勵,公開抨擊並離職。

此時,Z世代作為網際網路原住民的先天優勢也發揮了出來,他們甚至比專業的公關更了解輿情發酵、傳播的規律——

「我的離職,在此次風波中,是在群里進行的那個行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我不離職,則會削弱截圖所攜帶的情緒共鳴,會給支持過我的人帶來情緒上的回落,另一方面公司層面在後續遇到此類事件時,甚至也會覺得派一兩個領導打個電話就能把事情搞定了,而並不去下定決心真正地解決問題,這無疑有悖於我做出此舉的初衷。」

張義飛對於離職原因的闡述

能夠看出,張義飛並非出於一時衝動,年輕氣盛而做出的這一系列動作。這一系列動作是有完整邏輯鏈和行動依據支撐的一次事件傳播。

正如他所說,「這件事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激勵公司其他的年輕人抒發自己的意見,揭露公司的不合理一面,這無疑有利於解決問題」。

此次事件給企業提了一個醒——別再教年輕人適應職場了,是職場需要適應年輕人。即便在很多人看來,騰訊在此次事件中的回應可謂層言辭懇切,真誠中透著重視,然而僅僅是這些承諾並沒辦法「擺平」這名年輕人。

張義飛看到自己所在的開發群在晚上11點還在「熱火朝天地討論需求」,覺得溝通中的承諾很難讓人信服,繼續讓事件發酵。

近幾年,年輕人「教領導、公司做事」的例子開始多了起來。去年11月,一名在騰訊新聞實習的清華學生,因上司拖欠工資,而且僅僅因為她發了一條朋友圈,便反問「我給20多個實習生走過帳,你想沒想過為啥就你一個人沒收到錢?」,清華實習生在脈脈上曝光了二人對話,最終得到部門承諾,會儘快發放工資並提供25%的勞務補償。

騰訊實習生和上司的對話

除了善於利用社交平台,這屆年輕人也有更強的法律意識。在事件告一段落後,這名實習生發帖稱,正是因為「被看到」,所以獲得了與公司溝通的機會。「在這段經歷中我學習到,學會利用正規的法律手段和曝光渠道維護個人合法權益,是我們應得的就要努力去爭取」。

脈脈上對於「加班怒懟領導」事件的討論區內,不少人把這名敢言的應屆生稱作「勇士」和「為眾人抱薪者」,其中有一個評論這樣說道——

維珍集團創始人理察.布蘭森曾說過,照顧好你的員工,他們會照顧好你的生意。而如今年輕人的到來告訴企業——尊重你的員工吧,他們真的會用腳投票,並且讓你「出名」。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後廠青年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02/1703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