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港金馬得獎短片《暗房夜空》因半秒畫面被拒再次公映 至今逾10電影同類遭遇

作者:

2017年勇奪台灣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的《暗房夜空》,原定周日(14日)在香港「第一屆平地影像共學計劃」再次公映。

香港5年前首部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暗房夜空》,原定周末再次在港公映,惟遭電檢處引用國家安全條文,命令刪走一幕僅半秒、出現「毋忘初衷」字眼和涉及「雨傘運動」的畫面,才可公映。創作團隊最終堅決一刀不剪,取消放映。本台統計,自《港區國安法》生效後,連同今次至少有10部電影因未能獲發准映證或應要求刪改情節,須取消放映。有前影視處電影分部行政主任質疑,今次事件反映新電檢條例界線模糊,「為何以前香港可以上映的電影,今時今日就不准?」

2017年台灣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曾經多次公開放映

《暗房夜空》片長7分鐘45秒,以真人真事講述一位投身於香港同志平權的年輕人,在現實社會中遭遇的挫折和無力感,希望喚起社會關注被忽視的聲音。動畫以水彩畫方式描繪主角的情感,2017年勇奪台灣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成為首套香港製作的動畫獲得這項殊榮。過去5年曾經多次在香港和海外公開放映,包括參展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荷蘭亞洲電影節2018」時,港府曾為此發新聞稿宣傳。

今遭港電檢處要求刪減一幕重現「非法占領行動」的畫面

但時至今日,《暗房夜空》原定周日(14日)在香港「第一屆平地影像共學計劃」再次公映時卻觸礁。主辦單位「平地映社」周四(11日)引述香港電檢處指,處方要求刪減一幕重現「非法占領行動」的畫面,否則無法取得IIA的電影評級,同時亦不獲發放電影核准證明書,不能進行任何公開放映。

業內人士:修訂後的電檢條例任何不利國安內容均不能上映

香港資深藝術行政人員蕭恆,曾在2002年至2004年任職影視處電影分部行政主任。他曾於去年《電影檢查條例》修訂接受《眾新聞》專訪時稱,以往僅需就驚嚇、暴力、色情內容評核,即使無明文硬性規定字眼和次數等,但始終依據普遍社會認知、共識和公眾顧問的比例而決定,故爭議相對較少,修訂前「絕無政治任務」,以往就算是「三級」都獲准公映,但新例下任何可能不利國安的內容,通通不能上映。

蕭恆今次回應本台再重申,《電影檢查條例》自去年修訂並加入國家安全考慮後,「已屬一條全新的法例」。《暗》被要求刪片一事帶來社會反響,正反映對電影審查改變的憂慮。

蕭恆說:這是明顯的例子,在未修例前,以前(《暗房夜空》)上映,政府、當局覺得沒問題,現在這些內容就不可以公映了,這是很強烈的對比。大家會覺得有些東西,以前可以說出來,沒問題;現在卻有問題、不可以說。現在可以公開發表的東西少了,言論自由、表達自由被收窄了。

製作團隊最終決定一刀不剪取消放映

「平地映社」回複本台查詢稱,該主辦單位於今年7月11日,提交《電影送呈表格》約1個月後,獲「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以電郵回復通知,不允許作品以完整版本上映。處方並引用《電影檢查條例》第10條(2)、第10條(3)的內容,作為審查的「理據」,其中第10條(2)D部分,提及一點「該影片的上映是否會不利於國家安全」為考慮因素之一。不過,製作團隊最終決定一刀不剪,取消放映。

該動畫屬於3位前香港公開大學動畫及視覺特效榮譽藝術系學生石家俊、黃俊朗、黃梓瑩所創作的畢業作品,他們藉主辦單位回復,說「他們的感受是真的只是一、兩秒的畫面」,拒再進一步評論。他們所屬的公開大學(現改名為「香港都會大學」)早幾年曾上載該動畫,現已轉為「私人影片」,公眾無法再觀看。

被要求刪走的一幕僅長約不足半秒

據了解,電檢處要求刪走的一幕,僅長約不足半秒。畫面位於影片的4分06秒,影射2014年香港「雨傘運動」的夏愨道場景,當中有圍欄隔開帳篷和馬路、畫有雨傘圖案的黃色橫額,另出現「毋忘初衷」和意指「我要真普選」的字眼。今次事件,是否意味有關畫面不能再於其他電影出現?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和「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均回複本台查詢時稱,「不會評論個別電影的檢片決定」。

當局應向公眾多加解說令業界有清晰標準

民主黨資訊科技及廣播政策副發言人冼卓嵐接受本台訪問時,批評事件並非「個別情況」,又質疑《國安法》界線模糊,隨著愈來愈多作品被審視而禁播,當局應向公眾多加解說,令業界有清晰標準,否則人人自危。

冼卓嵐說:不論立場是怎樣,過去這些畫面曾經發生且是確實存在。政府認為這些訊息是會危害國安,應多加解釋。這只是半秒影像,對於公眾而言亦可以是很抽象,故引用《國安法》條文應用於這些作品上,界線是很模糊。主事人覺得是這意思,就是這意思,但創作者未必有這個意思。

國安法生效以來至少10部電影有類似情況須取消放映

據本台統計,自《港區國安法》2020年生效以來,至少10部電影因未能獲發准映證或應要求刪改情節,須取消放映。當中包括多部揚威海外、涉及政治和社運的電影,例如《十年》、港導周冠威的《時代革命》、任俠和林森執導的《少年》、「影意志」發行的《占領立法會》及《理大圍城》等。

逾30名香港電影製作人,趁今年7月17日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舉行前,發表名為《香港自由電影宣言》聯署宣言,指如今在港拍電影的風險前所未見,吁有志發展的電影人,應把握信念繼續前進。

港府因應《港區國安法》實施,2021年6月和11月先後兩次修訂《電影檢查條例》,列明「相當可能構成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的影片不宜上映,規定檢查員須考慮影片上映是否會「不利」於國家安全,商經局局長可因國安,延長就影片作出決定的時限,並賦予政務司司長「把關」權力,撤銷已獲發的准許證明書,上訴委員會亦無權過問。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811/178821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