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李玫瑾:孩子吃飯有三種表現,長大後情商低,爸爸媽媽要注意

孩子吃飯也能看出情商高低?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吃飯若有這3個表現,長大後情商都不高,家長要注意。

李玫瑾教授把孩子的成長發育分為幾大階段,3-6歲尤其重要,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畢竟好的性格受益終身,但孩子如果在吃飯的時候有這三種「表現」,多半長大以後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糾正。

李玫瑾教授曾做出過研究:犯罪心理的人都源於早期教育,在破解這些人的心理問題時就會發現,早期影響和後期犯罪密不可分。而這些問題竟然能從一個小小的「吃飯」中就能看出。

和孩子吃飯的時候有以下幾方面「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並進行高情商教育,這樣孩子將來才更有出息。

一、孩子吃飯的三種「表現」,說明長大後情商低

表現一:自私、吃獨食

很多家庭由於溺愛孩子,總是無止境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在餐桌上,這些孩子不管其他人喜歡吃什麼菜,先把自己喜歡的菜盛到碗裡,別人要吃還不允許,就開始大哭大鬧,可家中的老人卻說,這是聰明的表現,不要管孩子。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從小自私、不願意分享的孩子,長大不會考慮到別人的感受,更容易被社會排擠,這正是情商低的表現,家長一定別忽視!

表現二:吃飯沒規矩,大吼大叫

有一次在飯店吃飯,看到旁邊桌上有一家人正在吃飯,結果孩子大吵大鬧,一會兒亂扔東西,一會沖周圍人大喊,搞得誰都吃不好,周圍人都朝孩子父母投來異樣的眼光,結果孩子媽媽卻習以為常地說:「孩子乖,好好吃飯。」

不懂得守規矩的孩子,將來出了社會是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你不教育孩子,總有人替你教育,所以說,打你孩子出現各種各樣問題時,父母要及時管教,一味放縱只會害了孩子。

表現三:不懂得說話

比如帶孩子去朋友家做客的時候,孩子會不懂事的吐槽飯菜難吃,或者在和長輩吃飯時,給長輩甩臉子,這都是情商低,不會說話的表現。

那麼,孩子出了問題,父母必須做出檢討,在3到6歲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父母更應該教會孩子最基本的餐桌禮儀,和別人如何溝通,自我表達的能力。

在這些能力裡面,情緒管理能力尤其重要,那麼,應該如何讓孩子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化身為高情商寶寶呢?

二、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化身「高情商」寶寶惹人愛

首先,要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

言傳不如身教,我想讓孩子好好吃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父母要做到言傳身教。

在吃飯的時候告訴孩子不能亂扔湯勺和飯菜;吃飯的時候不要發出太大的聲音。

在外出和孩子就餐的時候,要告訴孩子這是公共場合,不能哭鬧,不能大聲喧譁,更不能在公用菜盤裡挑挑揀揀,把自己喜歡的菜占為己有。

第二,要幫助孩子學會發泄負面情緒的管理技巧

有實驗證實:靜坐冥想可以減輕一個人的焦慮,並且能夠加強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

這種方法同樣適合於孩子,曾經有一個性格交到的孩子,媽媽每周帶著她去上瑜伽課,後來慢慢的孩子學會了靜心放鬆,脾氣也變得比之前溫和多了。

心理學研究表明:做運動是疏解壓力的最好方式之一。持續做2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可以促進大腦中腦內啡的分泌,從而減輕心理壓力。家長也可以帶著孩子進行一些體育鍛鍊,戶外繪畫唱歌等。

第三,家長要幫孩子建立自信

自信是提高情商能力的基石。那麼父母應該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信呢?

父母要注意對孩子的評價,若平時很少予以表揚,只知道批評孩子,那麼就會在孩子中心中塑造不佳的自我形象,,所以父母應該學會欣賞孩子的優點,不要和別人進行對比,而是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多去鼓勵孩子,會讓孩子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

第四,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心理學研究表明:只要讓孩子對未來充滿樂觀,那麼他的一輩子都不會很差。

培養孩子樂觀的生活態度,就要讓孩子學會對事情做出正面的思考。

曾經有個孩子老師在課堂批評他的化學成績,但她並沒有耿耿於懷,而是自己做出了心態上的調整,回家和媽媽說:「幸虧老師批評的是我最差的一門學科,如果我最好的那不學可被他批評了,那我不就更慘了」。正是因為擁有這樣的正面思維,所以孩子才能調整好自己的內心,不被負面情緒干擾,從而找到激勵自己的動力和方向。

第五,培養孩子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現在的家庭獨生子女居多,和外界溝通交往的機會很少,難免會養成自私自利的壞習慣。所以父母應該多安排一些機會,讓別的小朋友在家裡和孩子一起玩耍。

在和別人溝通的過程中,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學會分享。真正情商高的父母,並不是讓孩子成為別人注意力的焦點,而是應該鼓勵孩子主動去和大家玩耍,和他人進行分享,學會為他人考慮這樣才能幫孩子真正提高情商。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海濤爸育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715/1775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