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生:贏在和氣,敗在脾氣,成在大氣

01

俗話說:「遇事不忍禍先遭」。

的確是這樣。

當我們觀察身邊那些人,會發現大多數的成功者是「不顯山不露水」的溫和性格。

即使偶有慍色,也會很快自我消化,以幽默打趣兒的心態面對。

這樣的人,多信奉「和氣生財」,不會隨意發脾氣。

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可能認為,亂發脾氣會把自己的好運嚇跑。

而一個看重和氣的人,大概率也會是比較大氣的人。

有道是「得饒人處且饒人」,他們寬豁大度的品質會讓他們獲得良好的人緣。

古人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遇事冷靜,待人寬和,是一種具有良好自我情緒管理能力的表現。

而這種能力,也會讓他們在舉步維艱的時候,比較容易獲得貴人的幫助。

情緒,具有感染性。

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在每一次散發負面情緒的瞬間,無異於將好朋友越推越遠。

02

人生,贏在和氣

從古至今,「和」文化便在大多數人的心中生根發芽。

與人相交,彼此和氣是前提。

和氣,是一種尊重他人,也保留自我的求同存異;

是精誠合作,義大於利的互相理解,是不拘小節,寬厚待人的自我修養。

家和萬事興,是人們歷來所期待的念想。

古人也說,後院失火,事業難興。

因此,一個家庭興旺與否,與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是否和諧息息相關。

家是我們的心靈歸屬,是我們自我療愈的溫暖港灣。

一個和睦愉快的家庭滋養出來的人,大多是陽光而向上,積極而勇敢。

古時候有人名喚朱柏廬,由其所著的治家修身的名作《朱子家訓》為後世所傳頌拜讀。

家,是承載我們親情和關愛的地方。

家人是與我們分享喜悅,分擔痛苦的對象。

物極必反,在與家人頻繁互動和親密相處的時候,也要注意把握尺度。

給彼此留有喘息的空間,也即張弛有度的持家之道。

家既如此,一個團隊也是這樣。

人,很難脫離群體而單獨存在,一個健康的團隊講究精誠合作,榮辱與共。

而一個真正將個人得失,與團隊利益聯繫在一起的人。

大多時候比較容易分享團隊效益,這本就是一榮俱榮的事情。

人們素來講究「以和為貴」,和氣,是一種不偏不倚的平衡。

老話說:「天和,則風調雨順;地和,則五穀豐登;人和,則事業興旺;家和,則諸事順遂。」

可見,和氣與否確實與一個人的成敗休戚相關。

03

人生,敗在脾氣

俗話說:「泥人也有三分脾氣。」

的確,當我們受到不公平對待,或是別人故意與我們為難的時候;

發脾氣,就成了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也不乏天生脾氣暴躁的人,周邊環境和人稍微令他不如意;

就如同點著的炮仗似的,噼里啪啦地釋放自己的脾氣。

正所謂「氣大傷身」,這並不是空穴來風。

研究表明,百分之九十的疾病與負面情緒有關。

氣大傷肝,盛怒之下也可能危及心臟

而人們常常在生氣的時候,食欲不振,幾番下來,對胃也有不小的影響。

生氣,除了對人們的健康構成威脅之外;

對一個人的事業,乃至社會關係的建立,也產生不可小覷的負面影響。

毫不誇張的講,一個習慣性亂發脾氣的人,很難取得成功。

人在盛怒之下,是很難保持理智和溫情的,至於口不擇言,出口傷人也是常有的事情。

生活中,我們與愛人、孩子是朝夕相伴的家人,難免發生摩擦。

如果不能很好的轉化負面情緒,隨意說刺耳的言語,難免會傷害到我們最親近的人。

在工作當中,由於個體的差異性,人和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也不會一樣。

在發生矛盾的時候,與其發脾氣表達不滿,致使情況越來越糟。

不如耐下心來,求同存異,共同找尋解決方法。

04

人生,成在大氣

聰明是一種天賦,大氣則是一種選擇。

人生的風景,曼妙多彩,大氣的人可以在其間尋得波瀾壯闊的美景。

大氣的人,大多不拘小節,生活里發生的很小的摩擦,很難牽動他們的情緒。

而他們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自己感興趣,和自以為有價值和意義的事情。

古時候,有人名喚陳涉,曾發出「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豪言壯志。

意思是說小小的燕雀,是沒辦法了解大雁的志向的。

誠然,大氣的人如陳涉,即使處在比較微小的位置,也只是認為那是暫時的。

他們擁有遠大的志向和勝利的決心,不會被眼前的困境所嚇倒。

大氣的人,不會畏手畏腳。

他們一旦確立了目標,就會付出全部的努力去行動,想方設法排除萬難。

腳踏實地,踐行內心美好的圖景。

大氣的人,大多以德報怨。

也許,他們會被傷害,但是他們擁有強大大多自愈能力,亦能將心比心的體味他人的不易。

從而自我排解,便不太會為之前的傷害耿耿於懷。

而放下怨懟,也就意味著迎來了新的機會和福運。

一團和氣迎好運,忍得脾氣避災禍,寬和大氣成促美好,這可能便是比較理想的人生狀態了吧。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正經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801/1783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