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南中國海仲裁六年後 緊張氣氛再升溫…

時序進入七月以來,南中國海周邊再現緊張氣氛。除美國海軍軍艦多次進入有爭議的海域外,中共解放軍也宣布於7月17至20日間在南中國海舉行軍演,頗有兩強爭霸的意味。此外,南海仲裁案在屆滿六周年之際,菲律賓新政府表態,將強力捍衛主權,此舉恐為南海爭端再掀波瀾。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菲律賓政權更迭、中共即將召開20大,再加上,各國軍事活動隨著新冠疫情緩解而恢復正常,這迭加的三大因素將導致南中國海局勢升溫。

美國海軍的尼米茲號和里根號航空母艦組成的雙航母戰鬥群7月6日在南中國海航行。(美國海軍提供)

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主持的研究網絡「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7月19日發文稱,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羅納德·里根號」(USS Ronald Reagan)已連續兩日在南沙群島萬安灘的附近海域活動。

此一敏感水域基於地緣戰略價值和豐富的油氣資源,讓中越兩國於2019年曾因此發生過激烈的對峙。

早在里根號7月12日進入南海前,該智庫就一路追蹤其在南沙群島周邊動向,並引述越南的消息稱,里根號將在7月中下旬訪問越南峴港。

在南中國海執行例行任務的美國海軍羅納德.里根號(USS Ronald Reagan)航空母艦。(2021年6月14日)

里根號的航跡動向經環球網等中媒轉載後,引發中國網民的不滿。

一位網民在微博留言稱:「看著就窩火。」

另一位網民則期待中共官方對美國硬起來,他留言寫道:「抗美援朝那麼困難全挺過來了,現在不能再忍了」。

美艦南中國海執行「航行自由任務」 中共緊盯

除了「里根號」,美國海軍的飛彈驅逐艦「本福德號」(USS Benfold)也自7月13日起兩度行經西沙跟南沙海域,執行「航行自由任務」(Freedom of Navigation Operation, FONO),以展示美國對印太地區自由開放的承諾。

不過,中方近日對航行南中國海的美國軍機軍艦格外敏感。

中國解放軍南部戰區發言人田軍里7月13日高調批評,美軍未經批准,就非法闖入中國西沙領海,是不折不扣的「南海安全風險製造者」。他表示,解放軍已組織海空兵力跟監、警告和驅離,並首度公布了從海軍「咸寧艦」上拍攝的「現場處置照」,該照片解析度清晰,不僅可辨識出「本福德號」的舷號,也特別顯示中國軍人正透過精密的儀器,測定美艦的方位。

中國緊盯著美國軍機軍艦航經南中國海的一舉一動,讓該爭端海域的緊張情勢跟著升溫起來。

對此,位於台北、專長海洋法及南海研究的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林廷輝說,近期南中國海局勢升溫有三大原因。首先,隨著新冠疫情趨緩,西方國家因疫情衝擊而減少的軍事行動逐漸恢復常態。其次,中國國內緊縮的政治氛圍也讓解放軍在應對美軍上,有更加激進的趨勢。

位於台北的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林廷輝(照片提供:林廷輝)

他說,由於美中軍艦雙方都在目視範圍,意味著彼此都處於對方艦炮射程的威脅下。另外,他認為,中共解放軍首次仿效美軍公布偵測照片,對內宣傳的意味濃厚,其用意與中共軍機於5月底近距離向澳大利亞偵察機釋放鋁箔干擾絲,導致澳大利亞戰機發動機受損的行徑相同,都是對內表態,宣揚國威。

林廷輝告訴美國之音:「中共的20大即將在10月底以前舉行,所以,各個系統必須在維護國家主權這個概念上面有業績的壓力。你可以看到,中國海警也非常積極,然後,解放軍在應對西方國家的干擾也異常地積極,主要原因是20大之前,各系統在搶功。」

菲律賓新總統就職 「南中國海仲裁案」再升溫

除前述兩大原因外,林廷輝認為,菲律賓總統改選後,新任總統小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跟閣員屢次重提被前任政府擱置已久的南中國海仲裁案,展現抗中的強硬立場,也為區域局勢投入新的變數,是南中國海局勢升溫的第三個原因。

「南中國海仲裁案」指的是,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仲裁法庭於2016年7月12日,就菲律賓針對中國在南中國海的主權主張所提出的仲裁案而做出的裁決。該國際法庭認定,中國所聲稱擁有南中國海主權的歷史證據及其所劃定的「九段線」海域範圍缺乏法律依據,而且中國在該海域所進行的人工島礁工程、石油開採及對漁民活動的干預,侵犯了菲律賓主權。

對此仲裁結果,中國多年來一概拒絕接受,這讓勝訴的菲律賓也拿中國沒輒。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馬尼拉總統府舉行記者會。(2017年3月13日)

尤其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為改善對華關係,一度選擇擱置此仲裁結果,他曾揚言:「那只是一張紙,我會把它扔到廢紙簍」。

不過,小馬科斯於5月中當選後曾公開表態,將堅決維護仲裁結果,不會允許中國「踐踏」菲律賓在南中國海的權利。

菲律賓外長馬納羅(Enrique Austria Manalo)隨後於7月12日,也就是南中國海仲裁案屆滿六周年之際,發表聲明指出:「對此爭議,南中國海仲裁案已得出結論,且判決無可辯駁」。聲明稱,菲方堅決反對任何削弱這項「最終仲裁」的企圖。

緊接著,候任的菲律賓國防部長福斯蒂諾(Jose Faustino Jr.)也於7月18日表示,馬尼拉當局將強化與其他國家的合作,推動軍隊現代化,並依據仲裁結果,加強保護菲國領土,「一平方英寸都不會割讓。」

菲律賓總統他小馬科斯。

早在小馬科斯就任前,菲國前外長洛欽(Teodoro Locsin, Jr)6月底即宣布,馬尼拉已全面終止與北京的南中國海油氣開發合作協商。

不過,中共外交部周一(7月18日)證實,針對前任杜特爾特政府與中國達成的三項鐵路建設計劃貸款協議,小馬科斯走馬上任後,就下令重新展開談判。

林廷輝分析,小馬科斯上任的第一個月,展現出極為親美的態度,一方面與他的父親菲律賓前總統馬科斯流亡期間受到美方照顧有關,另一方面也因為其主要選區就在北呂宋島西部,當地許多選民都是靠南中國海捕魚維生的漁民,對中國自然非常反感。

位於馬尼拉的菲律賓大學法學院海事和海洋法研究所所長巴通巴寇(Jay L. Batongbacal)表示,小馬科斯6月底才剛上任,現階段要將他貼上親中或親美的標籤還言之過早。他說,除了政治表態,新政府對南中國海事務尚未做出任何重大改變,其對南中國海主權爭端的立場未來將主導菲中關係的走向。

巴通巴寇告訴美國之音:「我認為,它(南中國海爭端)當然不能被忽視。例如,我們知道,中國常派遣漁船、海上民兵、軍人和軍事武力,繼續施壓菲律賓。對此,他們(新政府)可能會試圖與前政府做出區隔,更好地管理爭端和廣泛的菲中關係」。

美學者新書示警:「南中國海不能輸」

美國的態度也和此海域緊張局勢的發展息息相關。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研究員波林(Gregory B. Poling)7月初發表新書《危險地帶:美國在南中國海的世紀》(On Dangerous Ground: America’s Century in the South China Sea)時,對美中兩國在南中國海的利害衝突有多所著墨。

波林於新書發表會上指出,美國維護了兩個半世紀的國際法,中國卻絲毫不在乎。如果美國在南中國海場域上輸給北京,他看不出美國將如何持續其印太戰略及維護其相關利益。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項目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也在同一場對談中指出,中國正在恐嚇、騷擾南中國海周邊區域的國家,阻止他們取得南中國海的石油和漁業等資源。她說,如果美國等大國不肯挺身捍衛國際法,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印太區的發展,轉向更迎合中國的利益。

葛來儀,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國力量項目負責人(亞洲協會網站截圖)

葛來儀說,自2013年以來,中國之所以能在南中國海擴建多座島礁並將其軍事化,正是因為美國未明確表態反對,才讓中國大開方便之門。

對於兩位西方學者的警告,位於台北、專攻國際海洋法的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宋燕輝認為,拜登政府就算近期為緩解國內通脹壓力而考慮對中國降低關稅,或準備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的同時,美國對於印太戰略也沒有鬆手。

他分析,美軍軍艦近來遠赴南中國海「無害通過」的次數,恰足以顯示,美中兩國在南中國海的角力正逐漸加大。

位於台北的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宋燕輝(照片提供:宋燕輝)

宋燕輝告訴美國之音:「你看如果是從FONO(航行自由任務),川普(川普)上台第一年只有4次,拜登第一年他是5次,目前我想,加加減減大概8次了,(凸顯)整個印太戰略,他所要維持(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但)中國大陸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我們就會說,(兩國)不排除有擦槍走火的狀況。」

美日積極拉攏抗中盟友 越南態度受矚目

在南中國海主權聲索國中,越南的態度也受到國際關注。

基於地緣政治因素和對中國的經濟依賴,越南近來十分重視與中國的關係,但也曾因南中國海(越南稱東海)油氣開發利益而與中國屢起紛爭。

隨著美國擴大圍堵中國,越南成為美日等國積極拉攏的對象。在此前提下,宋燕輝認為,一旦越中兩國間再度發生海上衝突,例如,中國試圖探勘位於其所主張之「九段線」西部海域的油氣田,進犯到越南的權益,越南就很可能一改先前不隨美國起舞的態度,轉而強化與美、日、澳的關係,以對中國施壓。

位於香港的鳳凰衛視評論員宋忠平(照片提供:宋忠平)

不過,位於香港鳳凰衛視評論員宋忠平看法不同。他認為,越南已是南中國海問題上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沒有必要再冒險配合美國,挑釁中國。

宋忠平認為,美國想要串聯越南等東協國家來對付中國,將是徒勞一場,但他直言,美中兩國之間的「系統性競爭」已是常態。

宋忠平告訴美國之音:「這個系統性的競爭就是,要全面對中國的發展實施遏制,那麼以自由航行的名義,在中國的南沙、西沙群島肆意地進入我們(中國的)12海里,這本身就是美國對中國軍事挑釁的一部分。」

台灣學者宋燕輝說,美中兩強即將進入各自拉攏南中國海周邊國家的角力階段。他說,東協部長級會議等一連串國際會議將於7月底陸續登場,屆時從各國的互動中,各界將可看出各種勢力角力的端倪。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724/1780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