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到中年,別把日子過反了

放下面子,精簡圈子,顧好身體,經營家庭。

剛畢業初入職場的那會,我野心勃勃,每天跟永動機似的連軸轉。

那時我認為幸福應該是「有」:有車有房有錢有事業。

就這樣馬不停蹄地往前飛奔著來到了中年。

當精力減退,身體漸衰,我才逐漸領悟幸福其實是「無」:無憂無慮無病無災。

過日子不需要多麼宏大的敘事,最好的狀態是心中無事、身體無恙、家人在旁。

中年以後,學會調整生活的重心,別把日子過反了。

01

別拿健康換財富

前陣子,在網上看到視頻博主@蘭姐分享她抗癌四年的體會,頗為感慨。

她20歲時出去闖世界,發誓要出人頭地;30歲時想要更好的生活,一頭扎進工作,拼命衝刺。

那些年為了目標日夜奔忙,晝夜顛倒,飲食不規律是家常便飯,過大的壓力,最終令她的身體不堪重負。

等到一場大病襲來,她才猛然驚覺自己曾經拼命追求的,在一夜間又全部還了回去。

而那些她曾引以為傲的成就、財富,在疾病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前半生你拿命換錢,等到後來需要用錢換命時,卻發現上帝早已為你關上了交換的大門。

《時尚》雜誌前編輯原曉娟患上胃癌後,這樣告誡大家: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本能地追逐物質與財富,多少人忘記了自己擁有的最大財富其實是健康和生命。」

出人頭地也好,腰纏萬貫也罷,若失去了健康這個根基,我們擁有的一切都將無所依附。

人到了中年應該明白,有個好身體才是最高級的炫富。

不必要的酒局能推就推,勝任不了的工作也無需逞能。

把身體照顧好,才是下半生最明智的投資。

02

別把家人當外人

作家亦舒說,人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對外人和氣,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曾經我們仗著家人無條件的愛為所欲為,以為他們會永遠包容。

等到傷害積累得足夠多,脾氣再好的人,也會頭也不回地離開。

綜藝節目《四大名助》裡,有位妻子聲淚俱下地控訴自己的老公,是個活脫脫一個「兩面人」。

朋友面前他是老好人,朋友要借錢,他二話不說立馬打款,朋友深夜去機場,他披件衣服就急匆匆出門去送。

但在家裡,他卻像個行走的火藥桶。

稍有不順心就對父母大發脾氣,妻子買了新衣服,他言辭尖酸地諷刺,「人老珠黃的,整這些幹啥?」

久而久之,父母從他家裡搬走了,妻子也寒了心,死活不肯再跟他過了。

人到了一定年紀,才會真正讀懂王小波的那句,「世上除了家人我們一所無有。」

人生的至暗時刻,曾喊著為你兩肋插刀的人,或許轉眼就不見蹤影,倒是平常被你視作空氣的家人,成了你低谷中最堅定的支撐。

人至中年,朋友之間的情誼需要維護,家人之間的溫度,更需要在乎。

03

別把社交當本事

年輕時,我們自詡朋友滿天下,認為熱鬧是人生必需品。

三十歲以後才學會把心關上,屏蔽外界的嘈雜,專注於自己的生活。

黃永玉曾在書中寫過錢鍾書一家的故事。

他說每到星期天,錢鍾書夫婦加上女兒女婿,都會各占一個角落埋頭看書。

楊絳很少出席活動,錢鍾書對前來拜訪的人也是能推則推。

空閒的時間,他們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或以捉弄對方為樂,或一起研究各種菜式,將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聰慧如他們當然明白,人生的畫卷終究不能依賴別人來著色,生活的本質在於內心的富足與安寧。

那些過得自足的人,大多通透,因為他們懂得取捨。

三四十歲的我們,早已過了需要用飯局來聯繫感情,靠喝酒來證明義氣的年紀了。

安守自己的生活,才能不為外界喧囂所累,也不為惱人的關系所煩。

三兩知己,家人在側,便是中年人生最曼妙的光景。

人生半坡,當生活的主旋律已然固定,日子無需太過繁雜。

中年以後,放下面子,精簡圈子,顧好身體,經營家庭。

惟其如此,才能在這凡塵俗世,活得踏實,過得心安。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洞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920/1805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