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打腫臉充胖子?中共債務高啟再對外撒幣 較勁歐美

中國經濟成長率在第二季度僅為0.4%,相關債務更高達GDP的2.6倍,但當局仍計劃向世界銀行疫情應對基金捐資五千萬美元。有學者認為,在封城、清零等防疫措施下,習近平的「左轉」政策已重創投資信心,再加上全球供應鏈正加速撤離,中共的債務償還與經濟復甦能力前景堪憂。

中國經濟成長率在第二季度僅為0.4%,相關債務更高達GDP的2.6倍,但當局仍計劃向世界銀行疫情應對基金捐資五千萬美元。有學者認為,在封城、清零等防疫措施下,習近平的「左轉」政策已重創投資信心,再加上全球供應鏈正加速撤離,中共的債務償還與經濟復甦能力前景堪憂。

據台灣中央社報導,華裔美籍學者裴敏欣近日表示,中國自2009年起大幅舉債刺激經濟成長,如今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已高達264%。而河南村鎮銀行爆發弊案,儲戶擠兌,中國資產規模約14兆美元的近4000家中小型銀行正面臨類似系統性風險。種種問題恐引發連鎖反應,爆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比過去更高,加上中國對於疫情的清零政策導致經濟成長快速放緩,債務炸彈倒數計時聲越來越響亮。

台灣的中華經濟研究院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認為,這反映出中國村鎮銀行監管制度有很大問題,導致周轉不靈。其中,溫州也曾出現地下金融不受監理,導致資金使用不透明。但他認為,中國村鎮銀行事件還不致引發整體金融危機,雖然中國計劃經濟下滑,但仍有很多手段可處理區域性的問題。

房地產爛尾樓停貸村鎮銀行擠兌潮會引爆金融危機炸彈嗎?

台灣雲林科技大學財務暨金融系暨研究所教授鄭政秉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指出,中國到底負債多少有不同統計,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布數字為例,「中國中央政府為主的國債占GDP九十幾,地方政府、民間負債加起來大概超過GDP二百六十多、甚至有三百多,中國目前財政狀況的確並不是太好。」

不過鄭政秉說,美國國債比重占GDP一百二十幾比中國九十幾更嚴重,若純粹從中央政府的債務來看,中國也比義大利等歐洲國家相對還好,平均值比歐盟平均值多一點。但中國若加上地方政府和民間企業負債,比例的確非常高。尤其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說,中國有6億人口每人人均所得在1000元人民幣以下,地方負債、人民窮困情況嚴重。

中國媒體報導,中國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4.8%,第2季年增僅0.4%,今年上半年GDP年增只有2.5%。中國財政部長劉昆近日仍在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宣布,中國擬向世界銀行的疫情應對基金捐資5000萬美元。

鄭政秉認為,中國政府即便財政不好,為了展現跟美國等大國較勁敢於挪用資源,不管在「一帶一路」或向第三世界援助的金額還是非常大。事實上,中國的地方財政相當糟糕,地方官員被減薪,相關吸引尖端人才的計劃被大量砍薪資、福利;加上中國在房地產領域一直存在很大問題,恆大集團、融創中國、上海世茂等大型企業違規跳票,爛尾樓停蓋事件等已經擴展到22個省份,超過100多個樓盤(建案)金額非常大,各省份地方財政會更加惡化。

中國經濟成長率第二季度僅零點四,中國舉債已高達2.6倍GDP,但官員仍宣布擬向世界銀行的疫情應對基金捐資五千萬美元。圖為美國華盛頓DC的世界銀行總部大廈。(AFP)

有中國學者建議向公眾發放消費券

中國觀察者網報導,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日前受訪直言,中國今年若要達到5.5%的經濟成長目標,下半年成長率就要有9%,這顯然不現實。曹和平主張,提振消費的簡單直接方法就是向老百姓發放每人2萬元的消費券,補貼消費者要比補貼企業划算,刺激消費要比刺激生產有效。

但鄭政秉認為,直接發放給中國民眾消費券的效果有限:「目前財政負擔重,再用擴張性財政政策也許有效果,但不會那麼大。原因是新冠肺炎封城,上海最明顯,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負十三點多。因為上海、北京、江蘇這些主要城市封城,人員根本不能流動,商業民生消費停止。最近奧密克戎BA.4、BA.5在中國又傳出像西安、上海很多城市、區域,因此進一步封城。消費券方式的確有刺激效果,但因封城未完全解除,疫情威脅還在,擴張性財政政效果有限。」

中國經濟學家李稻葵近日在北京的一場論壇指出,經濟發展趨緩首先要調動企業家,尤其是民營企業家的積極性。但先前監管網路平台的執行過程「恐怕有一些問題」,很多民營企業家的積極性受到了挫傷。

鄭政秉也認為,中國經濟各方面出問題,不只需求不振、供應鏈商業行為出現問題,成長動能很大問題就是民間活力、企業創新投資不足。

學者:習近平意識型態大左轉重挫民間成長動能

鄭政秉說:「重要的是,習近平『大左轉』。雖然李稻葵講稿有替習的『共同富裕』合理化,習推動『共同富裕』自稱是害怕資本無序擴張,對中國的創新跟資本活動進行打壓,比如螞蟻金服、騰訊、抖音等大企業;對網際網路及相關產業打壓,對中國創新投資、民營企業影響很大。李稻葵呼籲喚起民營資本家信心,並不樂觀。」

鄭政秉提到,幾天前傳出阿里巴巴又受到監管、約談。即便學者呼籲,但中國以習近平為主向左轉的意識型態難以改變,供給面不僅受疫情影響,供給民間創新活力都受影響。從房地產爛尾樓、村鎮銀行停貸,資產組合應重新規劃,風險不要集中某一項,以平衡緩減風險。

李淳分析,不論債務多少,重要的是還債能力如何。只要還債能力持續提升,引爆炸彈的說法就有限。中國債務危機和經濟趨緩有關,習近平預期今年GDP增長5.5%,但第二季度才0.4%,意味下半年需要很拼才能達標。但目前外界大部分輿論認為,中國不可能達到4%或4.1%的經濟成長率。

學者:美歐供應鏈甩開中國中國經濟成長動能投下變數

李淳說:「債務問題連到經濟成長減速問題,內需成長放緩、出口受到很多阻礙,加上資金投資力道下降,可能對它還債壓力愈大。」

李淳提到,過去十年,每年都傳出中國可能發生金融危機風暴。但這十年沒有真的出現,關鍵是有沒有辦法恢復經濟發展動能。中國經濟學者提出用消費券回應,反應確實中國國內消費消失、投資力道減弱:「疫情下最喜歡講一種『慢性病』,這慢性病如果沒辦法控制就會變急症,就是所謂的風暴了。中國也許可以躲過這次村鎮銀行帶來的問題,關鍵還是它接下來幾年能否維持經濟持續成長?這取決於刺激消費、帶動投資的力道。整個中國在國際經濟展望上不看好,因為美洲、歐洲也好,整個西方世界市場脫離中國的趨勢愈來愈明顯,再加上疫情,這會成為中國接下來經濟能否維持成長的最大變數和隱憂。」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719/1777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