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過五十,以下四種面子就別爭了

01

有一天,孔子帶著學生去周廟參觀。

他忽然發現,一個奇怪的東西,問:「是什麼呢?」

守廟的人說:「這是欹器。」

孔子說:「我聽說,這個器物,盛滿了水,就會傾倒;如果水只有一半,就會直立;如果是空的,就會斜著,是這樣的嗎?」

在場的人,都若有所思。

誠然,人生註定不會圓滿。如果太滿了,反而因為無法承受,滿盤皆輸;如果非常空洞,又只能倒地不起。

《菜根譚》有言:「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

人過五十,半生已過,應該學會「一半」的道理,要學會看淡,不再為面子而爭執不休。

要懂得「不爭而善勝」,丟一半「面子」,剩下一半「里子」,就是最後的贏家。

02

第一,捂住錢袋子,別花錢買面子。

總有一些人,喜歡「打腫臉充胖子」。五十歲了,自己有存款了,也馬上會退休了,還愁什麼。在親戚朋友面前顯擺一番,自己就更加幸福了。

其實,所有的炫耀,或多或少要花錢。

你去親戚家喝喜酒,大家都隨禮兩百,你偏要給六百;很多年不聯繫的親戚,也主動隨禮,把自己當成長輩。

隨禮是一份人情,講究的是「禮輕情意重」。如果你認為紅包越大越好,就越是不識趣。很多人,並不會感激你,反而認為是應該如此。

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你非常注重打扮,喜歡穿很貴的衣服。表面上,大家會嘖嘖稱讚,其實沒有人瞧得起你,只是認為你是一個容易被商家欺騙的人。

人過五十,要過勤儉節約的日子。要明白,以後的日子還長,你亂花錢,等老了以後怎麼辦?即便你有百萬存款,也不能隨便花,要控制自己的購買慾,少去人情交往。

03

第二,看淡職場事,別與人爭執位置。

《菜根譚》有言:「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

辛辛苦苦工作幾十年,有功勞,也有苦勞,也做了很多好事。但是你不要居功自傲,還要懂得及時退讓。

一個人不計較功勞,不貪圖別人的回報,就是真正的功勞和恩德。

我們常常說:「做好事,不留名。」虛名有什麼用?人只要問心無愧,都可以捨去。

清朝末年,袁世凱是一個很紅的人。但是他為了一個「皇帝」的位置,把一生的成績,都毀掉了。後人把他當成「笑柄」。

想一想,人在職場,越想鶴立雞群,越會「槍打出頭鳥」。不如主動退讓,就像飛機一樣,飛行了幾千里,最後還是要安全著陸。

位置高,不代表面子;位置低,心態好,臉色好看,更有面子。

04

第三,多體諒兒女,別把兒女與「外人」對比。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不管你的兒女多厲害,也不會成為天下第一人。你把兒女和小區裡的年輕人比一比,肯定會怨氣衝天。

我的鄰居老張,女兒在家門口的一家飯店當經理,月薪四千。可是他很難過,因為小區裡的年輕女孩,要麼是公務員,要麼在深圳混得風生水起,要麼嫁給了富人。

有一天,老張摔了一跤。女兒迅速趕過來,送他去醫院,前前後後,照顧得很周到。女兒說:「現在你知道了吧,還是女兒在身邊好。」

老張笑了,再也不說女兒的閒話了。

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機遇,也有不一樣的難處。你要學會換位思考,看看兒女們有什麼難處,然後力所能及地幫助,就可以了。

來日方長,你的兒女從最底層開始出發,只要進取不止,就是韜光養晦。你想用兒女的成績作為炫耀的資本,也太幼稚了,這樣的面子,會傷害兒女的自尊心,會破壞家庭關係。

05

第四,懂得寡言少語,別與任何人針鋒相對。

很喜歡這樣一段話:「不開心的時候,就少說話,多睡覺。當夜晚來臨了,你我窩在被子裡,做一個好夢,就能慰藉一天的不如意。」

人是社會性動物,即便你習慣了獨來獨往,也不能百分百脫離群體,仍舊要融入社會。

大部分的破事,都是人際交往的時候產生的。每個人都有個性,都希望自己比別人過得更好,因此處處都有競爭,隨時都要防備別人使壞。

人生的下半場,是一段下坡路,你別不懂得「就坡下驢」的道理。

放過了別人,你也許會有損失,但是真實的一面是——及時止損。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你退回去了,人生就變成了海綿,雖然受到了擠壓,但是很快就復原了。

有句諺語說:「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

管好自己的嘴,不爭輸贏,你弄丟了面子,但是心安了,福氣就漲上來了。一失一得,盡在其中。

06

古人說:「君子寧居無不居有,寧處缺不處完。」

真正的君子,不爭奪位置,不占據場所,寧願有缺憾,也不會爭執完美。

一個人再厲害,也是滄海一粟。最好的臉面,不是上面貼著金子,而是上面有笑容,給人更多的善意,帶給社會更多的安寧。

人這一生,就像一個拳頭一樣,剛剛握緊的時候,有爆發力,錘擊了很多次之後,就慢慢疲軟了,變成了強弩之末。

聰明的人,到了五十歲,就放開拳頭,和人生握手言和,擁抱世界。

別爭了,面子不重要,開心最重要。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布衣粗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603/1756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