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美聯手歐亞 坎貝爾:防「烏危機」在亞太上演

圖為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

在美國與東協國家領導人舉行峰會之際,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政策協調員坎貝爾連連表態。他就台海局勢表示,防止下一場「烏克蘭危機」在亞太地區上演,美國將出台一系列有目的舉措,聯手歐亞應對中共威脅。

美國推印太戰略深化合作

周四(12日)至周五,美國在首都華盛頓舉辦美國-東協特別峰會。出席本次峰會的東協國家包括越南、泰國、寮國、汶萊、柬埔寨、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

這次峰會是繼2016年美國和東協在美國本土加利福尼亞州首次舉辦特別峰會後的第二個特別峰會。

坎貝爾周三在美國和平研究所(U.S. Institute of Peace)說,「拜登總統會直言不諱地介紹美國的印太戰略,以及美國希望(與中國)展開和平競爭。他不願讓東南亞,乃至整個亞洲陷入一場新冷戰。」

美國之音報導,坎貝爾重申了印太地區的戰略地位,並表示美國將持續深化與這一地區的合作。

「我們意識到,過去幾屆政府曾下過重視東亞或印太地區的決心,卻被另一些緊迫挑戰轉移了注意力。我認為,大家都深刻意識到這種情況不能再發生了。」

美國之音說,華盛頓和台北都相信,中共在未來幾年對台灣發動進攻已變得越來越可能,問題正變得更為迫切。

同時,美國與歐洲和印太地區中國之外的國家之間關係更加緊密;這些國家和地區對中共的「包圍」格局正在形成。

下一個烏克蘭不能再發生美將有一系列舉措

坎貝爾說:「我們更想強調的是,美國希望採取措施維護台海的和平與穩定。我們並不尋求採取挑釁性行動。我們希望明確阻止採取將是挑釁性的步驟的意圖。

「我們認為,其它國家公開和私下強調在烏克蘭發生的事情決不能在亞洲發生是至關重要的。」

烏克蘭今年2月遭到俄羅斯入侵,被拖入戰爭2個多月。在烏克蘭軍民的激烈反抗下,俄羅斯戰事進展緩慢,但雙方都有重大傷亡。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此前說,將台灣與烏克蘭相提並論是在「玩火」。他說:「個別人甚至蓄意將台灣和烏克蘭這兩個有著本質區別的問題相提並論……這是在玩火,玩火者必自焚。」

坎貝爾表示,雖然烏克蘭危機花費拜登政府很多精力,但華盛頓依然意識到美國面臨的最大地緣戰略挑戰來自印太地區。

「我們都認識到,更大的戰略挑戰將在印太地區上演。我認為,在前幾屆政府中,我們已經啟動了一個堅定的步伐,將重點放在東亞或印太地區。

「我認為,有一種深刻的感覺,那就是(下一個烏克蘭)不能再發生了。因此,我們將出台一系列有目的舉措,這些舉措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左右發揮出來。」

出人意料俄烏戰讓北京形象遭重創

中共的威脅近期成為很多國家的共識。坎貝爾在周一(9日)的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上說,俄中在北京奧運期間簽署的「主要文件」(即俄中合作無上限),讓所有亞洲國家「受到重擊」。

他說,「亞洲國家對此感到擔憂,而且也決心將此作為警告,絕對不能讓類似在歐洲發生的軍事行動發生在印太地區。他們的願望是,力求讓烏克蘭成為諸多方面的前車之鑑。這也體現出印太地區總體的戰略思維。」

坎貝爾說,一般都以為,烏克蘭危機及其產生的後果會吸走所有的注意力,使得歐洲和印太不再成為重點,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形勢發展截然相反」。

「這讓我驚訝。我們分析對比,了解烏克蘭的情況。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能在烏克蘭問題上與我們接觸;他們要聽聽看法,要關注這場衝突的走勢。」

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管理學院的「安全、外交及戰略中心」主任路易斯‧西蒙(Luis Simon)也在會上說,由於北京與莫斯科的密切關係,歐洲領導人更願意就印太行動與美國攜手,「烏克蘭危機使得中國在歐洲的形象遭受重創」。

美聯手歐洲和印太應對中共威脅

坎貝爾在18分鐘的主題演說中表示,在印太地區,俄烏之戰爆發後,美國與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以及東協,進行了多層次的接觸,圍繞烏克蘭和歐盟議題舉行各種對話。

坎貝爾一再強調美國與歐洲,美國與亞太地區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以及東協等盟友之間的合作關係。

他說,「美國與歐洲正在就印太議題,進行前所未有的高層對話……歐洲與印太,這兩個板塊不僅不是各自為陣,反而由一些共同的特點聯合在一起。」

坎貝爾指出,美國的亞洲夥伴們靠近美國的努力,「並非由美國協調或者主導,而是當地自發的……包括主動支持制裁政策,向歐洲支援天然氣,力挺對俄羅斯Swift電匯系統的制裁,提供軍事援助,接納難民,等等。」

拜登在華盛頓召開與東協國家領導人的特別峰會後,接下來將到日本和韓國訪問,以及出席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導人會晤等一系列活動,突出美國對印太戰略的重視,以及依然視中共為其首要地緣政治威脅。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13/1747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