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政黨 > 正文

世紀性的史詩——從天安門到烏克蘭

作者:

俄羅斯轟炸中死去的烏克蘭兒童 Mykola Goryainiv的親屬在棺材前弔唁。

主持人:陳奎德

座談人:胡平先生:《北京之春》榮譽主編

一、烏克蘭抗俄即天安門抗共:拜登的演講

1)拜登走訪波烏邊境將烏克蘭人抗俄喻為天安門

美國總統拜登3月25日造訪了距離烏克蘭邊境不遠的波蘭熱舒夫市,實地了解現況。現場,拜登將烏克蘭人英勇抵抗行為描述為天安門廣場。

拜登現場讚賞烏克蘭人的勇氣與韌性,並將此描述為天安門廣場,「當你看到一個30歲的女子站在坦克前,手持步槍,我的意思是,說到當年發生在天安門廣場的事,那是天安門廣場」。

如此,拜登很自然地把這場戰爭與中國聯繫了起來,從而提醒人們,普京背後的習近平是文明世界最主要的對手。俄軍在烏克蘭的屠殺與共軍在天安門的屠殺是同等性質的事件。今日烏克蘭的故事與三十多年前天安門的故事共同構成了世紀性的史詩。

當年天安門和平抗議的民眾遭致北京當局屠殺,然而它啟動了終結冷戰的進程。烏克蘭等加盟共和國以及東歐諸衛星國的獨立建國正是冷戰結束的歷史結果並建構了冷戰後的世界秩序。俄國侵略烏克蘭的戰是企圖否定冷戰後的國際秩序,事實上也是抹殺包括中國天安門人在內的各原共產國家人民付出的鮮血和生命。

2)拜登華沙演說

拜登在華沙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發表演講。

●拜登華沙演說,開始前拜登回應記者提問:普京是個屠夫(butcher)。

●演講開端:不要害怕。爭取民主的鬥爭並沒有隨著柏林圍牆的倒塌而結束。再次把三十年前的冷戰與今日戰爭聯繫起來。拜登在演講以首位波蘭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名言「不要害怕」首尾呼應,將東歐對抗蘇聯的歷史連結到現今的烏克蘭戰爭,並表示這是關於信仰、韌性與人民的力量。

●定調民主之戰:這是一場民主對抗獨裁,自由對抗壓迫,規則秩序與暴力掌控之間的鬥爭。

●明確警告俄羅斯:休想踏入北約(NATO)的一寸領土。現在西方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團結。

●抨擊普京:看在上帝的份上,不能讓這個人繼續掌權。(此言引發爭議。拜登說絕不收回,但那不意味著政權更迭。注意,里根當年演說「推翻這堵牆」,也是脫稿而出之言。)

●支持烏克蘭:我向烏克蘭人民傳達的訊息就是…我們與你們站在一起。

●向俄羅斯人民發出呼籲:普京讓俄羅斯倒退至19世紀。這不是你們應該帶給家人和孩子的未來。這場戰爭不值得你們參加,俄羅斯人民。

●向俄國溫情喊話:俄羅斯人民,你們不是我們的敵人。我不相信你們會樂見無辜幼童和老人被殺害。

●向歐洲傳遞訊息:歐洲必須結束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我們須儘快轉向乾淨、可再生的能源,並打擊來自克里姆林宮的腐敗,給俄羅斯人民一個公平地機會。

●自由終將勝利:一個決心重建帝國的獨裁者,永遠不能抹去人們對自由的熱愛。殘暴永遠不會碾碎他們獲得自由的意志。烏克蘭永遠不會是俄羅斯的勝利。

拜登對現場協助人道救援的團隊表示,目前已有1000萬墮胎離失所,380萬人逃往他國,還有成千上萬的人遭到俄羅斯軍隊圍困,應持續擴大協助,與烏克蘭政府密切協調。

二、烏克蘭奇蹟:軟實力是如何硬化的?

1)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老大哥之世?

當代世界崛起的政治強人如普京、習近平,憑藉其軍事、經濟和國家警察機器的暴力和經濟脅迫力,對內鎮壓、對外擴張,時時得手,窮凶極惡,在車臣、在敘利亞、在天安門,在香港,在新疆、在台海…..,威權和極權的政治野心咄咄逼人,極其輕蔑並堅決不吃普世價值言論自由等「那一套」,囂張跋扈,橫行於世。一時間烏雲壓頂:過去白紙黑字簽署的條約、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國際法、國際仲裁法院的裁決、世界人權宣言、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統統被棄之如敝履。強權即真理、叢林法則再度大行其道,在中俄這些國家尤其如此。

但是今天,他們在烏克蘭踢到了鐵板。

2)21世紀的史詩

這次俄烏之戰最大的謎團在於:

一股神秘的力量從地下、從人心中最柔軟的部分噴發而起!它向鋼鐵大軍對沖而去。天助自助者。烏克蘭堅韌的心力調集起全球的心力匯集成浩大的力量,擊退了號稱全球第二的戰爭機器。

這是21世紀的一部史詩!

開戰之前被眾多專家估計的具有速戰速決優勢的俄國軍力何以大出意料被軍力遠遠落後的烏軍頑強抵擋,一個多月後普京仍不能得逞,且露出敗象?

這裡涉及到軟實力的硬化問題。Right makes might.

很多「叢林法則」的信奉者,很多認為其理論顛撲不破的「政治現實主義者「,很多中國的犬儒主義者,常常輕蔑地問:」道義、公理值多少錢一斤?「」自由能當飯吃?「」軟實力算什麼實力?「……諸如此類。

他們唯一聽的懂的語言就是實力的語言。不可否認,當代很多中國人特別吃這一套,奉叢林法則為終極真理:成則為王,敗則為寇。

俄烏戰爭響亮地搧了他們一耳光。

輕蔑道義將付出代價。歷史表明,軟實力將轉化為硬實力。謂予不信,請聽聽聯合國141個國家的投票發言,請看看舉世一致的對侵略國的制裁,請看看風起雲湧的對烏克蘭的聲援和支援。什麼叫得道,什麼叫失道?涇渭分明,一目了然。

烏克蘭發生的事情表明,甚至各國最現實的經濟利益,在關鍵兇險時刻,也將在洶湧民意下讓路。歐洲各國的舉措就是證據。

三、烏克蘭獨立戰爭:俄烏之戰的歷史定位

烏克蘭難民。

1)經此一役,烏克蘭將成為名副其實的獨立國家

俄烏戰爭的歷史意義?

烏克蘭國家的歷史認同由此戰奠基。

這個結果與普京發動戰爭的初衷恰好相反。也就是說,這次戰爭,促成了其發動者最初極力想要避免的後果。

俄烏之戰,普京弄巧成拙,為烏克蘭奠定了一個獨立的民族國家地位。這一地位,已經由普京正式把它寫進了歷史。雖然普京發動戰爭的意圖是把它從歷史上抹去。

這是引人深思的歷史弔詭。

2)國家認同:真實和虛幻

何為現代國家認同以及民族主義的主要催化劑?

歷史表明,真正的國家認同、健康的民族主義,基本上是在國家危難,在抵抗外國侵犯時建構起來的。而建基於流光溢彩浩大工程長遠計劃的國家目標下的民族主義,常常演變為剝奪國民權益和基本自由的國家主義甚至極權主義。

如,1937年開戰的中日戰爭,就對建構現代中國的國家認同起了關鍵的作用。而俄烏戰爭,歷史性地強化了烏克蘭的國家認同與民族主義。

而歷史進程已經和將要證明,北京的以毛的「共產烏托邦」式理想國支撐的,習的「一帶一路」為核心的所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削弱了並勢將繼續削弱現代中國的國家認同。一時的宣傳洗腦,並不能扭轉外交內政失敗帶來的國家認同的衰減。

四、北約、七國集團、歐盟的三大會議,意在奠立俄烏戰後世界秩序

美國總統拜登周四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與歐洲領導人共同出席針對烏克蘭局勢所舉行的三場峰會,包括北約緊急會議,七大工業國會議,以及歐盟理事國會議,這次會議討論的重點除了強化對俄羅斯施壓外,也將檢視如何面對俄軍入侵烏克蘭後歐洲以及全世界所面臨的經濟和安全挑戰;拜登表示中國理解其經濟未來與西方的聯繫強於與俄羅斯的聯繫,他希望中國不要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行動。

可資比較的兩百多年來幾個重要歷史轉折點的會議及其協議:

雅爾達協定(1945),慕尼黑會議(1938),凡爾賽和約1919)還是維也納會議(1815

愚見最不可接受的是慕尼黑會議(1938),次之為雅爾達協定(1945),再次為凡爾賽和約(1919),較能接受者為還是維也納會議(1815)。期望俄烏戰後協議比維也納會議更能伸張正義,然勝利方宜奉守「窮寇勿追」之道,維護更長遠的和平。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RFA(中國透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403/1729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