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凡事想到下一個人,就是最好的修養

哪些行為讓你覺得一個人特別有修養?

豆瓣網友蕾說,他們辦公室的椅子沒有靠背,到了冬天,大家都會把大衣掛在門口的。

有一個同事,整天要麼穿著大衣,要麼放在腿上,總之從來不跟別人的衣服掛在一起。

同事們覺得奇怪,集體問他為什麼,是嫌我們的大衣不乾淨嗎?他說恰恰相反,自己抽菸,衣服有煙味兒,不想把別人的外套也粘上煙味兒

蕾說:「當時我覺得他整個人簡直變得閃閃發光。」

在《100個基本》中,松浦彌太郎寫過一段話:

上廁所的時候,要想到下一個用的人;

扔垃圾的時候,要想到將垃圾送到垃圾場的人、回收運輸的人、處理垃圾的人;

做雜誌的工作,要想到校稿的人、印刷的人、裝訂的人、將書運到書店的人、為我們賣書的人,以及讀者……

無論做什麼事,你的心裡,想到下一個人,就是最好的教養。

林志玲在她的修養課里講過一個故事。

一位先生打計程車去機場,天空忽然下起大雨,他拖著很重的行李箱站在路邊,等了好久都打不到一輛車。

天越來越晚,雨越來越大,他心裡急死了,再打不到車,就趕不上飛機了。

終於,一輛已經載有一位乘客的計程車在他面前停了下來,車裡的乘客下車,獨自打傘消失在了茫茫雨天當中。

等車的先生趕緊上了車,向機場奔去。

他看了看時間,如釋重負地對司機說:「幸好剛才那位乘客在這裡下車,不然我還不知道要等多久。」

沒想到,司機卻說:「剛才那位乘客嗎?他本來是要去前面的小區,離這裡步行得20多分鐘呢。

他看見你拉著箱子,這麼晚在路邊等車,又是一副很著急的樣子,猜你可能是趕飛機要誤點了,這才提前下了車。

聽起來是很難得的善良,其實在我們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有很多幸運的時刻,是因為上一個人的成全。

電梯就要關門,你飛奔過去,趕上了,沒有遲到,也許是裡面的人按了開門鍵,或者拖慢了進電梯的速度。

而沒能趕上電梯,多等了三分鐘導致遲到的不幸,可能是因為裡面的人趕緊按下了關門鍵。

讀書的時候,學校圖書館在座位下面放了一個小筐,方便大家把書包、衣服放在椅子下面,這樣也能節省更多位置。

每當期末將近,圖書館都會一座難求,你也會看到不同人的個性和修養。

有的人主動把東西放在筐裡面,不多占座位;

或者發現有人正在自己周圍找座位,會主動把書包收起來,騰出位置;

有人會視而不見,我行我素;

最讓人無語的人,你主動問他「這裡有人嗎」,他頭都不抬說「有人」,但可能一上午都不會來人,只是占著座位不想讓別人離自己太近。

這種小事可能不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成績如何、找不找得到工作,但卻能看出一個人在團隊合作里的作風,甚至格局的大小。

去年年初,李湘租房事件引起軒然大波。

她在三亞租了一個民宿做直播,退房時房間裡一片狼藉,院內垃圾成山,氣得房東發視頻吐槽。

事情曝出後,李湘團隊發聲明說離開前已經請了保潔人員打掃乾淨,對房屋造成的傷害也給予了賠償。

但房東立刻曬出證據,打掃衛生是視頻發出後李湘團隊才做出的公關危機,而且影響到了後續租客的入住。

事件中一個細節是,李湘的三亞之旅帶著孩子,無論是走之前打掃、還是走之後打掃,她和團隊的一言一行,都看在孩子眼裡。

也許她在課堂上學到了很多為他人著想、不給別人添麻煩的道理,但生活中上演的卻是一幕幕只要我方便、我開心就好的戲碼。

修養不是道理教出來的,也不是花錢堆出來的,而是靠著發自本心的善意,形成的自我行為規範。

也就是說,想到下一個人、為別人多考慮一點,並不是因為法律規定如此、老師要求這樣,而是我要求自己是一個儘量不給別人添麻煩的人。

好的修養,包含了兩個方面的要求:

一是對自我的約束。

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規範和自我要求,自律自重,不隨性而為。

二是對他人的尊重。

懂得設身處地地換位思考,不把自己的方便或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雖然說修養不能當飯吃,也不能直接讓你賺到更多錢,但人是萬物的尺度,任何一個在職場上能獲得長足發展的人、任何一個持續成功的企業,心裡一定都能把「人」放在至高的位置上。

稻盛和夫剛剛創辦京瓷時,他的目標是把自己研發的精密陶瓷技術發揚光大,但之後的經營過程卻不怎麼順利。

創業第三年,有十幾個員工到辦公室「逼宮」,他們態度強硬,要求提升福利待遇,還有未來保障。

經過一番促膝長談,稻盛和夫解決了這次危機,但這次事件也讓他陷入思考,如果一個企業只是為了實現個人的抱負,而不考慮員工的生活、不能給他們帶來幸福,那麼經營不了幾年,就會分崩離析

從此以後,稻盛和夫把「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當作公司的使命,讓京瓷一度走上世界500強。

對於員工來說也是如此,工作的時候想到儘量不給下一個人添麻煩,就會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想到下一個人不用費力就能看懂自己的方案,就會要求自己把方案做得清晰完善;想到要讓和自己對接的客戶在公司做出更好的業績,就會把自己的方案做得精彩,能給對方加分……

職場的競爭力,就是在一次次自我完善、一次次合作共贏中提升的,而這些,靠的就是凡事想到下一個人,不給人添麻煩的自覺。

稻盛和夫說:「真正的利他,其實就是利己。」

自己的工作做好,隊友不必把精力花在為你填坑上,整體的工作成果才會更好,你的收益也會更大;

每次進家門換上拖鞋,把自己的鞋子擺好,其他人進來不用東翻西翻找鞋子,看著整齊的家,也會忘記工作的疲勞;

洗漱後,清理好地面上的水和頭髮,家人就不會不小心滑倒,自己也少了很多麻煩……

凡事想到下一個人,並不是一味的遷就與討好,而是尋找共贏的結果。

有修養的人,會通過一個個不經意的善意舉動,獲得更多人的支持,成就更好的自己。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十點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10/1706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