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鎳價單日翻倍 傳中企遭挾倉勁蝕624億元

大宗商品市場在俄烏戰火期間大開狂野派對,魑魅魍魎原形畢露。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價繼周一暴漲66.25%後,周二盤中曾飆1.1倍,每噸高見10.13萬美元(約79.06萬港元),創下歷史新高。如此驚人的升幅在商品市場可謂絕無僅有,價格波動相比起股市中的「妖股」也不遑多讓,難怪 大陸以「妖孽」諧音「妖鎳」形容這台大戲。市場傳聞更指,有 大陸大戶慘遭「挾淡倉」,損失恐達80億美元(約624億港元)!

因應行情劇烈波動,LME於本港時間周二下午緊急暫停了所有鎳期貨的交易。LME指,俄烏局勢顯然影響了鎳市場的運作,基於「市場秩序」而作出了這項決定;又謂將籌劃重新開放交易,惟不排除會連續多日停牌。鎳期貨交的孖展的保證金要求,會按周一收市價計算。

鎳的粵音為「聶」,乃重要的工業金屬之一,常用於製造不鏽鋼;也可以作為電鍍原料;在石油化工的氫化過程中用作催化劑;用於製作鎳氫電池、鎳鎘電池等電子設備及電動車電池。事實上,鎳價飆升固然有俄烏局勢的影響,但俄國的鎳礦產量實際僅占全球約9%,目前升幅已明顯脫離了供求等基本因素,導致一時間各界陰謀論四起。

市場傳聞稱,有外國資金趁著鎳礦供應受限之際,對中國最大鎳礦巨頭、不鏽鋼生產商青山控股「挾淡倉」,導致其所持有的約20萬噸鎳淡倉慘遭血洗,因沒有足夠現貨交割,惟有大手買貨平倉,引發鎳價失控喪升。

早於上月中旬,已有外媒報導青山控股所持有的淡倉,該企去年開始建立有關淡倉部分原因是主席項光達想對沖產量增長,並認為鎳價的上漲勢頭會消退。青山在印尼的鎳生產成本低於每噸一萬美元,遠低於市價。另有傳聞指,某外資礦業公司打算透過挾倉行動狙擊青山,以謀取青山於印尼鎳礦開發項目的權益,惟消息遭到該外資企業的否認。

市傳青山控股今次損失達80億美元,項光達回應內媒詢時聲稱,目前青山的投資倉位和經營都沒有問題。他續稱:「老外的確有些動作,正在積極協調。今天接到很多電話,國家有關部門和領導對青山都很支持。」

事件亦波及大型中資銀行,據報LME已給予建設銀行(00939)子企CCBI Global Markets寬限期,補足該行周一未能付足的數億美元保證金。分析指,LME的做法實屬正常,不代表該行有違約風險,更大可能是因為CCBI的某位大客戶遭「Call孖展」卻未能及時補倉。

不管如何,鎳價瘋漲下,其他工業金屬也大上大落。LME期鋁周一觸及每噸4,073美元的歷史高位,惟昨日受鎳期貨停止交易消息拖累,盤中掉頭倒跌最多6.87%,低見3,483美元,只是與去年同期相比仍高出六成。LME鋅價及銅價昨日分別狂飆19.32%及5.13%後,也雙雙轉跌。去年上半年64.19%收入來自電解鎳的新疆新鑫礦業(03833)股價昨日曾飆15.78%,觸及2.2元的52周新高,收市卻倒跌6.84%,收報1.77元。

工業金屬暴漲給經濟復甦帶來更多隱憂,全球最大綜合資源企業必和必拓行政總裁韓慕睿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速或低於5%,理由是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可能會對通脹產生「溢出效應」,而俄烏戰火則進一步帶來不利影響。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東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309/1718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