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譯叢:台灣是下一個烏克蘭嗎?

作者:

作者:柯伊奇.哈馬達(KOICHI HAMADA)

譯者:太史齊

在全世界還不能確定美國是否願意以軍事手段保衛台灣之前,中共軍隊很可能出於各種考量已經不得不登陸該島。然而,明確無誤的軍事嚇阻並不是阻止中共入侵台灣的唯一或曰最有效的方式。

日本東京報導大多數觀察家都認為,俄羅斯烏克蘭發動的殘無人道的戰爭是對民主、主權和人權的進攻。對美國及其北約盟國來說,必須對克里姆林宮的這一侵略行徑予以強有力的回應,包括對俄羅斯進行前所未有的經濟制裁以及對烏克蘭提供巨額軍事援助。但西方將止步於任何直接的干預,以免被視為對俄宣戰。

美國對台灣政策的輪廓仍然遠遠不夠清晰。而這恰恰正是問題的要害:通過拒絕表明是否會在中共侵台時保衛台灣,美國迄今尚算成功地遏制了中共的武力侵台衝動——中共不想冒著與世界領頭的軍事超級大國開戰的風險,而中共也不作出任何它可能並不想遵守的承諾。問題在於,這種「戰略模糊」政策能否為台灣提供烏克蘭所明顯缺乏的那種保護。

對於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來說,答案是否定的。在他被暗殺後,他的這一立場是否會被他之後的日本領導人延續,現在還有待觀察。4月,安倍晉三聲稱,雖然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戰略模糊過去尚算有效,但該政策過去的成功是取決於兩個因素的:美國足夠強大以維持該政策、中共的軍事力量「遠遠不如」美國。這兩個條件今天都已有變。安倍認為,戰略模糊政策因此變得「不能成立」,現在迫切需要美國毫不含糊地承諾保衛台灣免受中共的侵略。

由於美國未能阻止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安倍要求美國的對台政策更加明確就可以理解了。5月,美國總統拜登似乎高度重視安倍的呼籲:在訪問日本時,拜登直截了當地宣布美國將在必要時武力保衛台灣。但白宮很快就收回了拜登的聲明,宣稱美國的對台政策沒有改變。

可以肯定的是,這並不意味著拜登的聲明乃是虛言。也許美國真的打算保衛台灣不受中共的入侵。拜登本人在發表上述聲明前也表示美國的政策沒有改變,拜登和白宮這種看似矛盾的態度事實上可能意味著,保衛台灣可能一直就是美國的計劃。只是,即便果真如此,美國的決策者們顯然也不想直截了當地表達出來。

在美國讓全世界搞清楚其確切的對台立場之前,中共軍隊很可能不得不登陸台灣島。但中共侵台的可能性有多大?為嘗試回答這個問題,有必要將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力量態勢與中共和台灣之間的力量態勢加以比較。

最明顯的差別大概是,烏克蘭被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為一個獨立的國家,而台灣則被正式認可為中國的一部分。雖然從人道主義的角度來看,一旦中共果真侵台,這一差別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但中共侵台的衝突將會改變武裝衝突在國際法上的定性。

台灣也比烏克蘭更小、更富有。烏克蘭的人口不到俄羅斯的三分之一,而台灣的人口更只有中國大陸的2%。然而,儘管烏克蘭擁有雄厚的農業資源,其人均GDP卻只有俄羅斯的三分之一,而台灣的人均GDP接近是中國大陸的2.5倍。

台灣的繁榮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積電)——全世界半導體領域的領軍企業,也是代表著產業政策成功的標誌性企業。事實上,台積電的股票市值並不比台灣全島的GDP小很多。

主要由於台積電這個強大的增長引擎,日本經濟研究中心預測,台灣的人均GDP將在2028年超過日本。

儘管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和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樣無視生命和其他人道主義問題,但俄烏與中台這兩個地緣政治局勢之間還是存在著重大的差異。就烏克蘭局勢而言,侵略者不只是規模更龐大,而且更遠比烏克蘭富有。就台灣而言,情況則殊為不同。即使中共設法通過軍事力量征服該島,它也很可能最終落得個殺雞取卵的結局。在中共面臨嚴重的經濟壓力和增長急劇放緩之際,這種結局是它最不想見到的。我唯一擔心的是,習近平企圖建立地緣政治霸權的狼子野心會導致他對經濟及生命的代價視而不見。

因此,中國和台灣在避免衝突上可能存在著共同的利益。在此基礎上,無論美國是否明確承諾在軍事上保衛台灣,都可以形成一個妥協方案。事實上,中台之間的這一共同利益很可能是所有能夠阻止中共侵台的因素中之最有力者。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Project Syndicate Logo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723/1779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