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港台娛樂 > 正文

王心凌近況曝光甜美依舊,「甜心教主」坎坷轉型路

前幾天,在熱搜上久違地看見了"王心凌"這個名字。

這次是網友曝光了她參與《浪姐》3的路透照。

誰看了都得叫一聲:"絕!"

一身白色運動裝,長長的捲髮,青春又活力。

還有一身黑衣的上班路透圖。

誰能想到,她已經將近40歲了!

怎麼做到和當初那個蹦蹦跳跳唱《愛你》的女孩,一模一樣。

王心凌的狀態這麼好,卻在將近10年的時間查無此人。

如今,那些和她同期的台灣女藝人,張韶涵、楊丞琳蔡依林幾乎都保持在一線水平。

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圍繞王心凌的是渣男的背叛,私密照被曝光,親生父親的拖累……

說實話,王心凌真的有點時運不濟。

灰姑娘的走紅史

王心凌出生在台灣的一個單親家庭,從小和母親還有弟弟一起生活。

在她還沒出生之前,母親就是民歌西餐廳的駐唱歌手,嗓音特別,唱功也好。

王心凌很自然地遺傳了母親的音樂天賦,並且想把唱歌當成自己的事業。

11歲那年,她看到電視上播放的兒童 Disco大賽,吵著要報名。

母親就依著她,帶她去參賽。

沒想到,王心凌真的一舉拿下第一。

雖然家庭經濟條件並不好,但為了實現王心凌從藝的夢想,母親傾盡全力,送她進入華岡藝校。

2002年,王心凌迎來了命運小小的轉折點。

在朋友的介紹下,她去大聲經紀公司面試,唱了一首陶晶瑩的《離開我》。

嗓音甜美,但卻不假膩,辨識度極高,再加上王心凌長相出挑,一下就被經紀公司看中了。

但這僅僅是第一步,接著王心凌被經紀公司送到日本,開始為期三個月的唱跳訓練。

要通過國內外兩個經紀公司的考核,才能正式出道。

獨自在日本的那段時間,王心凌接近崩潰。

心理上是身在異國的孤單迷茫,而身體上是高壓訓練的疼痛疲憊。

所幸,三個月後王心凌順利通過考核。

公司斥巨資為她量身打造了第一張專輯《Cyndi Begin》。

但這次,好運不再眷顧她。

銷量慘澹,虧損嚴重,僅僅在新加坡獲得了說得上來的成績。

公司下了最後通牒,如果下一張專輯依舊如此,就會放棄她。

然而,人到達低谷,就是觸底反彈的時刻。

第二張專輯裡,全新的嘗試讓王心凌找到了奠定自己華語樂壇地位的風格——

甜心教主。

主打歌《愛你》,把王心凌身上原本的輕快甜美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張專輯在全亞洲創造了突破百萬銷量的成績。

23歲的王心凌,事業就此按下加速鍵。

不僅唱歌,還要演戲。

同年,她與明道、立威廉合作出演了偶像劇《天國的嫁衣》並演唱主題曲,順利拿下當年年度收視冠軍。

緊接著我們最熟悉的《Honey》、《睫毛彎彎》、《熱愛》……

之後幾乎每一次王心凌出演電視劇都會包攬主題曲和插曲。

2006年,她主演偶像劇《微笑 pasta》。

憑藉樂觀單純的"烏龜妹"——成曉詩,再度爆紅。

在台灣,與楊丞琳、張韶涵並稱為"三小天后"。

23歲那年,王心凌成為首位成功登上國際雜誌《ELLE girl》的華人女星。

加速走紅的代價,便是必須時刻像上緊發條的鐘。

她不敢停,也不能停。

拍戲錄歌連軸轉的時候,她經常一天只睡兩三個小時,體重一度降到39公斤。

出道的前10年,無疑是她最巔峰的時候。

但在娛樂圈這個地方,爆紅不止代表著鮮花和掌聲。

相伴而生的,必然有緋聞和非議。

毀掉王心凌的2個男人

在王心凌還未正式出道時,被來學校挑選演員的導演看中,出演《車正在追》。

當時17歲的王心凌,在劇組結識了一個男生叫范植偉。

對方年長她兩歲,對她一見鍾情。

這段感情的最初是美好的。

范植偉總是默默關注王心凌的喜好,為她製造小驚喜,兩個人越走越近。

哪怕是在王心凌出道剛爆紅的時期,兩個人感情依舊甜蜜。

一切在2005年戛然而止,王心凌屢次發現男友劈腿,每一次原諒換來的都是對方的死不悔改。

最後,心灰意冷的王心凌選擇結束。

但那時她不知道,這段感情在日後帶給她的重創,要比想像中猛烈得多。

接下來的4年時間裡,這對昔日戀人的軌跡走向兩個極端。

王心凌成了紅遍台灣的小天后,專輯銷量和電視收視節節攀升。

而范植偉,因為與經紀公司鬧矛盾而被解約,甚至被經紀人公開炮轟。

沒過多久,王心凌簽約了新的經紀公司,成為輿論焦點。

而曾經唯一公開過的男友范植偉也成為媒體關注的對象。

這個男人作為王心凌身邊的第一個炸彈,爆了!

他忽然對媒體公開自己4年前與王心凌相戀時的細節:

"我原本以為她17歲,第一次是給我,但不是的。其實我當時有一點失望。我們交往前,她有個男友,是我華岡藝校的同班同學。"

接著,這個男人曝光了與王心凌的親密照片。

其實這張照片在今天看來,並沒什麼。

但這對當時走甜美清純路線的王心凌無疑是一場暴擊。

用今天的話講,應該叫人設崩塌。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娛樂頻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11/1746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