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共領導人出訪碰壁 黨媒忙圓場

作者:
習近平回到北京後,新華社在11月20日凌晨三點半發出了對中共外長王毅的專訪文章。王毅過去數天一直伴隨習近平的左右,更了解真實的情況,但這篇專訪文章很快被新華社低調處理,放在了不那麼起眼的位置,王毅的一些實話沒法支撐新華社的調門。

2022年11月19日,習近平(中)在泰國曼谷的APEC峰會會場外

習近平在G20和APEC會議上的密集雙邊會晤,沒能改變中共在國際上的另類形象。中共領導人急於打破國際孤立的局面,但在重大國際交往的場合繼續碰壁,中共黨媒試圖高調宣傳的計劃落空,趕緊被迫轉向、忙於圓場。然而中共外長王毅卻泄漏了實情。

黨媒宣傳驟然降調

11月19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結束,習近平從泰國返回北京,中共黨媒的報導沒有及時熱捧。11月20日,新華社發表文章《第一觀察丨從峇里島到曼谷,習主席讓世界讀懂中國》。

從這篇文章的題目看,新華社預先準備的高調宣傳內容很可能被迫撤下,臨時換上了比較低調的文章。

11月18日,新華社曾發布了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書面演講,又很快發出評論《合力續寫「亞太奇蹟」攜手世界大道同行——為亞太合作指明方向》。2天後,新華社的調子就從「為亞太合作指明方向」降為「讓世界讀懂中國」,而不是繼續拔高宣傳「為世界指明方向」,或許得到了最新指令。

新華社「讓世界讀懂中國」的文章,全文只有1500多字,比起一般新華社宣傳習近平的長文短了不少,大概是中共御用文人們臨時接令後,好不容易緊急拼湊出來的,原先準備的高調宣傳材料基本都用不上了。

文章稱,「從G20到APEC」,「讓世界看到一個怎樣的中國?」「內外政策公開透明,戰略意圖光明磊落」。

按照這樣的說法,習近平此次出訪未能真正對亞太或世界「指明方向」,主要任務實際是解釋中共對外的「戰略意圖」。文章還稱,「中國歷史上沒有、現在沒有、今後也不會謀求霸權」;「也沒有興趣搞地緣爭奪」。

中共領導人並非不了解目前孤立的處境,此次出訪為了有所突破,忙於對外澄清中共沒有對外擴張、爭霸的打算。不過,文章又稱,「中國崛起不可阻擋」。

中共一面不得不假稱「和平」,另一面又不肯真正示弱,中共領導人在國際場合難以拿捏分寸,中共黨媒也無所適從。

文章再次重複了習近平的發言稿內容,如「團結就是力量,分裂沒有出路」;「各國應該相互合作,而不應該尋求『脫鉤』」;「亞太地區不是誰的後花園,不應該成為大國角鬥場」;「阻滯甚至拆解亞太地區長期形成的產業鏈供應鏈,只會使亞太經濟合作走入『死胡同』」……

G20和APEC的宣言都表明,中共沒能達到目的,無法主導峰會的議題,繼續被排除在國際事務之外。無奈之下,中共的宣傳被迫降調,但仍然試圖總結一些不存在的成果,為中共領導人的出訪碰壁找台階。

中共宣揚「大國外交」反泄漏實情

從「為亞太合作指明方向」降為「讓世界讀懂中國」,新華社應該也自知調子降得太突兀,不大好交代;此文發出數小時後,新華社趕緊又發出另一篇文章《新華時評:大國外交的光輝篇章》,試圖為中共領導人挽回一些顏面。

文章稱,習近平「出訪歷時6天5夜,行程緊湊,活動密集,成果豐碩」。然而,文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難以總結出具體的成果,只好籠統地稱,「看到了各方對在各種全球性挑戰面前中國角色、中國地位、中國作用的高度重視」。

中共黨媒曾高調預告習近平的出訪活動,最終僅稱獲得了各方的「高度重視」,似乎結果不怎麼樣,與大國的地位也不大相稱。

文章稱,中美會晤「達到了深入溝通、明確意圖、劃清紅線、防止衝突、指明方向、探討合作的預期目的」。

從這樣的表述中看不出會晤的成果,三個多小時的交流更像在互相叫陣,只是沒有撕破臉而已。

文章還稱,「站在十字路口的世界何去何從?」習近平「指明正確方向」,「讓團結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對抗、包容代替排他」。

中共領導人試圖突破美國及其盟友、夥伴的圍堵,但除了在發言中喊口號,實際無可奈何。

文章還稱,「二十國集團如何發揮作用?」習近平「呼喚大國擔當——發揮表率作用,為各國謀發展」。

中國已經是一個大國,中共領導人若真能為世界「指引方向」,應該主動拿出「大國擔當——發揮表率作用」,何須不點名地「呼喚」美國和其它已開發國家?若美國和西方各國不「擔當」,豈不是中共的好機會,正好可以站出來「擔當」,變成世界的主宰,那將是此次出訪的一大成果。然而,中共領導人沒有表示要「擔當」,卻非要「呼喚」美國和西方各國拿出「大國擔當」。

中共領導人實際清楚自己的半斤八兩,但新華社的文章卻偏要說,習近平「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

這句話又把中共企圖用共產主義統治世界的野心露了出來,相當於否定了之前「讓世界讀懂中國」的文章。「中共特色」的「大國外交」現出了原形。

2022年11月19日,習近平(中左)和王毅(中右)抵達APEC峰會會場

中共外長王毅說了更多實話

習近平回到北京後,新華社在11月20日凌晨三點半發出了對中共外長王毅的專訪文章。王毅過去數天一直伴隨習近平的左右,更了解真實的情況,但這篇專訪文章很快被新華社低調處理,放在了不那麼起眼的位置,王毅的一些實話沒法支撐新華社的調門。

新華社的專訪提前擬定了分標題,只希望王毅說些能配合的話,結果事與願違。新華社事先定調的一個分標題是「引領全球治理方向,擘畫亞太合作藍圖」;但王毅卻說,「地緣政治形勢緊張」,「個別國家公然鼓譟分裂對抗、脫鉤斷煉」,「亟需應對的世界經濟挑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艱鉅」;習近平「再次發出中國聲音」。

王毅沒敢拔高到「引領全球」的高度,僅稱「發出中國聲音」,可見中共領導人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並無破解之道,在兩次峰會上實際沒有多少發言權,只能發出一些「聲音」而已。

王毅還說,習近平闡明,「現代化不是哪個國家的特權,走在前面的國家應該真心幫助其他國家發展」;並「明確支持非盟加入G20」。

這相當於承認中國還沒有實現「現代化」,也不是「走在前面的國家」,在G20峰會上自然作用有限。中共自知被孤立,因此「支持非盟加入G20」,試圖把非洲的票拉進G20,以免中共太孤單了。這樣的說法難以支撐新華社「引領全球」的宣傳,只好被冷處理了。

王毅還說,「APEC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經濟合作平台」,「個別國家推行帶有冷戰色彩的『印太戰略』,亞太合作經歷嚴重外部干擾」;「任何搞『新冷戰』的圖謀,人民不會答應」。

王毅的話又透露了APEC峰會的實情,美國的印太戰略成為主導,新華社本欲宣傳中共領導人「擘畫亞太合作藍圖」,結果也落空了。

中美關係壞到何種程度?

王毅最令新華社難堪的話,應該是關於中美首腦會晤的。王毅說,「近些年,針對美國對中國戰略走向的嚴重誤判以及由此引發的系列消極動向,中國開展堅決維權鬥爭」。

王毅的說法把中共擺在了弱者的地位,面對美國的系列制裁,中共不肯示弱,但只能進行一些「維權鬥爭」,比如一再上演戰狼外交、在台海搞軍演、切斷與美國的溝通渠道等。王毅道出了中美之間力量對比懸殊的事實。

王毅還說,此次中美元首會晤「就是防止中美關係脫軌失控」,「為穩控關係、避免衝突採取的最重大行動」。

中美關係已經到了極其危險的地步,王毅的實話令新華社宣稱的「中美合作」、「回到正常軌道」陷入了極度尷尬。

王毅最後說,習近平出訪實現了二十大後的「開門紅」,新華社卻沒敢放在標題里用,因為王毅隨後又跟了一句,此行提升了「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王毅把「引領全球」和「大國外交」的宣傳基調都毀了,中共外長承認了「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有限。

黨媒精心策劃的中共領導人出訪宣傳,在現實面前不得不大幅降調,試圖為中共領導人外訪碰壁圓場,但又實在找不出可以吹噓的成果,中共外長王毅的話實在喪氣。

中國老百姓沒法指望中共式的「大國外交」帶來生活改善的希望,連送孩子出國留學的路都越來越窄了。中共官員們沒法指望「大國外交」能為自己安排國外的後路帶來便利,貪腐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二十大後,中共紅朝沒落的跡象越發明顯了。

大紀元首發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121/1832419.html