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王維洛:毛和習都沒搞懂黃河流域的水資源量到底是多少?

—黃河分水計劃與黃河斷流,決策的科學依據?

作者:

【編者按;王維洛先生這篇文章是上好的文章,儘管文章中所列數據和圖表統計多一些,非專業人士不會有太多興趣細看。但是通觀全篇,作者以數據來呈現事實,凸顯作者所提問題的重要性,這些數據是必須的。為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特提供文章的簡版。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直接去閱讀完整版全文。】

 

一、從毛澤東到習近平多次考察黃河、都重視利用黃河水資源,然而毛和習都沒搞清楚黃河流域的水資源量到底是多少——毛與習的黃河決策有科學依據嗎?

在執政理念和執政手段上,習近平不像他父親習仲勛,但是十分象毛澤東,在治理黃河上也是一樣,相信治理黃河和聖人的偉業有關,相信「聖人出黃河清」。

毛澤東在北京坐穩江山後,國內視察的第一站便選中了黃河,之後有了黃河三門峽等一系列工程。1952年10月底,毛澤東在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公安部長羅瑞卿、鐵道部長滕代遠等陪同下視察黃河,並向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王化雲發問:「黃河漲上天怎麼樣呢?」王化雲向毛澤東匯報了治理黃河的計劃,提出建造水庫大壩可以解決黃河洪水問題。同年毛澤東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號召。

圖1:1952年毛澤東在開封視察黃河,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2021年10月20日至21日,習近平在他核心團隊成員丁薛祥劉鶴、陳希、何立峰與山東省委書記李干傑、代省長周乃翔等的陪同下,來到了東營市的黃河入海口。習近平十分感慨地說:「今天來到這裡,黃河上中下游沿線就都走到了。」22日下午習近平在山東省濟南市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講話,韓正、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水利部部長李國英以及黃河流域9省區的黨政負責人出席了會議,聆聽習近平的治河指示。

圖2:2021年10月20日習近平來到黃河入海口,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毛澤東說治理黃河「這是涉及全流域的九個省區的大事,中央要組成個專門管理黃河的班子,上下協同,拿出個近期和中長期的規劃,實出重點,分段分期實施,我們就一定會把黃河的事情辦好。」(https://ppfocus.com/sg/0/hi586234c.html,2020年8月14日)於是中共政府就請來了蘇聯專家,於是就有了宏偉的黃河水電梯級開發計劃,於是就有了黃河三門峽大壩工程,於是就有了黃萬里教授舌戰群儒,於是黃萬里教授就變成了右派被軟埋了。1959年3月3日毛澤東在鄧小平陪同下在濟南濼口再次視察黃河,心情很好。三門峽大壩工程失敗之後,毛澤東十分惱怒,要將三門峽大壩炸掉。三門峽大壩沒有被炸掉,但是三門峽大壩下游的花園口大壩被悄悄地拆掉了。從此之後,毛澤東對「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就不太關心了。

毛澤東之後,中共歷代領導人都關心過黃河的治理,比如胡耀邦江澤民等等,但是沒有一位中共領導人象習近平那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走遍了黃河上中下游9省區。習近平發表的2022年新年賀詞,談的最多的不是對新一年的展望,而是黃河。

摸清家底、掌握動態,這是一切決策的基礎。習近平走遍了黃河上中下游9省區,每到一地就要拿出稿件,做出一番治理黃河、保護黃河生態環境的重要指示。但是習近平始終不敢涉及一個問題就是:黃河流域到底有多少水資源?這關係到家底是不是摸清楚了。

本文的目的在於揭示,在一個以計劃經濟為主的中國,黃河流域水資源的數量是流域發展各種規劃的基礎,特別是是中共政府制定了一個十分詳盡的黃河分水計劃,9個省區每年以至於12個月中的每個月份可以分到多少水,都有具體計劃,嚴格執行。然而,恰恰作為分水計劃的最基礎數據是不準確的。那麼在家底不清的情況下做出的任何決策、任何指示都是缺乏科學依據的,也都必然是錯誤的。

毛澤東時期的黃河三門峽大壩工程為什麼失敗了?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對黃河研究不夠,對黃河水沙的利弊判斷錯誤,就是連水資源量究竟有多少也沒有搞清楚。蘇聯專家設計的三門峽工程水庫庫容647億立方米,可以裝下黃河一年多的徑流;周恩來更改蘇聯專家的設計,降低蓄水位,水庫庫容只剩96億立方米。三門峽工程運行五年半時間,水庫泥沙淤積達54.7億立方米,所以有三門峽水庫被泥沙淤積一半以上的說法。但是,這泥沙淤積量只是原設計庫容的8.5%。

198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了黃河分水計劃,出發點是黃河流域的水資源量為580億立方米,9省區每年合計取水量為370億立方米。按照小學算術規則,580億立方米大於370億立方米,是不會有問題的。但是黃河流域年際降雨量變化大,河流的年徑流量變化也大。執行黃河分水計劃後的直接結果就是黃河長時間的斷流,道理很簡單,因為370億立方米的取水量大於枯水年黃河的徑流量。黃河長時間的斷流被認為是中國水危機的開始。

1989年6.4之後,中國的學者不敢直接指出中共政策的錯誤,也不敢直接指出黃河分水計劃的不科學、不合理,而是繞了一個大彎子,間接地提出了黃河流域的水資源量到底是多少的問題。

二、中國學者所研究的黃河水資源問題,關係到中國政府對利用與治理黃河的重大決策與政策調整

請讀者注意一點,本文下面引用的資料涉及一個概念:「水資源」。關於水資源這一個詞就有很多不同的定義,由於篇幅關係,不能在此一一論述。關於黃河流域到底有多少水資源量,這個問題有很多不同的答案。

2001年11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賈紹鳳與張士鋒在《自然資源學報》第16卷第6期上發表題為「黃河流域可供水量究竟有多少?」的文章。文章列舉了多個黃河流域水資源的數據,最小的為577億立方米,最大的為692億立方米,大數比小數要多出100億立方米以上。根據賈紹鳳與張士鋒的研究,黃河流域的可供水量只有550億立方米至560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90億立方米至400億立方米,地下水160億立方米。賈紹鳳與張士鋒認為,黃河流域的可供水量比原來估算的最低數580億立方米還低20億立方米至30億立方米,而比原來估計的最高數692億立方米要低20%,差140億立方米。這就給黃河流域的水資源供需平衡對策提出了更嚴峻的問題。而580億立方米恰恰是黃河分水計劃的出發點。

之後不少學者和科研單位對黃河流域水資源量提出了新的數據,原來在577億立方米與692億立方米之間變化的數據,分別向更小和更大兩個方向發展。

任美鍔教授在2006年6月的《地球科學進展》雜誌上(第21卷第6期)發表的《黃河的輸沙量:過去、現在和將來——距今15萬年以來的黃河泥沙收支表》文章引用的黃河年徑流量的三個數據分別為432億立方米、408億立方米與426億立方米。加上地下水資源,黃河流域水資源量比賈紹鳳和張士鋒提出的550億立方米至560億立方米更少一些。

甘肅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劉振和的《黃河壺口瀑布變遷考證和相應徑流關係的初步分析》(1995年9月《水科學進展》第6卷第3期)指出,到1704年黃河徑流量為341億立方米,之後略有回升,數量也是很小。

李勃等在《黃河近550年天然徑流量演變特徵》的論文中(發表在《水資源研究》2019年8月第4期)對1470年至2017年這548年期間黃河的天然徑流量數據進行了分析,並指出:黃河天然徑流量變化具有明顯階段性特徵,枯水段與豐水段天然徑流量變化非常強烈。李勃等特別對1994年至2017年的數據進行了關注,指出:在這期間,共有13個枯水年和6個偏枯年,黃河三門峽站的實測天然徑流量均值為395.1億立方米,年徑流量最大值為544.4億立方米(2012年),最小值僅為267.2億立方米(2002年)。

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王玲教授在《氣候變化與黃河流域管理》一文中指出,黃河流域水資源基本特點是:天然徑流量為535億立方米。近幾年來黃河天然徑流量為535億立方米經常被引用。

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青海大學校長王光謙教授是南水北調大西線工程的積極倡導者,他認為黃河流域缺水量大,只有通過南水北調大西線工程才能解決,大西線工程每年可為黃河流域增加多至400億立方米的水量。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提出黃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719.4億立方米,比原來的最大值692億立方米又提高了27.4億立方米。

從2001年賈紹鳳、張士鋒提出「黃河流域可供水量究竟有多少?」的問題,經過20年的時間,這個問題非但沒有解決,數據變化的範圍反而擴大了。

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稱黃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資源短缺,卻又把黃河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從580億立方米提高到647億立方米。這個647億立方米與當初蘇聯專家設計的黃河三門峽工程的庫容正好一樣大。

…………

黃河自古以來被我們民族稱為偉大的母親河,母親河不僅關係到我們當代人的生存而且關係到我們子孫後代的福祉。如果摸不清家底而又要治理黃河,只怕是「聖人「再偉大也只能和毛澤東治河的結果一樣。如果摸不清家底而又要治理黃河,誰能肯定未來的黃河將能如數萬年、數千年來一樣,繼續呵護、哺育、滋潤著我們民族休養生息的這塊土地?

2022年一月

點擊此處下載原文完整版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06/170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