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林孤:那個出門幹活的男人,被行政拘留5天(多圖)

作者:

【「他就想活命,他有什麼罪?」——《我不是藥神》】

1

喇叭一響,聽得見的皆是高堂假笑;眼淚清澈,看得見的都是人間疾苦。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好電影,反映出來社會現實的問題:看病吃藥難。

然而,這部電影最扎心的地方就在於,整部電影,好像沒有一個壞人,誰都沒有做錯什麼,就連賣假藥的張長林,在最後的銀手銬拷問時刻,也「洗白」了,彰顯出人性光輝(沒有舉報程勇,沒有斷了病人的活路)。

可是現實的殘酷之處就在於,每個人都沒做錯什麼,悲劇還是發生了。

法大於情,警察抓藥販子,沒問題;人情公理,天下大義,程勇賣「假藥」救人,也沒錯;藥物研發成本極高,天價正版的「格列寧」藥商,打擊印度仿製藥廠,報警抓藥販子,也沒錯。

每個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場上來看待「假藥」這件事,都是正確的,可偏偏這麼多的「正確」組合在一起,就變成了「我不是藥神」的悲劇。

「他才20歲,他就想活命,他有什麼罪?他有什麼罪!」

2

看病難、就業難、疫情難、掙錢難,大家都很難。

《我不是藥神》之後,就是《我不是「逃犯」》。

3月27日,福建泉州晉江市警局,發布了一封關於疫情管控的警情通報。

通報中有這麼一則案例:

1981年的張某,通過村子裡的疫情防控檢查點時,謊稱外出買菜,實際上駕車去世紀大道附近做工。

其行為構成違法,警方決定對其行政拘留5天。

今天上午,#男子謊稱外出買菜實為做工被行拘#的話題,衝上了微博熱搜。

主持這則熱搜話題的新聞主持人,是@觀察網。

在觀察網這條相關博文下面,共計有一萬八千條留言,後因「博主開啟精選評論」,而全部消失不見…

撒謊出門買菜的張某,實際上是去做工,衝撞了防疫規定,警方抓他行拘5天,沒毛病;

張某出去做工,是為了掙錢養家餬口,「生存是第一要義」,撒謊的背後,似乎也沒做錯什麼。

——而在那消失的一萬八千條留言裡,多數人是對於「違法行為人張某」的同情,而不是斥責。

民心向背,天道非命。

3

「我要生活,我要養家餬口啊。」

5天前,深圳

因為疫情防控,男子無法外出打工掙錢,被保全阻攔不准出門。

情緒激動之下,男子不停用雙手拍打自己的頭,「但我沒有危害社會,我要生活,我要養家餬口啊,那我今天就死在這裡了嗎?」

警戒線內的哭喊,是成年人最後的體面,被殘酷的現實,徹底撕碎。

4

2020年3月,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專家謝斌公開發言:

「疫情期間,提醒大家,要控制靈魂對自由的渴望。請大家再忍一忍,所有的美好,不急於一時。」

此話說完,台下掌聲雷動,網絡留言區里,也是「加油」打氣的祝福話語。

2022年3月,上海疫情再度嚴重反撲,專家謝斌,再次公開發言:

「不要去糾結浪費了多少天,耽誤了孩子多少學習,只要我們靜下心來,學會享受慢生活,享受極簡生活,哪怕你就是每天在家裡面發個呆,其實也會有收穫。」

不同於兩年前的網絡留言「加油祝福」,這一次謝專家的相關網帖留言區里,罵聲一片。

5

西晉時期,天下鬧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樹皮,許多百姓因此活活餓死。

消息被迅速報到了皇宮中,晉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聽完了大臣的奏報後,命群眾撰文昭告天下:

「天道不公,臣民不幸,饑荒突至,吾輩務必上下團結,勠力同心,共克時艱。千難萬難,朕,永遠和你們站在一起。」

群臣暴風哭泣,百姓感恩戴德,「吾皇萬歲,諸君共勉!」

百姓依舊在啃樹皮,晉惠帝照樣吃雞鴨魚肉。

轉眼又是三年,饑荒再度爆發,上至百臣,下至萬民,抗災的救災的逃災的,全都撐不住了。

"善良"的晉惠帝很想為他的子民做點事情,經過冥思苦想後終於悟出了一個"解決方案":"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

——「我都吃了三年的肉了,都吃膩了,你們餓著肚子,怎麼不吃肉呢?」

微斯人吾誰與歸?悲乎哀哉!

6

還記得那個「10萬塊的治病錢,逼死老父親」的新聞嗎?

老父親患了重病,需要10萬塊錢的手術費,為了不拖累還在讀大學的兒子,離家出走自殺了。

當時,許多媒體在報導此事時,大多數視角和觸筆,都是「再苦再累堅持一下可能明天就有希望了」這種話語。

唯有@新聞周刊在點評此事時,用了一句「哀民生之多艱」。

同樣,此次上海疫情爆發之下,各方聲音多數都是「上海加油」、「再堅持一下」,唯有@財新周刊是這樣說的,「要正視疫情之下的眾生皆苦。」

——「堅持動態清零,和生活工作正常化,同樣重要。」

我們必須承認,防疫是國之大計,我們也必須看到,生存是第一要義。

兩難時刻,少說些漂亮話和官話,多一些寬慰的暖詞,多一些人文關懷和實際行動,可能對於熬過眼下的艱難時刻,更有助益。

他就想活命,他真沒什麼罪。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林孤小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330/1728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