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鋰礦、油氣、供銷社

北京時間11月3日,加拿大政府發布聲明,將剝離外國公司對加拿大關鍵礦產公司的投資,命令部分外國投資者撤出對加拿大關鍵礦物公司的投資,受此影響,400億鋰礦巨頭中礦資源開盤跌停。

下午有哥們給了個命題作文,讓我今晚寫這個,雖然政事堂對鋰礦沒有了解,但也只能嘗試對其後續推演一番。

加拿大政府在過去幾十年來一直都是中國重要的經貿夥伴,做出如此不符合市場的動作,顯然是在美國政府的壓力之下。

因此可以推演,同為昂撒婊兄弟的澳大利亞,雖然是重視對華貿易的左翼政府,未來不久也會在美國的威逼下推出類似的政策,甚至,美國「新門羅主義」之下,南美各國也會遭受到美國的壓力,對中國的鋰礦進行「斷礦」。

就像美國通過俄烏衝突導致歐洲「斷氣」,是為了驅動歐洲先進位造業遷往美國;聯手昂撒同胞對中國「斷礦」,也是為了驅動亞洲的電動車產業鏈向美國轉移。

所以,從這個角度也能夠理解,有著同樣遭遇的德國總理頂著歐洲同僚們的激烈反對,獨自率團拜訪中國。

美國的「斷礦」,對於鋰礦大宗價格短期也許是利多,但對於中日韓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長遠來看是個巨大的利空。

如果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巨頭們,不能就鋰礦採購達成同盟,過去幾十年鐵礦定價權喪失的劇本或將再次上演。

大家投入巨額資金搞基建,忍受著污染造車造電池搞出來的利潤,很容易被控制了礦產資源的昂撒集團通過上游漲價而掏空。

甚至過去兩年,中國新能源車企不計成本瘋狂囤積晶片並推高價格,讓美國晶片公司賺得盆滿缽滿,並為明年中國晶片帶來寒冬重創的劇本,也可能在爭奪礦產供應的問題上,踩進同一條河裡。

而隨著民主黨上台,這個劇本,在過去的兩年,我們已經見過很多次了,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清楚他們是怎麼玩的。

譬如俄烏衝突跳起後,被美國制裁和限價的俄羅斯,只能以7折左右的價格出售原油和天然氣。

但是,全球原油和天然氣的終端銷售價格,並沒有因為俄羅斯的打折而降低,反而在幕後黑手的操縱下翻了好幾倍。

銷量並沒有降低,產能也沒有上升,但是生產者和消費者全都被中間商收割了一波。

這跟年初疫情期間的「乓乓響」們如出一轍。

市場一旦被不可抗力所控制,占據壟斷地位的組織,就可以通過「控制流量」,一邊壓低進貨的價格,一邊拉高出貨的價格,兩邊薅羊毛。

這半年多來,美國與東方神秘大國的VLCC(運油船)和LNG(運氣船),把從俄羅斯買到低價油和低價氣,翻倍之後,賣給嗷嗷待哺的歐洲,也把歐元賺的乓乓響。

但歐洲各國被割了後還挺開心,他們高價把天然氣囤在罐里的動作,既像新能源車企們興奮的囤晶片囤鋰礦,也頗有上海各小區往冰箱裡面塞團購蔬菜的模樣。

由於這種模式實在是太賺錢了,各個領域都在湧現。

10月29日,俄方稱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俄船隻,為此暫停參與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協議,全球糧價飆漲,11月2日,俄方宣布恢復農產品外運協議,全球糧價猛然下跌。

隨著俄烏戰爭從烏克蘭東部逐步轉向黑海出口的克里米亞,今年的能源玩法,到了明年很可能變成折騰農產品。

美國能夠操縱全球油價,是因為全球的能源公司大部分被美英法控制,同樣,世界四大糧食公司,三家是美國的(ADM、邦吉、嘉吉),一家法國的(路易達孚)。

通過操縱澤連斯基這個代理人,美法兩國的「乓乓響」,可以輕鬆控制俄羅斯與烏克蘭這兩個糧食大國的「流量出口」。

屆時,石油和天然氣的劇本就可以在農副產品上面重演,藉助美元霸權和輿論霸權,在全球「糧食乓乓響」的操縱下,農民的農副產品賣不上價,爛在地里,消費者還得掏大筆的銀子,爭搶去囤大量的儲備。

而這就是近期熱議之供銷社存在的意義。

作為中國的常平倉,供銷社向農村提供價格低廉的種子、化肥、農藥、農資用具,以農民有利潤的價格不限量採購各類農產品。

供銷兩旺,幹活「有利可圖」,就可以讓廣大的農民不去考慮市場的波動,放心養殖和播種,儘可能的提升整個中國的農業產能。

這樣,才能把14億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裡,不像鋰礦、晶片那樣被美國卡脖子,被迫向西方高價輸送利益。

有了糧食的自主權,攻守之勢自異,我們便像高價轉賣的石油和天然氣那樣,用農產品的胡蘿蔔,為了中國六億困難群眾把銀子賺得乓乓響。

因此在政事堂看來,對於供銷社不要捂著蓋著,討論越多越好。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政事堂2019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104/1825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