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國學大師南懷瑾說過:「人一生的福報是有定數的,當你享受到了福報帶來的美好時,更加應該慢慢用、省著用。」
每個人都希望福祿雙全,年紀越大,越活得貴氣。
可是,事與願違,凡事超過了「度量」,就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反而對自身不利。正所謂,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
人老了,在享受福氣的同時,還要創造福氣,引來源頭活水,才能享用不盡。
以下幾件事,最消耗福氣,需要避開。
02
第一,為人過於陽剛,容易引發脾氣。
古人說:「交易之道,剛者易折。惟有至陰至柔,方可縱橫天下。」
總是不服氣的人,容易和別人產生口角。一兩句話,就可以把矛盾引發出來。處處與人針鋒相對,就是錯了也不會認錯。
一根筋的人,表面上是堅持到底,其實是頑抗到底,不懂得拐彎,容易走進死胡同。
人老了,要服老,不僅僅是看清自己的年齡,性格上也要變得柔軟,說話走路,慢慢來。如果別人要超越自己,你就讓一讓,閃一邊去。
很多老人,身上有隱疾,如果性格暴躁,常常生氣,疾病就會被引導出來。比方說,走路不利索的老人,因為追趕「仇家」,拼命奔跑,導致腿部受傷。
不管多堅固的石頭,都沒有「滴水」那麼厲害。假以時日,滴水石穿。因此,做人應該如水一樣,惠澤別人,僅僅流淌,往低走出。
03
第二,喜歡沽名釣譽,會被社會排斥。
我們單位上一位老上司,喜歡打橋牌。
他在職的時候,下屬們都讓著他,因此他贏的時候多,輸的時候少。一些客戶,通過打橋牌的方式,主動巴結他。
老上司退休後的第一天,走進了小區門口的橋牌室。
一連五場,他都輸了。他生氣地說:「我在單位上,是副總,你們憑什麼不給面子?以後,看我怎麼收拾你們?」
在座的老人,哈哈大笑:「副總算什麼?看看角落裡那位,還是總裁呢。」
老上司氣得七竅生煙,一連幾天都不開心。
離開職場,應該把榮譽丟掉,把官位放下,否則你就沒有辦法融入到社會,適應新的生活。
另外,老人在發揮餘熱的時候,不要帶著功利心,別貪圖回報。無私地幫助別人,才是積德積福。
《周易》裡寫道:「初六:鳴豫,凶。」
把名氣看得很重的人,忘乎所以,必然會帶來兇險。唯有捨去,方可避禍。
04
第三,過分逍遙自在,就是揮霍人生。
人老了,單位不管你,社會上的人,也得讓著你。完全可以自由安排時間,真的很快活。
因此,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一個腿腳利索的老人,爬上了大樹,把樹枝當成了單槓;隨意坐在草地上,打牌下棋;霸占球場,用來跳廣場舞;不管什麼時段,都可以大聲歌唱,帶著高分貝的錄音機,走進商場......但凡種種,都是「無德」。
也有一些老人,生活毫無規律。上午十一二點鐘,才開始起床,晚上會追劇,不管什麼多晚,也不會在乎。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索性整天東遊西盪。
不計較成本,夫妻倆到處去旅遊、涉險。總以為自己有養老金,發生了任何意外,都可以承受。這樣的老人,簡直是斷了自己的後路。
一個人到了無德、無志的地步,就會令社會討厭,真的為老不尊。
俗話說:「越自律,越自由。」
提高自我約束力,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遵守道德規範;逼著自己去學點什麼,繼續努力追求什麼;懂得勤儉節約,不揮霍,生活就快樂了。
05
第四,壽命過長,兒女盡孝有難度。
古人說:「富則多事,壽則多辱。」
很多人以為,只要自己有錢,活多久都是幸福的。
遠古時期,生活水平很差,醫療條件很糟糕,老人得了病,得不到醫治,肯定會很痛苦。現在,不一樣了,只要花錢,就沒有擺不平的事情。
事實上,任何時代,老人到了一定的年紀,病痛到了一定的程度,都只能用「苟延殘喘」來形容。
我們村裡有一位老人,九十多歲了,沒有職工退休金,出門靠輪椅。村裡的路,坑坑窪窪,上坡下坡,輪椅根本過不去。兒女也六七十歲了,推輪椅有困難。因此,老人的活動範圍,就在門口的曬穀坪和自家的房子。
有一段時間,老人被接到城裡去住,因為上樓很困難,不得不住在車庫裡。生活的環境,比較差,老人心裡很難受。
長命富貴,是有附加條件的,並不是誰都可以真正得到的。
健康的身體,和睦的家庭,兒女們有時間照顧父母,兒女們的壽命也很長,經濟條件不錯,老伴還在......這些條件,少了一樣,都是令人擔憂的事情。
看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人均壽命有八十五歲,我活夠八十四歲就可以了。八十歲得病,八十三歲往返於醫院,不至於過分痛苦。」
誠然,老人不要糾結生命的長度,要提升生活品質,不長期折騰兒女,就是幸福。
06
俗話說:「禍福不單行。」
一個人在追求福氣的時候,同時也會帶來災禍,需要用心去把握。福氣過頭了,就一定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吾一日三省吾身」,老人要時刻反省自己,尊重自然規律,一旦發生了偏離,就立刻停下來,就能止損。
把握為人處事的「度」,降低姿態、融入社會、自然變老、生活簡樸、心態柔軟、關愛他人,後半生就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