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共不參與對俄制裁?最新數據意外透露真相

連接中俄兩國的黑河大橋2022年6月終於正式通車

《法蘭克福評論報》發現,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並沒有繼續保持正常的對俄貿易關係,對俄出口銳減。

中國沒有參加西方因侵略戰爭對俄羅斯發起的制裁,官方甚至聲稱與俄羅斯的合作"無上限",雙方互為戰略夥伴。但《法蘭克福評論報》發現,數字講述的卻是另外一個故事,"沒有參加制裁俄羅斯的國家,尤其是中國,向俄羅斯的出口出現大幅下滑。"

文章寫道,制裁一方必須組成廣泛同盟,否則,被制裁的俄羅斯可以找到另外貨源,架空制裁。位於華盛頓的彼得森研究所對54個國家、占俄羅斯進口90%以上的數據分析之後得出結論,從戰爭爆發截止到4月底,參加制裁的國家向俄羅斯的出口猛降60%;沒有加入制裁的國家,包括中國,對俄出口降低的幅度也達到40%。

"中國對於莫斯科而言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2021年,中國占俄羅斯進口總額的比例達到四分之一,其中,半導體產品甚至高達57%。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雖然宣布同俄羅斯繼續保持正常的貿易關係,但實際上,中國對俄出口截止到4月底大降38%。"

文章認為,中國的出口商顯然在推動制裁機制的國際化:

"每個拒絕監督出口的企業,都會面臨不再獲取美國技術,以及無法使用美元、歐元做生意的風險。對俄出口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跨國企業的決定。這些企業占據中國出口量的一半,而它們很可能不執行北京的指示,而是奉行外國母公司的決定。"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716/1776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