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學霸的10年:我去紐約他上北大終究都是普通人

今年2月,紀錄片《真實生長》上映,口碑爆棚,各大媒體競相報導。

紀錄片從2012年開始,歷時10年,對教育改革背景下,三位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的95後少年長期跟拍,從高中階段,到他們大學畢業、進入社會,積累的素材將近1000個小時。

導演張琳在接受一條採訪時表示:「從第一個畫面開始,這些孩子就在不斷刷新我們的認知,一個人究竟能不能把自己這副人生的牌打好,這是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去解決的問題。」

《真實生長》主角:(左起)周子其、陳楚喬、李文婷

而這部片子的背景,還要回溯到十二年前。

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正式發布》,全國人民都對改革充滿了期盼。導演張琳捕捉到了大眾、社會心裡頭的一股子火苗,試圖用鏡頭訴說真實的教育改革。

導演張琳,圖片來源《真實生長》放映交流會

一年後,北京著名的海淀名校十一中學(一本升學率高達90%以上的重點中學)被確認為國家辦學體制和高中特色發展改革試點,率先施行的是與大學類似的「導師制」與「走班制」的教學模式,也由此進入了導演張琳的視野。

事實上,這部紀錄片所呈現的本質是沉重的,因為改革到今天,其效果依然難以評估。但它展示的方式是輕鬆的,以真實學生的經歷來顯露教改的端倪,啟發我們思考教改本身,即基礎教育怎麼教?它如何解決培養人才培養的問題。

在這所院校里,展現於觀眾眼前的不再是溫馴的、沉默的、或被一套話語體系規訓後盲目激越的青年,而是一群有著清晰的自我意識和準確的表達、對所謂「理想的教育」有著自我看法和積極追求的新時代少年。

通過三位學生的視角,去積極探究十一中究竟要培養什麼人?怎麼培養人?以及他們的未來如何被塑造?

真實生長劇照,圖片來源騰訊視頻

紀錄片的第一集講述了教育改革的第一站,即對於規則、制度的改革與試驗。這其中,十一學校對學生的包容讓這份改革顯得決心十足。

2012年,北京,夏。碩大的白雲像軍艦一樣駛在空中,孩子們擺臂,「1、2、3」,空氣中皆是烈日的溫熱味道。

此時,耳邊傳來廣播的聲音,「軍訓要發揚服從精神,要發揚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精神。」而對於這群剛入新高一的學生而言,他們並不滿足於死板地接受軍訓的安排。有別於傳統的「服從精神」,他們即將與權威進行一場大battle。

一天晚上,軍訓動員會上,歷史老師李亮的聲音傳來,「十一學校的目標,是要造就偉大的學生。培養社會棟樑,民族的脊樑。熄燈以後,不要再說話了,靜靜躺在床上,進入夢鄉。」

話音一落,台下熙熙攘攘喧譁起來,似是對這番發言有異議。李亮瞬時補充道:「這就是遊戲規則,這就像一粒汗珠掛在你的臉上,規則不允許你擦去,你能否堅持你的操守呢?」

宣教結束,一個男生碎步走上台前,他目光炯炯,有理有據:「老師,洛克說,趨樂避苦是人性,您對這點怎麼看?」

「天生的。」

「趨樂避苦是人性,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在軍訓的過程中可以擦擦汗,坐下來歇會兒?」

「它可能暫時對你來說違背你的人性,但是它是為了你的長遠發展,勇於吃苦、勇於挑戰困難也是人性,不是說任何條件下我都必須趨利避苦,為了更廣泛的更多的人性利益,我可能就不去驅利了。」

「不是,您認為我不擦汗會帶來什麼更大的利益呢?」

就是這場討論,這個男生周子其進入了導演組的視野,他是學校學生內閣的領導者之一,他曾寫過最早的口號,「一切權力如果不經過徵詢,那麼都是妄言。」

這一場討論之後,他洋洋灑灑寫了萬言書,遞給了時任校長李希貴,其中論證了軍訓改革的重要性。

李希貴校長召集學校老師就此做了商討,結論是尊重學生的思想。不久之後,學生喜大普奔,初中軍訓取消,高中軍訓砍掉兩天。

在《真實成長》中,周子其所在的學生內閣擁有很大的話語權。學生們組織在一起,捍衛自己的權益。

手機管理制度是否合理?是否可以用電腦?食堂價格是不是可以降低?談戀愛是否被允許?這些都在他們的思考範圍內。

他們頭腦清晰、有理有據,從選題立項、製作問卷、發放調研到報告成形,一系列事項全部團隊合作完成。

很多學校的老師或許頭疼這樣挑戰自己的學生,但是十一中的老師們更多的生出後生可畏的欣喜。

導演組捕捉到一個有趣的場景。老師們在一場酒宴上喝嗨了,李亮老師站著大聲說著,「我的這批學生非常厲害,他們能改變十一學校的食堂價格。你服了,我也服了!」

席間校長李希貴沒有說話,但他的眼神里漾著笑意。

李希貴校長在」時間的朋友「演講,提到」課程是把社會上的挑戰,在學校里打包濃縮「

在教改改革中,十一學校廢除了班主任,學生採用走班制,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堂學習。這對學生來說,選擇權大了,有了更多自身喜好、自律的培養。

陳楚喬思想成熟睿智,言語犀利。她說走班制意味著自己成為大人了,意味著學校信任自己,而自己要承擔決定後果。

十一中學生陳楚喬,圖片來源騰訊視頻

她選擇了魯迅主題課堂,這堂課的預期本是枯燥,卻不料點燃她心中的小獸。

課堂伊始,黃娟老師說,「脫掉校服,以我的姿態,而不是以我們。」「如果你們不介意的話,請脫掉你們的校服。」

陳楚喬和同學們脫掉了校服,露出了內穿的各色款式棉衣、毛衣,小臉上本真的自我悄悄躍上課堂。在這裡,沒有學生,只有「人」。

這課堂、是自由探討課,老師不問「魯迅寫文章的意義是什麼?第一段的作用是什麼?」而是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感覺、感受。對於感受的尊重,稱之為真正的學習。學習正是把知識與自我做融合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的自我逐漸顯露,又逐漸溶解消失於渺小。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精英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602/175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