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家庭教育的三個階段:陪伴、教練、尊重(家長必讀)

一個優秀孩子的成長,往往和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每個孩子都有成為優秀人才的潛質,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方式,賦予了孩子不一樣的人生。

家庭教育,決定了孩子一生的生命底色。

可以說,孩子的命運掌握在家長手中,一點也不為過。

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及時把控孩子成長的三個階段:

0-6歲用心陪伴、6-12歲培養能力、12-18歲尊重孩子。

0-6歲

優秀的孩子,都是陪出來的

0-6歲,可以說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是孩子性格特點生活習慣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期。

義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說:「人生最重要的時期是0-6歲這一階段,而並不是大學階段。」

因為,人類的智慧是在這個階段形成,而且人的心理也是在這個階段完成發展並定型。

孩子6歲前,父母的愛與陪伴,不僅能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也是孩子性格形成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營養液。

父母如果能抓住這個重要的時期,給到孩子足夠的陪伴,孩子將來一定非常優秀。

《窮爸爸富爸爸》一書中曾說過:「所謂成功的父母,就是有時間從容地陪伴孩子。」

或許我們無法做到時時相伴孩子左右,但我們至少可以做到,在每天與孩子相處的短暫時刻,講究方法,用高質量的陪伴,不缺席孩子的成長。

為了把孩子培養得更加優秀,下面兩條建議,父母越早理解,孩子越早受益。

1、3歲前安全感的建立

0-3歲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這段時期父母能否給予孩子建立安全感,決定了他一生與外界的情感連結模式。

孩子出生後,雖然肉體已經與媽媽分離,但其精神上卻依然是一個胚胎。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周圍的一切對他來說都是未知的;

他們通過父母的表情、神態、語言、反應,一點點建立起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可以說,3歲前的孩子在精神和心理上,仍然與媽媽是一個共生體。

在這段時間,如果孩子能夠受到父母或其他看護人的良好照顧。

尤其是媽媽,如能對嬰兒採取慈愛的態度,並且這種慈愛是經常的、一貫的和可靠的;

孩子就會感到舒適與滿足,建立起最初的安全感。

2、6歲前注重性格培養

孩子出生後的幾年,是性格形成非常關鍵的時期。

父母的有效陪伴,不僅能讓孩子建立一個好性格,若孩子的性格出現偏差,也能及時給予修正。

孩子到了3歲左右,其性格已經有所顯露了。

因此,孩子出生後的頭三年非常重要,這個時期,很多事情的影響都能夠改變孩子的性格。

在生命最初的幾年裡,孩子若受到傷害、暴力以及其他的障礙,他的個性發展就會出現某些偏離。

假如孩子的性格缺陷是出生後形成的,那麼在3-6歲可以治癒,因為3-6歲是孩子性格調試與修正最佳時期。

蒙台梭博士指出,孩子是感官的探索者,這個探索的高峰期是6歲前。

一旦他們的興趣被吸引,就會一遍又一遍地反覆練習,樂此不疲、不厭其煩,很專注地做完一個工作,再做下一個工作。

依靠興趣的指引,達到專注工作的程度,孩子們身上那些消極的症狀就會一個個地消失;

他們變得有秩序了,被動的、喜歡搗亂的孩子變成了喜歡協助他人的人了。

所以,那些在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消極性格,並非是孩子的本性,這些性格上的缺陷是由不適宜的環境造成的。

有遠見的父母,在孩子6歲之前,都會用心的陪伴孩子,發現孩子的性格出現偏離,就會及時給予修正。

無論從家庭環境上,還是教育方式上,教育孩子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育兒經。

所以說,優秀的孩子,都是「陪」出來的,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

當你在孩子身上,傾注了陪伴、耐心、愛護,孩子自然就會回報給你一個像星星一樣明亮的自己。

6-12歲

一半書香,一半煙火

一個孩子最好的生活狀態,不是只沉迷在書海之中,而是書香伴著煙火氣。

既懂得讀書學習,自律以正身,書香能致遠;又懂生活的情趣,感恩父母的付出,煙火氣是每一個中國人最好的生活方式。

一個人最高貴的氣質,就是書香之氣;

一個人最高級的儀式感,就是煙火之氣;

一個人最好的生活狀態:一半書香,一半煙火。

一半詩意,一半煙火,才是生活最美的樣子。而孩子能達到這樣的狀態,需要父母在日常家庭教育中,不斷進行薰陶。

6-12歲的孩子,是父母培養良好習慣和素質能力非常重要的時期。

因此,父母要格外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和薰陶,12歲前,一定要讓孩子養成這兩個習慣: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1、生活習慣。

曾經有一位記者採訪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卡皮察,「在您的一生中,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裡學到的?」

他說:「我個人覺得,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不是在大學,也不是在實驗室,而是在幼兒園。」

他繼續講到,「在這裡,我學會了很多,比如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

飯前要洗手,飯後要休息;答應別人的事情要做到;哪裡拿的東西要放回原處……」

這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朋友圈洗版的「神仙孩子」-蔣耀16歲考上清華,24歲博士畢業,簡直太牛了

這個少年,不僅學習習慣好,自理能力也強。

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學習,不僅如此還主動做家務,完全不用父母操心。

縱觀那些成績優秀的孩子,都有著父母心目中理想的生活好習慣,不僅愛學習,還懂得做家務,自理能力更是不用父母操心。

2、學習習慣。

2022年新課標發布了,這是最近十年內最大的教育事件。

這次新課標變化的內容很多,最引人注意的是語文的課時占比達到了20%-22%,絕對的重中之重。

這就要求孩子們更要廣泛涉獵讀書,書讀得越多,孩子所看到的世界就越廣闊。

那些看過的故事、收穫的感悟、浸染過的氣質,就像一顆種子,會在孩子的身體裡慢慢發芽長大,不斷提升他的認知。

對於絕大數孩子來說,讀書、學習仍然是改變命運,提升個人價值,乃至逆轉家庭貧困最好的途徑。

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是孩子將來自律的關鍵,學習習慣的好與壞,決定了孩子將來能走多遠。

12-18歲

尊重孩子,讓他自己去飛翔

人,不論年齡大小,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上,都是渴望著大家思想和感情上平等的交流。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父母的複製品。

在教育孩子這條道路上,父母最不該做的就是用父母的權威去壓迫孩子。

成為父母之後,我們開始學習和自省,明白了「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也應該被我們尊重」等道理。

不過,你真的懂得如何「尊重」孩子嗎?

尊重孩子的第一要點,首先就是尊重孩子的感受。

有句話說,孩子是用父母待他的方式在對待世界。

深以為然!

孩子感受到世界的樣子,就是父母對待孩子的反應。孩子蠻不講理的時候,恰恰是父母忽視了他的感受。

如果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都能及時關注孩子的感受並共情和回應,還用擔心孩子不通情達理嗎?

尊重的第二要點,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三分教七分等」,教育和培養孩子是個長期的、艱難的過程;

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需要時間,家長和教師要有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

蒙台梭利博士表示,一個孩子的成長具有階段性特點,其中0-6歲和12-18歲階段的孩子,他們在情緒和心理上處於極不穩定的階段。

在上圖中被標為紅色,代表了這兩個階段中孩子在生理、心理上不穩定的變動和發展,這種巨變甚至可以和化繭成蝶的蛻變類比。

6歲前的孩子,動不動就哭鬧、耍賴、不聽管教;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叛逆,有叛逆心理,這都跟這兩個階段的孩子心理處於極不穩定階段有關。

所以,當孩子到了12-18歲這個年齡段,進入青春期後,父母一定要懂得尊重孩子,改正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能對再對孩子進行吼叫了。

作為父母,一定要記住:父母的有效期,只有短短的十年。

千萬不要期望等著孩子長大了,再去管教、再去彌補,那個時候為時已晚。

最好的家庭教育,莫過於在這三個階段做好父母的角色:0-6歲陪伴、6-12歲教練、12-18歲尊重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每日蒙台梭利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620/176467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