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李濠仲:為何戰爭讓美國受罪,俄羅斯卻沒事?

作者:

戰爭是普京挑起的,「負評」卻幾乎涵蓋了整個民族,全世界已快找不到幾個人願意再和俄羅斯人握手、擁抱。(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民意支持度繼續下滑,CNBC最新調查為36%,已比川普任內最差表現還低一個百分點,有半數以上美國人認為他應對通膨不力,高通膨主要因為5兆美元抗疫刺激經濟政策的反噬,雪上加霜則是俄羅斯年初發動對烏戰爭,衝擊美國油價,連帶造成物價大漲,民眾為此怨聲載道。美國因為協助烏克蘭抗俄,看似加劇了自己的經濟挑戰(歐洲許多國家亦然),同一時間,發動戰爭的普京所獲民意支持,卻始終維持在80%上,那麼,戰爭豈是專挑民主國家受苦,俄羅斯卻沒事?

事實上,戰爭爆發,在西方國家制裁下,俄羅斯4月通膨年增率也曾沖至17.8%,創了20年來新高,就俄羅斯聯邦統計局資料,俄國近期物價也增長了近20%,但當俄羅斯媒體幾乎全被「馴化」之後,俄羅斯人幾乎不去討論國家面對的經濟困境,更不用說檢討自己為戰爭付出什麼樣的代價。然後到了5月,普京竟又神奇地宣布俄羅斯物價上漲現象完全消失了,通膨率且為零。

相較美國媒體報憂不報喜,俄羅斯媒體除了戰爭敘事必須跟著普京走,經濟景況亦然。於是,俄羅斯人根本無從得知當下俄羅斯「物價不再上漲」和「通膨歸零」的真相是什麼?是不是反而埋伏更嚴重的通貨緊縮訊號?是不是其國內失業率正在竄升,才大幅降低了消費(間接平抑物價)?零售商和製造業是不是早已默默減資、裁員?結果會不會是國家經濟將進入長期衰退?如果俄羅斯今天仍有媒體正常發揮的空間,新聞上呈現出的民生經濟壓力,能比美國好到哪去?

另外,又如果普京對人民生活水準早就立下了一個遠低於西方國家的標準,就算今天因為發動戰爭,抹煞了國家過去15年來的經濟成長,俄羅斯人「反彈」能有多大?

2020年,美國貧困標準為單身收入(年)低於1萬2760美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報告說美國有將近4000萬人在這標準之下。不過,俄羅斯平均國民所得甚至都還不到這界線。若按照OECD數據,俄羅斯貧困家庭比率(12.7%)也比美國(17.8%)還低。但早公開的秘密是,俄羅斯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貧窮線,從來都是應官方需求的「政治門檻」,其最低生活水準經常被批評為設置得太低,和民眾實際生活脫節。俄羅斯獨立民意調查機構Levada Centre曾於2018年揭露俄羅實際上有40%的人生活在貧窮線下,但這一報告在俄羅斯社會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今天之前,合理化普京獨裁領導俄羅斯的說法之一,就是他在位20年,俄羅斯人生活水準上升了、國家經濟繁榮了、俄羅斯重拾大國地位了、人民也找回了民族自豪感。而且,窮的人愈來愈少,有車子和微波爐的人愈來愈多,IKEA也開了超過10家,連少喝伏特加,改喝紅酒,都可以是國家起飛的象徵。同一時間,普京在國家軍事上的花費卻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每每經濟稍有起色,就是普京實踐軍事擴張的時刻。如同當年入侵克里米亞和今天入侵烏克蘭,每一次發動戰爭都是在自毀既有的經濟穩定成長狀態。

在美國,假若有一名單身母親稅後所得低於聯邦最低工資,則她必須得到食物券、個人所得減免、兒童營養計劃或其他醫療補助,已促使其收入在加計福利總合後,可以達到「常人家庭」的水準,這也是過去疫情期間美國必然大規模對許多家庭釋出救濟政策的原因。美國今天的通膨之苦,正是來自全球大流行病下的救濟副作用,加上之後挹注烏克蘭,至少都是為了「救人」而舉國付出代價。俄羅斯統計局曾如實發表統計報告,顯示俄羅斯近年仍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家庭無法讓家中每個成員同時擁有兩雙舒適、適合季節的鞋子,有超過半數家庭無法面對生活上的意外支出。但俄羅斯國內的民生困局,很重要原因不就是掌權者動輒發動戰爭而遭到他國制裁所致。

拜登民調也許真的很糟,他有自己必須承擔的政治責任,但美國這個國家仍是充滿機會的地方。鏡頭轉到普京,戰爭是他挑起的,「負評」卻幾乎涵蓋了整個民族,全世界已快找不到幾個人願意再和俄羅斯人握手、擁抱。但這又如何?

當下,俄羅斯人再看不到Netflix(Netflix下架俄羅斯服務)、沒有UNIQLO衣服可買(UNIQLO宣布暫關俄羅斯業務),也無法再購買經濟實惠的機票旅遊歐洲(歐洲禁航),這些需求被剝奪看似微不足道,卻反映了普京完全無視自己國家人民作為「世界一部分」的渴望,因為這一切對普京來說,從來都不是所謂「戰鬥民族」必須糾結的事。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李濠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721/1778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